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8
/ 3

医联体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世豪1,宁静2,山鹰3,江恬雨4,李智5,刘葭*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11)

摘要目的探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医疗联合体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联体进修生能力水平带教团队有针对性的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横断面调查,以华西院2018年-2021年421医联体进修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团队发展测评量表(TDM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367份87.2%)。应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测量TDM的适用性,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探讨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9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范围为0.63-0.92。分半信度为0.92。聚合效度r系数范围为0.31-0.94(P<0.05)。区分效度100%(P<0.05)。影响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因素有7个,可解释团队发展测评总方差变异为29%。结论 TDM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医联体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当中。提示医学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干预,进而提升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医疗效率。

【关键词】 团队发展测评;团队合作;进修生

团队合作(Teamwork)是指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团队合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1]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研究表明,70%的医疗差错是由于团队成员之间有效沟通较少所致[2]。本研究采用团队发展测评量表Team DevelopmentMeasureTDM在医联体进修生中测评,分析TDM在医联体进修生中的适用性并评价团队合作能力,以期为带教团队有针对性的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从而完善医联体进修体系,提高医学教育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四川大学华西以下简称华西二院2018年-2021年421名医联体进修生为调查对象。实际共发放问卷421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有效回收率87.2%。

1.2调查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进修的科室、职称、职务等。

2团队发展测评量表(TDM)。由Ronald Stock[3]2013年编制完成,共31个条目4个维度,即沟通、凝聚力、角色和目标、团队为首

1.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分半信度检验验证量表的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验证量表的效度。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

2结 果

2.1一般人口学调查资料

367名调查者中男性占比10.9%,女性占比89.1%。20-29年龄组占比23.2%,30-39年龄组占比58.6%、40-49年龄组占比18.2%。医师占比43.3%、护士占比43.6%、技师占比13.1%。平均每周工作天数>5占比93.%,平均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占比65.3%,自主学习能力强占比48.8%,工作胜任力强占比57.8%,接受过团队合作培训占比66.2%,科室质量打分>8占比85.8%

2.2内部一致性信度与分半信度

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沟通0.92、角色与目标0.81、团队为首0.84、凝聚力0.63分半信度为0.92

2.3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

如表1所示聚合效度r系数范围为0.31-0.94(P<0.05)。条目3(团队成员会在背后议论其他成员r系数为0.31,低于0.40。区分效度所有条目显示与各自维度的相关性高于其他维度(P<0.05)。

