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API标准下5(1/2)″石油套管关键参数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浅析新API标准下5(1/2)″石油套管关键参数变化

刘鹏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化验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讨论了在API Spec 5B第十六版和API Spec 5CT第十版实施后,5(1/2)″套管在接箍外径、壁厚、夏比冲击试验等性能参数的变化;分析了牙顶高、椭圆度、平均牙顶径等新增项目以及椭圆度对螺纹紧密距公差的影响。

关键词:夏比冲击;牙顶高;椭圆度;平均牙顶径;紧密距;变化

0 引言

最新版API Spec 5B第十六版和API Spec 5CT第十版分别于2018年7月1日和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勘误和调整,目前国内取证API的油套管生产企业均已执行新标准。相较API Spec 5B第十五版和API Spec 5CT第九版,新版在不少参数的要求上发生了改变。本文以油田常用的5(1/2)″套管为例,对比新旧标准的几个关键参数变化,对新参数的检测提出几点建议。

1 接箍的外径、壁厚变化

依据API Spec 5CT第十版,5(1/2)″套管接箍外径(W)为160.02±1.40mm,较第九版的W值要求增加了6.35mm,考虑到内螺纹尺寸无变化,相当于接箍壁厚增加了6.35mm/2=3.175mm。同时,接箍质量也有所增加。具体的要求变化情况见表1。在新旧版套管均有使用的阶段,通过测量接箍外径(W)来判断套管执行的新旧哪个标准是一个较为简便直观的手段。

表1 新旧版本对5(1/2)″套管接箍外径及质量要求差异

版本

规格

接箍外径Wbc(mm)

接箍质量(kg)

管子外径D(mm)

API 5CT第九版

139.70

153.67

5.23

6.42

API 5CT第十版

139.70

160.02

7.34

8.92

备注:b:除Q125外所有钢级:外径公差W:±1%但不大于±3.18mm

c: Q125钢级:外径公差W:±1%但不大于+3.18/-1.59mm

2 接箍的夏比冲击试验变化

由于新版5(1/2)″套管接箍壁厚增加了3.175mm,根据夏比冲击试样取样原则,API 5CT第十版对冲击试样尺寸、冲击温度、最低及平均吸收能也进行了调整。具体变化见表2。

表2 新旧版本对5(1/2)″套管接箍夏比冲击试验要求差异

钢级

版本

API接头类型、试样取向、尺寸、吸收能、温度降低值

特殊间隙aBC

BC

LC

SC

J55/K55

旧版

T-5-11-C

T-5-11-D

T-5-11-D

T-5-11-D

新版

T-5-11-C

T-7-16-A

T-10-20-A

T-10-20-A

L80(所有类型)

旧版

T-5-11

T-5-11

T-5-11

——

新版

T-5-11

T-7-16

T-10-20

——

C90

旧版

T-5-11

T-5-11

T-5-11

——

新版

T-5-11

T-7-16

T-10-20

——

N80(所有类型)、R95、T95

旧版

T-5-11

T-5-11

T-5-11

——

新版

T-5-11

T-10-20

T-10-20

——

P110

旧版

T-5-11

T-5-12

T-5-13

——

新版

T-5-11

T-10-25

T-10-26

——

Q125

旧版

T-5-12

T-5-13

T-5-14

——

新版

T-5-12

T-10-27

T-10-28

——

注:旧版-API 5CT(第九版);新版-API 5CT(第十版);T-横向试样;10-全尺寸试样(55×10×10mm);7-3/4尺寸试样(55×10×7.5mm);5-1/2尺寸试样(55×10×5mm);A-不降低温度;C-降低6℃;D-降低8℃;a:此表中的信息假定特定间隙接箍是由标准接箍半成品加工的。

由表2可知:常用139.70×7.72mm LC套管的冲击试样由旧版的55×10×5mm的半尺寸试样调整为55×10×10mm的全尺寸试样;冲击试验温度根据不同钢级亦有所调整,如J55钢级的试验温度由13±3℃调整为21±3℃;吸收能要求随尺寸增加相应提高,但总体的调整比例遵循尺寸试样和吸收能降低系数。

3 新增检测的螺纹参数

3.1牙顶高

API 5B第十六版对于圆螺纹套管增加了牙顶高公差的要求,为±0.0015in(±0.038mm)。牙顶高指中径圆锥到牙顶的径向距离,如图1所示。牙顶高相比牙型高距离更短,两者的测量仪结构相似,前者为球形头,后者为锥形头;两者的校准块结构相似,V型槽校准相同,U型槽校准有异,校准时要注意两者的不同。

IMG_256

图1 圆螺纹牙顶高示意图

3.2平均牙顶径和椭圆度

API 5B第十六版增加了平均牙顶径和椭圆度的公差要求。规定所有规格套管(圆螺纹和偏梯形),规格≥4″的不加厚油管,规格大于等于2(3/8)″外加厚油管需要进行平均牙顶径和椭圆度的测量。平均牙顶径指在规定的测量截面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算术平均值。公螺纹牙顶径的位置(大径圆锥)C10定义在距端面L10长度处,接箍牙顶径的位置(小径圆锥)C12定义在距端面M12长度处。当牙顶径的测量不在L

10和M12长度处时,相应的牙顶径的设定值应做适当的调整。椭圆度指测得螺纹直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故此,测量要在内外螺纹多个位置进行,找出螺纹直径的最大和最小值。

4 螺纹椭圆度对紧密距的修正

在API 5B第十六版中,考虑了螺纹椭圆度对紧密距值上偏差增大的影响。根据平均牙顶径和最大牙顶径的定义可以得到公式(1),应用紧密距公差和螺纹椭圆度计算最大允许紧密距,得到公式(2)。

螺纹最大顶径=平均顶径+螺纹椭圆度OV/2……(1)

最大SO=紧密距公差+[OV/(锥度×2)]……(2)

式中OV表示测得的螺纹椭圆度(in);最大SO表示最大允许紧密距上偏差(in),锥度是螺纹规定的锥度(in/in)。最大SO由紧密距公差和受螺纹椭圆度影响的紧密距相加取得。故此椭圆度越大,螺纹的最大允许紧密距越大。相较旧版,紧密距上偏差增大,而下偏差不变。

以139.70×7.72mm  LC套管为例,旧版5B要求紧密距上偏差为+0.125in,下偏差为-0.125in。新版5B要求管子的最大椭圆度为0.017in,带入公式2中,可得最大紧密距上偏差为SO=0.125+[0.017/(0.0625×2)]=0.261in,下偏差仍为-0.125in,所以考虑椭圆度对紧密距上偏差的影响之后,实际上扩大了紧密距的公差范围。由于每组螺纹的椭圆度不同,均需带入公式(2)进行计算,以确定紧密距的上偏差,故此也增加了计算量。

5 结语

5.1 API 5CT第十版对多个规格(包括5(1/2)″)套管接箍外径、厚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厚度增加有利于提高接箍的连接强度,外径增大需要使用方在下套管作业时予以考虑。同时,接箍的夏比冲击试样尺寸、试验温度、吸收功大小也因此调整。

5.2 API 5B第十六版新增了牙顶高、椭圆度、平均牙顶径等检测项目,考虑椭圆度对紧密距上偏差产生的影响,这些改变使得内外螺纹的参数描述更加详尽,有利于进一步控制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第九版).2011

[2]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第十版).2018

[3]API Spec 5B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规范(第十五版版). 2008

[4]API Spec 5B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规范(第十六版版). 2017

[5]API Spec 5B第16版相关技术内容探讨[J]. 艾裕丰,冯娜,马春莉,白小亮,李光峰,郭涛,张娟.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