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研究

王盼盼

32082619900620012X

摘要: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是保障人民群众出行 安全的关键。若想加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 施,需要认真总结施工要点,寻求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 为此,本文就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及现场 管理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 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管理的内容较为庞杂,所以在进行具体工程项目施工管控过程中,需要 按照项目所在环境以及具体施工要求,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技术规范以及项目施工标准,制定出有效的管控策略。不仅要做好项 目管控小组机构的建设,还要展开管理机制以及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规划,需要确保施工管控工作能够得到高质量执行,进而对 每一环节的施工形成有效监督和管控,达到最优化市政桥梁道路工程建设的效果。

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道桥工程规模较大,施工环节比较多,在建设过 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建筑企业应开展现场管理工 作,将这些质量隐患逐一排除并解决,使得市政道桥工程 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现场管理期间,一些常见问题比如混 凝土裂缝、路面脱落等能够及时被察觉,便于技术人员利 用科学手段将其解决。除此之外,在现场管理之下,建筑 企业的专业化水准得到提高,施工技术得到优化,使得市 政道桥建设质量得到保障,为道路桥梁经济的提升奠定基 础。因此,建筑企业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时应对现场管理 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加大现场管理力度,使得施工现场管 理工作得到优化。

2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市政道路桥梁 施工活动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下才能顺利地完成,想 要提升施工质量,就要编制并且落实完善的管理机 制。但是当前有的企业在制定管理机制中没有充分 和实际情况联系,加上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 升,没有明确划分管理人员责任,最终难以高效落 实各项任务,威胁了工程整体质量安全。

2.2施工场地管理不规范

在大型道桥工程中,由于施工场地比较混乱,给工程管 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其原因包括:一是工程工期较长, 施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现场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现场秩 序混乱。二是现场物料堆放不规范,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 圾未及时处理,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问题 在现场上引起了很大的混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 隐患也是无法避免的。如果管理者缺乏对现场的有效管 理,便会令现场更加混乱。

2.3专业技术亟须更新

在目前的道路工程道路桥梁设施养护管理过程中, 受到 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以及不可抗力因素等影响道路桥梁普遍 出现裂缝、车辙、钢筋锈蚀、伸缩缝病害等问题,此类问题不及 时处理极易为人们的出行埋下危险的“种子”。 而为了有效解 决此类问题,需要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病害问题采取“对口”的 养护技术,然而在实际上受到专业技术应用文件缺失、资金缺 乏、人员态度冷漠等问题的影响,技术人员缺乏对现代化道路桥梁设施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养护技术与病害问题存在 “偏差”。 同时,不“对口”的技术不仅加重了道路桥梁设施的经 济负担,同时也降低了道路桥梁设施养护的效率,更甚者加剧 了道路桥梁病害问题的严重系数。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策略

3.1合理的分工,明确责任

精细化管理中,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同时明确各部门的 管理职责,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现象。期间需要明确各部门的作用,对各自部门进行划分,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发生。同时还需要充分重视对道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建立 起合理的分工机制,避免出现管理问题与责任划分不清问 题出现。例如,由于桥梁种类、规模以及桥梁存在的结构 问题较多,因此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理与调整,并且需要 做好管理的规范和完善,提升相关单位的服务意识,这样 使得整个过程能够更加顺利开展。其次,还应该充分了解 桥梁结构以及桥梁的养护问题关键点之后,再制定相应的 养护方案,并要求道路桥梁养护人员做好相关记录以及资 料总结归档工作,由此更好地降低问题推诿现象出现的概 率。期间通过制定合理而又科学的分工工作方案,也能够 切实落实相关的责任制度,使得不同主体能够在不同环节 实现有效配合,进而提升整个道路交通的养护质量

3.2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及管理机制

一方面,加强设计方案完善优化。第一,在设计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设计人员细致地分析城市发展 现状,完成设计方案的制定。第二,明确地形地貌、 自然环境等影响设计方案的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兼 顾,将道路桥梁施工的不利影响因素有效降低。第三, 加强对当地人文资源、社会环境的了解,确保合理设 计,坚持以人为本,在确保市政道路交通便捷性的前 提下彰显城市特色。 另一方面,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管理机制的制 定完善。按照施工进度、施工方案针对性地编制管理 机制,明确各个岗位职责,确认质量管理重点,并且 设置专门的监督岗位,确保各项任务高效落实。

3.3通过技术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首先,需要在工程具体进行施工之前,按照分项以及分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要点等各项内容的编制工作,在经过工程 师和监理工程师审核之后才能够执行,而在进行施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工序施工方法以及结构计算等各项内容的设置 和规划;其次,加大对施工技术管理力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根据施工要点以及施工工艺设计方案,通过展开三级技术交 底的方式,做好工序交接检查以及操作规程审核等各项工作,实现对各项工艺实施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对容易出现质量通病问题 以及施工操作问题等的部位进行严格管控,进一步加大对操作规程遵守情况以及工艺流程执行情况的控制力度;最后,做好实验 检测设备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管控工作,保证整体工程项目施工机械化水平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大对设备应用效率以及 应用情况的监测力度,确保能够配合技术应用方案对各种设备进行有效使用,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技术应用质量以及应用效率。

3.4构建质量管理制度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基于质量管理要求,应对 各环节的工作进行控制, 确保每道工序工作均可以 达到施工要求。 施工单位基于建设要求制定质量管 理制度,编制各道工序的施工标准,同时划分施工人 员负责的工作内容, 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快速惩罚责 任主体, 由此提高施工队伍人员对施工作业的重视 程度,严格按照质量管控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材料作 为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施工单位需要编 制相对可靠的管控要求, 便于工作人员检查入场的 材料,对材料性能与其他情况进行识别,发现不符合 要求的材料一律退还, 要求材料供应商快速更换达 标的材料。 在施工活动中,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在施 工人员完成自检后,质量监督人员再次检查,发现该 道工序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避免后期产生更大的 问题。在质量管理制度制定时,需要提出养护阶段材 料的标准,以满足大众对道路的使用需求。

结束语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需要以管理作为施工良性 推进的抓手。 施工管理人员应立足项目的实情,结 合施工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管理制度的 运行中,明确各主体自身职责,为道路工程达到建 设要求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建铭.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和养护管理探讨[J]. 居舍,2020,(30):171-172.

[2]李军.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和养护管理探讨[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61-62.

[3]牛新华,梁志青.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及质控途径之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6):9-10.

[4]翟丽文. 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J]. 中国地名,2020,(05):73.

[5]孟祥法,曹祥. 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J]. 建材与装饰,2020,(13):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