1 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检验结果

维度

相关系数范围

聚合效度

区分效度

聚合效度

区分效度

成功/总计

百分比

成功/总计

百分比

沟通

0.31-0.82*

0.14-0.71*

13/14

92.85

14/14

100

凝聚力

0.80-0.86*

0.35-0.75*

4/4

100

4/4

100

团队为首

0.90-0.94*

0.45-0.70*

2/2

100

2/2

100

角色与目标

0.58-0.82*

0.10-0.60*

4/4

100

2/2

100

*P<0.05

2.4 单因素分析

将进修生一般人口学资料作为自变量,团队发展测评量表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

表2团队发展测评量表各维度以及总分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维度

变量

分组

均数±标准差

t/F

P

沟通

年龄

20-29

47.80±5.79

5.39

<0.05

30-39

48.11±5.47

40-49

45.57±5.65

职业类别

医师

46.485.66

7.48

<0.05

护士

48.845.48

技师

47.005.45

每周工作天数

≤2天

39.331.15

2.76

<0.05

3

47.864.79

4

47.875.87

5天

50.831.60

≥6天

46.795.12

每天工作时长

6-8小时

49.055.79

4.84

<0.05

8-10小时

46.675.43

10-12小时

47.475.37

>12小时

46.005.65

自主学习能力

55.336.04

4.02

<0.05

一般

47.965.48

47.070.58

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

6-8

45.154.24

-3.38

<0.05

8分以上

47.975.76

工作胜任力程度

很胜任

47.716.03

0.53

<0.05

一般胜任

47.395.11

凝聚力

年龄

20-29

13.981.77

3.57

<0.05

30-39

14.021.76

40-49

13.371.76

每周工作天数

≤2天

12.001.62

2.54

<0.05

3

13.641.74

4

13.911.77

5天

15.670.82

≥6天

13.801.77

每天工作时长

6-8小时

14.291.85

3.68

<0.05

8-10小时

13.731.77

10-12小时

13.451.30

>12小时

13.781.92

自主学习能力

16.211.76

2.72

<0.05

一般

13.971.78

13.771.75

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

6-8

13.341.40

-3.38

<0.05

8分以上

13.981.81

团队为首

职业类别

医师

6.911.19

6.81

<0.05

护士

7.201.02

医技

6.481.79

每周工作天数

≤2天

6.670.58

9.83

<0.05

3

4.001.17

4

7.031.14

5天

7.211.12

≥6天

7.001.12

接受过团队合作培训

7.071.11

0.27

<0.05

6.801.44

角色与目标

年龄

20-29

12.322.31

6.55

<0.05

30-39

11.372.10

40-49

11.592.14

职业类别

医师

11.401.77

10.48

<0.05

护士

12.082.19

技师

10.602.62

每周工作天数

≤2天

10.670.57

9.59

<0.05

3

7.000.97

4

11.541.92

5天

12.862.07

≥6天

11.882.10

自主学习能力

15.401.73

6.29

<0.05

一般

11.322.19

11.802.02

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

6-8

11.101.40

-1.82

<0.05

8分以上

11.682.22

总分

年龄

20-29

104.8411.72

4.08

<0.05

30-39

103.4410.94

40-49

99.7511.68

职业类别

医师

101.3111.32

7.36

<0.05

护士

105.6111.94

技师

100.5610.50

每天工作时长

6-8小时

105.4211.65

2.80

<0.05

8-10小时

101.8911.26

10-12小时

101.979.83

>12小时

100.5612.53

自主学习能力

119.3311.32

3.30

<0.05

一般

103.3011.94

102.6211.15

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

6-8

98.548.95

-3.16

<0.05

8分以上

103.8411.54

接受团队合作培训

103.9111.77

-0.25

<0.05

101.4610.36

2.5团队发展测评量表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以年龄组别(20-29)、职业类别(医师)、平均每周工作天数(2天)、自主学习能力(强)控制哑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7个自变量进入方程,可解释团队发展测评总方差变异为29%。

表3 团队发展测评量表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维度

变量

偏回归系数

标准化回归系数

t

P

沟通

工作胜任力程度

2.225

0.195

3.36

0.00

<0.05

每周工作天数(3天 )

10.029

0.225

2.56

0.01

<0.05

每周工作天数(4天 )

5.970

0.203

1.68

0.09

每周工作天数(5天 )

6.941

0.570

2.15

0.03

<0.05

每周工作天数(≥6天)

6.997

0.537

2.14

0.03

<0.05

自主学习能力(一般

-0.335

-0.030

-0.57

0.57

自主学习能力(差)

6.542

0.104

2.03

0.04

<0.05

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打分

-2.297

-0.142

-2.67

0.00

<0.05

凝聚力

每周工作天数(3天 )

3.453

0.248

2.77

0.00

<0.05

每周工作天数(4天 )

1.286

0.139

1.15

0.25

每周工作天数(5天 )

1.756

0.461

1.73

0.09

每周工作天数(≥6天)

1.759

0.431

1.71

0.08

自主学习能力(一般

-0.022

-0.006

-0.12

0.91

自主学习能力(差)

2.187

0.111

2.14

0.03

<0.05

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打分

-0.574

-0.113

-2.10

0.04

<0.05

团队为首

职业类别(护士)

