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供配电线路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2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供配电线路设计

1谢刘帅2韩凤伟

1身份证号码:411424198909181672

2身份证号码:120225198407162960

摘要: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电气设计是比较关键的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后续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效果,要求设计人员结合相关诉求予以优化处理,切实规避电气系统中遗留的任何设计隐患。在建筑电气设计中,供配电线路作为其中重要组成要素,更是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积极关注,以便促使供配电线路可以实现对于建筑电气系统各个方面用电需求的满足,解决线路方面的制约因素,设计工作极为关键,具备较高研究价值。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线路设计

1建筑电气中的供配电线路设计

11配电箱设计

在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优化设计中,为了形成较为理想的供配电线路运行状况,设计人员应该首先从配电箱着手,确保配电箱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供配电功能,进而在后续合理布置线路的同时,满足各个建筑电气设备正常应用要求。建筑电气中配电箱设计应该首先明确供配电需求,尤其是对于供电电压以及用电量状况,更是需要作为选择配电箱的重要依据,以便在确保配电箱自身较为适宜合理的基础上,选择恰当位置予以布设,由此更好发挥出配电箱的应有作用价值。例如从供电电压方面来看,虽然供电电压越高,由此形成的电力损耗越少。但是,具体供电电压设置应该重点考虑到实际情况,一般民用建筑绝大部分电器设备的供电电压为220V,或者380V,进而也就需要在配电箱设计时予以充分考虑,避免因为供配电电压过高产生安全隐患。对于配电箱位置的设计同样也需要引起重视,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电气系统的总体状况,合理确定最佳配电箱安装区域,以此在更好提升其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切实优化节能效益。

1.2准确计算负荷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还需要重点考虑到电力负荷的准确计算,这也是确保后续供配电线路得以发挥出应有作用价值的关键前提,是设计人员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当前建筑电气系统的复杂性更为突出,相应电力负荷计算分析难度更大,设计人员应该注重充分全面了解整个建筑电气系统的基本状况,进而结合相关标准和计算方法,促使电力负荷得以准确可靠计算,避免该方面出现计算偏差问题,影响到建筑电气系统运行节能效益。具体到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中电力负荷的计算分析中,计算方法的选用至关重要,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状况选择最为恰当的计算方法予以处理,例如在前期方案设计工作中,可以借助于单位指标法予以计算,确保电力负荷尽量准确适宜,但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则应该尽量选择需要系数法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由此更好提升其可靠性和可用价值。

1.3线缆材料设计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还需要从线缆材料自身着手,设计人员应该确保相应线缆材料的选用较为合理,以便在满足供电稳定性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理想的节能效益。从线缆材料本身应用性能着手,设计人员应该首先高度关注线路自身的稳定性和长期运行安全性,一些用电负荷较大的建筑可以采用铜导线,但是相对负荷量较小的则可以借助于铝芯导线,以此满足经济控制目标,同时保障其安全运行。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还需要合理设置线缆的截面大小,这一指标直接和线缆电阻存在关联,如果截面较小,则必然会形成较大的电阻,由此产生较为明显的能耗损失,设计人员应该在造价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大截面积。

2建筑供配电线路的节能设计策略

2.1 做好输配电线路工程设计的相关准备工作

在对输配电线路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时,需要有关运行单位积极参加线路的设计、规划审核工作,并且,按照当地区域特征提出适当的调整意见;在进行设计工作中,运行单位还要参加线路相关的选址勘察工作,把采集的当地地质、地理、水文等资料作为设计工作实施的核心参考依据;落实好验收工作,选取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工程的验收、检查工作,严格遵照线路设计的有关规定开展,保证工程项目不会留下任何安全隐患;在线路投入运行前,有关部门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配置好人手充足的管理人员、合适的通信与仪表设备等;在输配电线路的试运行环节,需要加大巡检与监督力度,对于试运行环节发生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与迅速处理,不给隐患留任何一点存活的机会,确保线路健康、安全、经济运行。

2.2 变压器类型优化

变压器作为供电系统的核心组件,在供电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筑施工设计安装中,应按照实际需求选择相应规格的变压器,以保证能够达到节能目标。变压器作为节能优化设计中的重点,同时需要加强对电压器的监测,以监测变压器附近出现的电路损耗。有研究人员指出,通过调整变压器的负载参数不仅可以控制线路的输电损耗,同时还能调整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另外,有试点表明,并联式变压器的输电损耗较小,有条件情况下可以选购此装置来提高线路供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技术换代更新较快,需要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合类型的变压器,不可过度跟风优化。

2.3对输电线路进行优化调整

传统线路设计认为,线路对供输电的影响较小,负面影响均不如其他类型部件,但在长距离输电中,输电线路对输电效率的影响会逐渐增加。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重视,并对输电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求进行线路优化,先确定好变电站的具体位置,然后再围绕变电站进行相应的电路配置。在配置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直线运输,以避免对输电效率的影响。同时,输电线路的安装选择需要经过严格审核,对于建筑本身的特殊性供电系统,也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审核,并尽量避免私自处理的情况的出现。

2.4 降低其他干扰因素所带来的输电效率降低

多数情况下,虽然配电设计会采用专门的技术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保证输电效率的目的。但实际上,大多数外界因素干扰的应对效果十分明显,部分基层配电管理人员也并不重视该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针对该问题,论文以季节性复合因素为例,详细说明了季节性复合的应对策略。在季节性干扰因素中,起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降低温度对线路设计的影响,和以线缆为主要干预点来进行干预并不现实,因此,针对设计方案中的温度问题倾向于对输电线路中室内部件进行恒温处理。比如,在夏季温度升高时,可以适当保证关键零部件的空气流通,通过降低表面温度的方式来隔绝温度对其的影响。同时,在隔绝温度影响的前提下,还可以将多余热能进行再次利用,以贯彻线路的节能策略。通过动态的参数调整来实现对供配电线路的优化。需要相关人员监测输电线路中的温度数据变化,并通过调整机电的方式对线路的功率因数进行补偿。

2.5 提高维修人员技能水平

各用电企业应要求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国家有关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同时,企业也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让其综合业务素养有效提高,进而确保他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对停电计划、输配电设施检查修理、基建工程验收等管理工作做到从容应对与高质量处理,而且还要在这一基础上具备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在面对线路发生紧急事件时制定应急预案。另外,对于一线班组人员而言,要提高其对新岗位、新设备与新业务的培训,让其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按照培训活动开展的进度设置合适的考核,方便准确了解检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且,还需制定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针对表现优秀和绩效较高的人员应当进行适当的奖励,主要可进行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奖励,如此便能更好地激发检修人员处理工作任务的积极主动性,确保配网线路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

结论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重要性较为突出,设计难度同样也比较大,设计人员应该在明确安全性、功能性以及节能特性的原则基础上,优化各个设计的关键点,确保供配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邴贵滨.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思考[J]. 居舍,2019,(34):107.

[2]唐正龙. 浅析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J]. 地产,2019,(15):52.

[3]马攀登.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J]. 建材与装饰,2019,(2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