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石琛

摘要:近年来,在航运、河道治理等诸多领域都发生了自然灾害。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生活和生活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水利工程行业在水流调节、防洪和防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堤坝滑坡经常在雨季开始时发生,严重影响了生活在河流沿岸和下游的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基于此,下文将对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1 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概述

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旨在保护河道水生态系统,以确保其符合自然规律,同时也可以满足防洪、排水、灌溉和航运等基本需求。通过这些工程,我们可以建立一条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安全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完整功能的非自然原生型河道。近年来,我国在水利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为导向,根据河流的分类和功能,明确河流生态治理的具体目标和控制指标,并制定出相应的任务和规模;同时,还进行了全面的工程布局方案设计,以保护水陆生态,治理入河污染,改善水文状况,恢复生境地貌,建立生物群落,净化水体,改善人居环境。

2 水利设施堤防工程的问题

2.1 风险系数相对较高

堤防保护工程很复杂。由于工程风险大、难度高,承包商必须有一些熟练的工作人员来检查和监督工程,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功能。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所有员工积极承担个人责任,从而提高了施工管理实践的效率和效果。但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我们传统的海岸保护施工技术的相对风格可能无法解决一些具体的要求,工作人员将无法完成所需的工作,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在未来实现二次施工。不合理的施工和制作技术会造成工程建筑的结构裂缝,危害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经验,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和经济安全。

2.2 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

对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来说,要想保障堤防护岸的建设效果,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依据。但结合现状来看,大多数堤防护岸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且对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不够规范,严重影响了堤防护岸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对水利工程的发展造成阻碍。另外,由于施工企业没有深入落实责任制度,施工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清晰,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后无法具体追责,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3 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3.1 抛石护岸施工技术

在抛石护岸施工中,我们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从护脚到岸坡都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为了保证质量,我们会对河道进行全面的勘测和检查,并记录下相关的数据。此外,根据水位、流速以及抛石的尺寸,我们将精准地确定抛石的位置和数量。特别是在迎水顶冲段,为了确保安全,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赛克格宾抛石技术,以达到最佳效果。首先,我们将原有的护岸的堤脚处作为抛石的基础,然后将其作为顶部的护面。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牢记以下几个关键技术要点:第一,我们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施工,从上到下精确地抛掷石头,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段、分层的方式完成;第二,我们应该尽量避开枯水期,尽量使用潮湿的环境,以确保施工质量。第三,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我们采用了人工抛石的方式;同时,为了获取准确的水下数据,我们还使用了竹竿进行测量。

3.2 开挖河道施工技术

在河道正式挖掘工作中,河道导流渠断面的挖掘形式大致表现为两种情况。首先,技术人员需要在导流渠侧面位置进行河道挖掘,这样能够保障河道侧面挖掘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技术人员可以在导流渠两面同时进行河道挖掘工作,进而有效提高河道开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河道开挖期间,技术人员还应该选择规格在1立方米左右的挖掘机进行挖掘工作,这种挖掘规格的挖掘机械较为灵活,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供河道开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技术人员还应该利用装卸运输车对河道挖掘工作中产生的土质进行运输工作,这样就能够保证导流渠侧面挖掘工作时不会出现流渠堵塞或者损坏的问题发生。在河道挖掘作业期间,测量人员还应该对施工坡面上方的河道边坡与河堤的距离进行明确标注,进而提高河道挖掘工作的准确性。在保障挖掘位置精准性的基础上,为了防治河道挖掘工作中出现坍塌问题或者欠缺挖掘问题,在此期间技术人员还需要在导流渠附近进行准备土体,这样在河道正式挖掘工作中,技术人员就可以利用推土机对河道边坡中残留的土体进行退运,对于过度挖掘的导流渠面进行土质填补。这样就能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河道挖掘工作与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一致性,继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性。

3.3 高压射流防渗墙施工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借助搅拌机将水泥石料与泥浆混合,将泥浆喷入一定压力的土壤中。这样既能达到对土层的破坏作用,又能改善土层间的黏度。经过冷却固化后的混凝土能形成防渗墙,使地基防渗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这种技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堤坝防护,应用范围广,便于施工设备操作,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常用的三种高压喷射技术是定向喷射、旋转喷射和摆动喷射。这些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压喷射技术。实际上,采用高压喷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防渗墙的抗变形性,对河涌提水进行加固,减少河涌提水变形造成的渗漏,使河涌提水抗渗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3.4 墙体护坡

采用墙体护岸技术,在水流湍急的水利工程中,护岸结构沿河堤设置。墙式护岸结构由于护岸结构嵌入堤脚板内,稳定性好,有效减少了河道冲刷力对护岸的侵蚀作用,防水效果理想。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的护岸结构,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常见的有壁挂式、倾斜式、悬臂式、重力式等,如遇洪水,可能会出现墙体渗漏、管涌等现象。所以可以采用抗滑柱桩墙技术。可在墙体护坡周围挖些桩孔,直径约为1米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形桩和椭圆形圆柱形外套桩被打入孔中,并浇筑混凝土以连接桩和墙。在顶部,沿着结构的纵轴安装钢筋混凝土拉杆和锚杆。为加强护岸结构的防滑和防侧倾稳定性,将新型防滑墙和原有护岸结构整合为新型防洪墙。

3.5 边坡养护技术

植物的根系可以有效地加强边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形成一个抵御冲击的层,从而减轻水体对堤坝的侵蚀,确保堤坝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在边坡表面种植植物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为了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加强对它们的管理。这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并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在寒冷的地区,我们还可以建造不冻槽来抵御冰雪的侵袭。

4 结束语

综上,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各项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举措,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资源持续性发展,增进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对堤防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并提高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的应用。此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堤防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环节的有效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志杰.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水上安全,2023(03):170-172.

[2]黄海涛.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治淮,2022(12):50-51.

[3]李福来.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15):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