0.287

0.115

2.03

0.04

<0.05

职业类别(技师)

-0.205

-0.056

-1.01

0.31

每周工作天数(3天 )

-2.777

-0.285

-3.35

0.00

<0.05

每周工作天数(4天 )

0.087

0.014

0.12

0.91

每周工作天数(5天 )

-0.022

-0.008

-0.03

0.98

每周工作天数(≥6天)

0.028

0.010

0.04

0.97

是否接受过团队合作培训

-0.279

-0.107

-2.01

0.04

<0.05

角色与目标

年龄(30-39)

-0.956

-0.221

-3.50

0.00

<0.05

年龄(40-49)

-0.718

-0.130

-1.96

0.05

职业类别(护士)

0.341

0.079

1.37

0.17

职业类别(技师)

-1.151

-0.182

-3.31

0.00

<0.05

自主学习能力(一般

0.517

0.121

2.37

0.02

<0.05

自主学习能力(差)

3.221

0.136

2.72

0.01

<0.05

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打分

-0.530

-0.087

-1.69

0.09

3讨 论

分半信度0.92,显著高于0.7的标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934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范围0.63-0.92,聚合效度检验结果显示,r的系数范围为0.33-0.94(P<0.05),条目3(团队成员会在背后议论其他成员r系数为0.33,低于0.40。导致条目3r系数较低的原因可能是条目3为反向条目,在正式调查过程中容易导致错填、误填。且其内容在中国文化中比较避讳,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会导致没有真实作答。在源量表中,条目3的条目难度系数和条目适合度系数上也出现同样问题。

不同年龄组别除团队为首维度以外,其他得分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组别的医务人员从事临床工作数年,在沟通和凝聚力方面要好于其他年龄组别。20-29岁医务人员处于刚毕业不久,职业技能发展上升阶段,对自己的角色目标更加清晰。当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低于团队水平,或需要弥补某些方面的技能时,自主学习是其必要的途径[4]。自主学习能力差的人容易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少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相互探讨学习经验和方法。因此,可能是团队合作能力相对较低的原因。科室医疗服务质量水平侧面反映科室成员团队合作能力水平。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越高,对医务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要求就越高,医务人员较高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正向的促进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因此,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越高,团队合作能力越强国内外卫生组织机构、相关人员已经认识到团队合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性,正关注于团队合作培训与评价研究工作,旨在提高医疗卫生团队合作水平[5],接受过团队合作方面的培训,能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TDM量表的总体得分越高。

4 结 论

本研究通过信效度检验,证明中文版TDM能够为华西第二医院医联体进修生团队合作能力评价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进而为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为医学教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影响团队合作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职业类别、平均每周工作天数、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工作胜任力程度、是否接受过团队合作方面的培训和

科室总体医疗服务质量打分。在医联体进修生培养过程中,临床科室和管理者可以针对上述因素对进修生进行干预,加强培训,促进团队发展质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Kossaify A, Hleihel W, Lahoud JC. Team-based efforts to improve quality of care,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ethic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health manager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enhance teamwork[J]. Public Health, 2017, 153: 91-98.

[2] The Joint Commission. Sentinel Event Alert, Issue 25: Preventing ventilator-related deaths and injuries[EB/OL].TheJointCommission(US).(2002-02-26)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sentinel_event_alert_issue_25_preventing_ventilator-related_deaths_and_injuries/[2013-05-06]

[3] Stock R, Mahoney E, Camey PA. Measuring team development in clinical care settings[J]. Fam Med, 2013, 45(10): 691-700.

[4]欧阳琳.医学本科生团队式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实践研究[D].重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09.

[5] Curran VR, Sharpe D, Forristall J. Attitudes of health sciences faculty members towards interprofessional teamwork and education[J]. Medical Education, 2007, 41(9): 892-896.

作者简介:张世豪(1992.7)族,四川成都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技师硕士 ,研究方向 :统计学、医学教育、医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