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和护理质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和护理质量分析

黄宋霞

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脑梗死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服务对其产生的相关影响。方法:共纳入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中,每组30例,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ADL评分、NIHSS评分、FMA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改善脑梗死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脑梗死;循证护理;护理质量

脑梗死会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具有复杂的致病原因,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常规护理难以确实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需要更为全面优质的护理模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笔者对循证护理展开分析,通过对照研究,以了解该护理模式的可行性及具体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开展时间是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共纳入60例脑梗塞患者,均于上述时间段在本医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所有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17:13,平均年龄(64.6±7.1)岁;实验组男女患者比16:14,平均年龄(65.3±7.6)岁。临床资料经两组对比后表示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与脑梗塞诊断标准内容相符;②体征稳定,意识清晰;③知情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肾功能不全;②罹患恶性肿瘤疾病;③存在精神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皮肤护理、感染预防、环境改善、用药指导等措施。实验组展开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提出循证问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在了解脑梗死病因、治疗方案、风险因素等基础上,结合既往护理病案,分析护理要点并提出循证问题,包括患者功能康复方法、生活质量恢复措施等。(2)获取循证支持。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对上述问题进行检索,筛查论证相关文献,并选出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文献资料,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制定护理计划。(3)护理实施。①重视患者心理变化,主动与患者交流,根据其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疏导。②定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并进行肢体按摩,预防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③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状况及功能障碍程度,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包括认知语言训练、运动干预、生活能力训练等[2]。④结合患者营养状况及饮食喜好指导患者合理、清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1.3评价标准

①康复效果:应用NIHSS量表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范围为0-42分,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比;通过ADL量表测评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相关;应用FMA量表评估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总分100分,分值与肢体功能成正比。

②生活质量:由SF-36量表(百分制)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总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③护理满意度:应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划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很满意三个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对比数据均采取SPSS28.0检验。定量资料采取t检验,描述成()形式。计数资料采取检验,描述成

2.结果

2.1 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两组NIHSS评分对比后,提升实验组更低,ADL评分、FMA评分及生活质量在两组间对比后,提升实验组更高,P<0.05,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对比 (

组别

NIHSS

ADL

FMA

生活质量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30)

21.26±3.29

12.89±3.86

40.51±4.57

65.53±4.62

45.54±6.05

63.79±5.07

61.96±4.87

70.52±4.96

实验组(n=30)

21.35±3.33

10.54±3.25

40.23±4.66

71.27±4.48

45.28±6.17

70.34±5.29

61.89±4.79

78.11±4.17

t

0.105

2.550

0.234

4.885

0.164

4.896

0.056

6.415

P

0.916

0.013

0.815

0.000

0.869

0.000

0.955

0.000

2.2护理满意度

两组互相对比后,提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结果

组别

不满意

基本满意

很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30)

8(26.67)

13(43.33)

9(30.00)

22(73.33)

实验组(n=30)

1(3.33)

9(30.00)

20(66.67)

29(96.67)

X2

/

6.405

P

0.011

3.讨论

脑梗死会引起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容易出现肢体、语言、记忆等多种功能障碍情况,不利于患者预后转归。通过有效的护理对患者这一情况进行改善,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3]。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中提出问题,通过可行的科学研究结果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同时用批判性思维评价临床实践应用效果,不断持续全面的改进护理质量[4-5]。通过循证护理的实施,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为科学规范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体验,使其护理满意度提高。结果显示,两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数据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为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轻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生活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美华.研究循证护理(EBN)应用在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抑郁评分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1,42(10):2524-2525.

[2]江益娟,连娴静.循证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1):138-141.

[3]于珊珊.循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9):180-182.

[4]白艳红,张莉莉.循证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2,20(04):110-113.

[5]何茜茜.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04):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