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古桂柳运河遗产廊道及其沿线的旅游开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构建古桂柳运河遗产廊道及其沿线的旅游开发研究

林建烁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始建于唐的古桂柳运河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历史的悠久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沿线村落的传统性以及遗留古迹的历史性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在深度挖掘古桂柳运河及其沿线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梳理古桂柳运河遗址遗产,依附旅游和遗产廊道的构建从而是实现古运河的保护与发展以及沿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古桂柳运河 遗产廊道 旅游开发

一、相关概念

遗产廊道

Searns提出了遗产廊道的概念:即“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1]。遗产廊道是遗产区域也是线性空间,遗产廊道本身及其传说和历史吸引着游客,存在一系列可供游客观赏的旅游景点。它的结构由四个主要的构成要素:绿色廊道、游步道、遗产、解说系统(图1)。

图1 绿色廊道、游步道和遗产所处的节点关系图           图2 古运河保护与开发程序

遗产廊道保护程序

政府出于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或单一美化目的,很少注意遗产廊道保护范围的界定,对大运河遗产元素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造成了建设性破坏,威胁到大运河遗产廊道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效益的发挥[2] 。大运河沿线城市开发运河旅游的同时应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按照遗产廊道的保护程序(图2),努力保护大运河的完整性和原真性[3]。古桂柳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可以参循此程序。

二、运河及其沿线价值和发展瓶颈

(一)基本信息

古桂柳运河原名为“相思埭”,又称桂柳运河或桂柳古运河。始建于唐则天长寿元年,东起今良丰河。故有“北有灵渠,南有陡河”之称,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古桂柳运河地处西南经济圈、泛三角经济和东盟经济圈的的交汇地带(图3),并且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与东盟的对接上发挥门户的作用。

(二)现状旅游资源

根据现状的旅游资源特色,运河沿线旅游资源可分为运河遗迹、民居村落、河湖水域、山体景点、名人纪念、祠堂寺庙、现代园林等八种类型(图4),其中龙王庙、陡门、桥、三义码头、古刻碑作为运河遗迹的组成部分,历史遗存的陡和桥有迹可循如社公陡,鲢鱼陡,鲢鱼脚陡,黄泥陡,高桥陡,新河陡,磨盘陡,唐家陡以及四塘桥、新桥,牛桥,龙门桥,高桥,太平桥、观塘桥都得以保存,现状遗址遗迹照片如下所示(图5)。

图4  现状旅游资源分布图

图5  运河遗迹分布图

陡门村是民居村落的代表,当游船经过陡,村里很多人用木桩、木板、门板、绳子、泥土堵住陡的下游,等运河水位提高,船过去后,再去上游帮助船只渡过另一个陡。陡门村(社门岭村)的先辈,多数以此为生,也因此得名;山体景点较为特色的有狮子岩、小象鼻山和会仙湿地峰林,狮子岩是古桂柳运河起源地、会仙湿地峰是极为罕见峰林岩溶平原风貌;白崇禧故居作为名人纪念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蒋氏宗祠、古汉墓群和旧村清真寺作为祠堂寺庙,其中旧村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初年,为广西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现代园林包括桂林园博园和桂林植物园,2012年在园博园成功举办了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

可见古桂柳云运河沿岸旅游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既有历史存遗的人造遗迹,也有生态美丽的自然资源;既有悠久古韵的民居祠堂,也有与时精致的现代园林。

(三)旅游开发价值与发展瓶颈

旅游开发价值据调查,较吸引消费者的沿运河城市旅游地资源为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类文化资源5。现状旅游资源的特点,首先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周边集湿地、河流、湖泊、农田、园林、山丘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体,是生态旅游,自然度假,休闲养生的有利条件;其次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遗址遗迹丰富,最为突出的是展现古代水利技术的陡闸、陡门,其通过调节水位,减少落差,便于通航,衍生了历史村落陡门村,是鉴定古桂柳运河历史意义的重要依据,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内运河的独特之处。

