探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探讨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唐叶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检验科 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探究血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 随机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我院96例血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采取有效处理对策。结果 经统计,所有患者中出现血清胆固醇升高的有91例(94.79%),原因包括:原发性(糖尿病、用药所致、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肝脏病变、遗传性型高脂蛋白血症、LOL-R缺陷)、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类脂性肾病),继发性升高比重低于原发性升高;血清胆固醇降低的有5例(5.21%),原因包括:原发性(肝硬化、ɑ脂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继发性(甲亢、贫血)。结论 血液生化检验中血清胆固醇异常以水平升高为主,需给予高度重视,使患者认知体重和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并适度参与运动锻炼以提高个人身体素质,以规避血清胆固醇升高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血生化检验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处理对策

现阶段,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血清胆固醇异常的情况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1]。所谓血清总胆固醇,具体指的就是人体血液内脂蛋白胆固醇总和,也是临床检验血脂状况的关键指标。根据血清胆固醇浓度水平可对人体内的脂代谢异常与否进行评估,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中的价值突出[2]。血清胆固醇异常在临床检验中也十分常见,使血液检验的准确度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分析血液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出现异常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处理对策。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血生化检验患者,男40例,女56例,年龄最大者85岁、最小者22岁,平均(53.21±6.01)岁。

1.2方法

    全部参与研究患者均需在检查前12h禁食,保证处于空腹状态并抽取5毫升静脉血,将血样放置在0摄氏度的环境中,经半小时静置后展开离心处理,时间为10分钟,速率设置为3000转/分。检测仪器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配以血清胆固醇试剂,全部操作过程均需遵循标准要求开展。

1.3评价指标

    分析血清胆固醇升高与降低原因。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血清胆固醇升高原因分析

通过对96例血清胆固醇异常患者统计分析,指标升高的例数为91,且原发性升高比重(80.22%,73/91)比继发性升高比重(19.78%,18/91)高。(表1)

1 血清胆固醇升高原因(n/%

原因

n

原发性(n=73)

糖尿病

8(8.79)

用药所致

2(2.20)

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16(17.58)

肝脏病变

10(10.99)

遗传性型高脂蛋白血症

20(21.98)

LOL-R缺陷

17(18.68)

继发性(n=18)

甲状腺功能减退

3(3.30)

肾病综合征

2(2.20)

慢性肾炎

6(6.59)

类脂性肾病

7(7.69)

2.2 血清胆固醇降低原因分析

所有患者中,5例为血清胆固醇降低,在水平异常中的占比为5.21%。(表2)

2 血清胆固醇降低(n/%

原因

n

原发性(n=3)

肝硬化

1(20.00)

ɑ脂蛋白血症

1(20.00)

无β脂蛋白血症

1(20.00)

继发性(n=2)

甲亢

1(20.00)

贫血

1(20.00)

3 讨论

血液生化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肾功、肝功、血糖与血脂等,可对人体主要系统进行诊断。肝功检验可对肝胆消化系统进行检查,而肾功能检验则是对肾脏与泌尿系统等进行检查。目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项目超过20项,含括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而其他指标项目均为以上四项辅助检查[3]

血清胆固醇是人体血液内所有胆固醇总和,其功能表现为维生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胆汁酸等集体物质的合成,在构成人体组织细胞膜方面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临床可对人体多种指标加以反映,特别是脂代谢状态。而胆固醇异常也是临床评估多种慢性疾病的标准,一般和心脑血管病变等关系密切[4]。通常,胆固醇水平降低不会出现相对严重的症状,一旦长期处于偏低状态则会使机体功能受影响,使患者生理功能异常而难以发挥作用。如果胆固醇水平升高,主要是受饮食不合理以及肥胖等诸多因素影响形成,若继发高胆固醇血症也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带来直接危害[5]。现阶段,临床将胆固醇升高的界定是:轻度异常范围在6.21-7.49mmol/L,重度异常即超过7.51mmol/L,且异常水平越高,患者危险程度也会随之提高。所以,应高度重视血清胆固醇异常的情况,并及时采取处理对策。

研究中,通过统计分析总结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糖尿病、用药所致、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肝脏病变、遗传性型高脂蛋白血症、LOL-R缺陷、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类脂性肾病。降低的主要原因包括肝硬化、ɑ脂蛋白血症、无β脂蛋白血症、甲亢、贫血。

针对血清胆固醇升高的情况,患者可在饮食方面应摄入不含胆固醇食物,像是豆浆、豆腐、花生、核桃、草莓等[6]。同时要减少猪脑、虾皮、猪肝、鸭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量。在药物治疗方面,一旦出现胆固醇异常的情况要及时接受医院检查,并以医生开具药方治疗。针对血清胆固醇降低的情况,饮食方面要科学搭配富含蛋白类食物、蔬菜与肉类,坚决不允许盲目摄入高蛋白食物,日常生活中要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并且多吃一些水果。

总体来讲,血清胆固醇升高是血液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情况,临床医生需提高重视度,特别是糖尿病与肝肾疾病患者,应作为重点监护群体,科学制定治疗与饮食计划,并督促患者在饮食方面多加控制并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自身体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尽可能规避胆固醇升高的现象,减少相关疾病的临床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胥勇, 王太平, 刘信. 不同AISA分级急性脊髓创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3, 33(6):6.

[2] 徐丽云, 郑梦荷, 许子豪,等. 黄芪多糖对泌乳初期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23, 44(1):7.

[3] 朱国玲, 张杰, 蒋晓忠,等. 血清胆固醇对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7):6.

[4] 郐婷婷, 王志宏, 金蕊,等. 血清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006):042.

[5] 王军华, 张前春. 探讨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 7(3):1.

[6] 赵梅花, 张晗, 闫峻, et al. 健康体检中颈动脉超声及血生化检测辅助冠状动脉CTA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J]. 海南医学, 2017, 028(007):11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