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小常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儿童用药小常识

刘德琳

四川省广安市经开区广福社区服务中心, 638000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会自行准备一些儿童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儿童出现疾病时做到及时服药。但是很多家长无法准确掌握儿童用药的常识,反而加重孩子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药物中毒、病情延误等危及生命的意外。本文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儿童用药常识,希望对儿童用药安全有所帮助。

一、儿童用药方法

1.婴儿

无咀嚼能力的婴儿服用的基本上是液体药物,家长可用衣物或小毛毯将婴儿固定,使用婴儿专用喂药器,少量、多次给予,这个过程中避免婴儿用力挣扎出现呛咳问题。

2.幼儿

可进行有效沟通的幼儿家长应尽量鼓励幼儿自主服药,例如给予孩子选择权,包括姿势、场所、药丸先后顺序等,或者是奖励服药后给予糖果或果汁去味。

3.服药方法

小儿如在喝药后出现吐药问题,应以一小时为准,如果在一小时内大量呕吐,需补服一次。若超过一小时后呕吐,无需补服。

4.服药后出现副作用

(1)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人体质不同,在服用药物后都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当无法判断是药物或者儿童自身疾病引起,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如是照顾不周造成儿童慎误服药品或服药过量,无论是什么药物和剂量,都应及时就医诊断,谨记带上药品供医生参考。

5.用药方式错误

大部分的儿童都不会主动配合服药,家长会采用将药品与果汁、牛奶、饮料混合等方式辅助儿童吃药。这样做很可能影响药效,大部分的药物是需要用温开水送服。很多药物会与其他溶液发生发应而影响药效,例如牛奶中的钙与部分药物会发生反应,饮料、果汁中的糖分会与部分药物蛋白质之间发生作用,产生药分沉淀,造成药力减弱或失效。

二、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1.禁止随意滥用药物预防疾病

很多家长为了预防孩子感冒发烧,会在天气变化或流行病高发期提前给孩子服药以预防疾病,例如很多家庭就常备板蓝根,认为预服可避免感冒。但是要了解,药品作为一把双刃剑,治病的时候是要,不对症时就是危险物。目前临床除了认可疫苗也提前预防疾病外,并没有可预防流感的药物。

2.儿童需服用儿童专用药物

一些家长在服用某种药物后觉得药效不错,就按照成人剂量减半后给儿童服用,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行为,很多药物中的成分对儿童的智力、身体发展会产生副作用。即使是服用儿童专用药物,也需严格按照医嘱或者说明书剂量,一些家长不认识毫升(ml),毫克(mg)、浓度等,就随意按照体重服用,很容易给错剂量。

3.认真核对药名、包装

市面上儿童服用的药物很多外包装和药名都很相似,一些老人看不清盒子上的字迹,都是按照图案给儿童服用,因此造成很多儿童因搞混包装、药名而导致用药错误。很多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药物,都会使用非常相似的外包装、尺寸大小、颜色等,家长在用药前要认真核对包装和药名,尤其是视力不好的老人。

4.禁止药物混吃

无论是任何药物,服下后才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器官、组织内进行治疗,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体现药效。一些家长在孩子服用一类药物短时间内没有成效时,会自行服用另一类药物,这样做会加重儿童的肝肾负担,造成药物中毒。并且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还可能造成各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重叠,加重不良反应。

5. 科学使用抗菌药 

家长应了解抗菌药在我国被列为处方药,尽量不要自行购买随意给孩子使用。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如医生明确诊断需要服用、注射抗菌药,家长应理性看待不要有抵触心理,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抗菌药,以免耽误病情造成病情延误。

6.慎服保健品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儿童保健品类型,家长去母婴店或者通过各类渠道都会接收到各类宣传。很多家长选择保健品帮助儿童补充维生素、锌、钙等,但是要注意保健品为了吸引儿童,通常会使用可爱的外表和适宜的口感。家长应注意保健品的储存,避免儿童因嘴馋大量服用造成中毒事件,应将保健品、药物等保管在家中儿童无法顺利取到的位置。

7. 相信专业医生 

一些家长喜欢通过一些公众号或朋友、熟人的推荐,自行选择给儿童服用药物。但是这些推荐只针对大部分儿童的情况,不能排除每个儿童的体质不同,病因不同。因此家长应相信专科医院的专业医生治疗,经过科学、专业诊断后进行药物使用和确定治疗方案。

8.过分依赖中药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经过上千年的临床使用和传承,被很多家长接受和使用。但是很多药物都没有经过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不良反应也常注明“尚不明确”,并不具备完全安全的临床数据。因此家长在给儿童服用中药药剂时,应去专业的中医医院接受治疗后服用药物,不可听信一些所谓的健身药方随意服用。

9.盲目选择贵药、新药

药物价格是由研发成本、原料成本、工艺制备过程以及流通环节等因素决定,最终的疗效效果和价格并没有因果关系。一些家长去药店买药时,愿意选择价格贵一些、上市时间新一些的药物,其实对最终的治疗效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10.网购海外药品

目前国内药品市场确实存在一些参差不齐的质量问题,因此很多家长选择从海外购入儿童药物使用。但是其中也存在语言障碍,造成无法读懂药物说明,导致药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出现问题。而且目前海外药物的购买渠道缺乏相关部门监管,无法保证药品质量,如儿童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增加医生救治难度。

、常见药物的使用常识

1.止泻药

儿童经常会因为食用不合适的食物、或者腹部受凉出现腹泻等症状,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服用止泻药来治疗。由于儿童腹泻的病因非常多,因此应由专业医生进行确诊治疗。医生还会根据儿童脱水情况采取液体疗法、饮食疗法,或补充电解质等控制病症。

2.退烧药

儿童发烧时是否使用退烧药,如何使用退烧药是很多家长的困扰。儿童发烧时应根据体温采取不同的退烧方式,若体温低于38.5℃,可采用物理方式降温;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者突发高热情况时,应服用儿童专用退烧药物,用量必须遵守医嘱。儿童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例如常见的普通感冒、肠胃发炎等,但还有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病疾,因此不可滥用退烧药,避免出现病情被掩盖延误治疗的情况。

3.镇咳药

当儿童咽部和呼吸道出现炎症和感染时,咳嗽作为一种人体的保护性反射,需要通过咳嗽将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排出体外。滥用镇咳药会使大量病菌和痰液堆积于呼吸道内,加重或继发细菌感染,病情严重时还会引起儿童胸闷、呼吸困难,甚至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