发展瓶颈:运河常年的未利用,已被成片的水葫芦占据,虽然古桂柳运河的水利修复工程已经启动,部分河段经过治理得到改善,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沿河两岸的文物古迹众多,但老建筑、老遗迹未得到修缮,人文景观尚未形成一条主线串接,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不能形成整体的旅游合力和吸引力;古桂柳运河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但古运河黄金游线并没有得到旅游市场的推广,旅游产品知名度低,关联效应差。                                                                     

三、古桂柳运河遗产廊道的构建与旅游开发

(一)保护古运河遗产,构建遗产廊道

古运河旅游开发的前提是遗产保护。大运河遗产具有尺度大、资源类型多样、构成的整体性和线性分布等特征6,若要保护好古运河古运河旅游开发的前提是构建遗产保护体系。首先根据古桂柳运河廊道内核心的运河资源及其关键的文化景观元素(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确定保护范围(以沿河向外拓展一公里为基准)。古桂柳有众多重要的运河遗产包括关键性资源陡门、陡闸。因此依托这些运河遗产,在保护范围内的不同区段确定了相应的主题,如守陡文化区依托当地的守陡文化(守陡村落)。最后,将范围内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绿色廊道、游步道、运河遗产、节点区和解说系统构成的空间格局。如图6所示。

图6  古桂柳运河遗产廊道示意图(简易)

(二)修复治理古运河,实现通航防洪

实现水上交通与陆上交通系统的有效对接、顺畅转换,不仅能扩展运河旅游的空间范围,也能促进其与城市交通、旅游功能的融合[7]。恢复古运河最重要是实现通航,历史上古桂柳运河在战争、商贸的运输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古桂柳运河运河水网四通八达,流经区域地势低洼,汛期易涝,修复治理运河,实现排涝、灌溉等功能,有利于保护护坡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更好的适应当地现代农业、旅游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突出地域性特色,丰富旅游体验

基于国内运河旅游开发同质化的问题,在旅游产品项目的规划当中,应当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点,彰显地域性的特色。古桂柳运河的运河遗迹最为突出当属陡文化,是区别于其他运河旅游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旅游发张的当中切实保护和发展这重要的的旅游资源。并且结合现状的其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体验。表2是古桂柳运河及其沿岸旅游规划项目的设想。

表2 规划旅游项目表

(四)整合城市文脉,发展全域旅游

古运河的价值不仅仅在其航运作用和交流纽带等功能,还在其衍生的市井文化、生活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古桂柳运河的发展离不开桂林的发展,也离不开雁山区的发展。古运河与城市的这种依存关系要求其旅游开发要以城市文脉为背景,在古桂柳运河旅游开发时,应当融入桂林市的文化和雁山区的本土文化,并且不单单局限于古桂柳运河及其周边,可以结合与古桂柳运河相联通的相思江、良丰河共同发展,将周边的特色文化,生态景观、民俗村落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将古桂柳运河这张名片传播的更远。

四、结语

古桂柳运河的保护与开发主要从构建遗产廊道以及旅游开发两方面来实现。(1)古桂柳运河遗产廊道的构建通过其四个主要的构成要素(绿色廊道、游步道、遗产、解说系统)出发,主要是对现有运河遗产进行了分类整合,划定遗产廊道的保护范围,依托古桂柳的陡闸、陡门遗迹划分了不同的节点区域,以及构建了绿色廊道、游步道、解说系统。(2)古桂柳运河及其沿岸的旅游开发,首先是实现通航,达到游船目的,通过治理实现排涝、灌溉功能;其次是现状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突出陡文化和增加旅游体验项目如守陡人家、陡门逆流等;最后是整合城市文脉,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古桂柳运河复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Charles A.Flink, Robert M.Searns. Greenways. Washington:IslandPress,1993,167

[2]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 京杭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 2) : 1 - 9.

[3] 黄 昊 ,贾铁飞,古运河旅游开发及其空间模式研究

[4] 韩光辉,桂林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A].湖北大学学报,2000,1

[5] 沈山,沈正平,孙旭芳,等. 主题性旅游协作联盟及其构建———以运河文化主题协作联盟为例[J]. 地理研究,2008,27( 6) : 1444 - 1454.

[6] 俞孔坚.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68 - 173.

[7] 宋言奇,王赵云. 拓展苏州水上旅游空间的构想[J].规划师,2005,21( 6) : 35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