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胡陆

三信建设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5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技术应用要求较高,极易由于施工人员施工的疏忽形成裂缝,降低工程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将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危害出发,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建筑;裂缝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但其技术涉及内容较多,工艺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熟练掌握该技术,并保证各施工环节符合技术相关标准,充分了解大面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合理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工程项目最终质量。

  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危害

1.1原因

从广义上来说,体积超过1m3的混凝土即可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该技术多被应用于大型建筑施工中,但若无法把握大体积混凝土材质和应用要点,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不但会影响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还会降低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水泥和砂石因温度和水分的变化发生变形,如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水分含量降低引发裂缝,还有在混凝土的拆模阶段中,混凝土由于长期处于模型内部,表面水分流失严重,从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虽然不会对混凝土内部产生影响,但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纹,影响建筑项目的外观。除此之外,若温度过低,混凝土内部材料会发生收缩,增加混凝土内部结构压力,材料之间拉力增大,超过混凝土自身强度,从而出现裂缝,这样的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为建筑的后续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1.2危害

裂缝是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经常出现的问题,如何正确解决和避免裂缝出现也是各施工项目应用该技术时面临的重要问题。部分施工单位选择直接忽视裂缝的存在,并未及时修补处理裂缝,错误地认为只要在裂缝变严重之前完成工程项目的交付,就可以降低裂缝对工程造成的影响,若验收人员检验工程时粗心大意,将内部有裂缝的建筑投入使用,将导致危楼出现。这样的建筑物内部稳定性较低,同时腐蚀物质和蚂蚁等微小生物会通过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快速腐蚀混凝土建筑结构,导致建筑内部出现破损,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若裂缝逐渐增大,还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安全性降低。如果部分施工单位及时发现裂缝,需及时填补裂缝,否则会导致后续施工无法有效进行,如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痕后,强度降低,承压性能下降,无法继续向上搭建,影响建筑物高度,同时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其使用寿命,不利于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影响施工团队和建筑企业的诚信度[1]

  1.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点

2.1合理配比

合理配比是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前提,施工人员充分考虑材料性能和具体施工过程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按照顺序合理加入水泥、砂石等材料,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降低裂缝出现的可能性。除水泥砂石等材料配比外,还应加强对混凝土水泥配比的关注,严格控制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防止混凝土中的水泥和水配比不当,发生化合反应放出热量,在进行正式配比之前,施工人员可以取少量水和水泥进行试验确定最佳配比,同时施工人员还需加强对混凝土抗压性能和温度应力性能的测试,保证所有材料配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应用需求。在水泥凝结之后,施工人员不可忽视混凝土状态,应保持对混凝土的关注,保障混凝土中的水分留存,防止混凝土由于水分缺失出现收缩变形和裂缝,若施工季节处于盛夏或深冬,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膨胀剂,有效填补混凝土材料收缩产生的缝隙,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2.2保证质量

保证质量是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加强对材料供应商资质和信誉的考核,保证材料质量,综合材料性价比、供应速度和质量等因素,择优选择材料供应商。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安排专业人员对材料相关强度进行检测,保证所购材料质量满足施工建筑需求,如购进砂石时,需保证砂石含泥量在1%以下,且石子直径与输送管直径一致,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避免由于所购材料不当延误施工进度,还会增加材料购进成本。其次,加强对外加剂选择的重视,保证外加剂品质,施工人员需结合施工环境和混凝土施工要求适当添加防冻剂、膨胀剂等外加剂,但不可过多或过少使用,以此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最后,相关人员在项目招标时,需保证承办工程的建筑商的建筑资质和施工团队的专业性,定期派遣专人对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检验,在验收时需仔细检查建筑,若发现建筑存在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团队处理,降低建筑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保证建筑质量。

2.3优化方案

优化方案是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施工工人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采用逐层浇筑的方法,即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灌结束后,停留一段时间,保证第一层混凝土已经初步凝结,关注混凝土凝结状况,若发现裂缝及时填补,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确保浇筑效果和建筑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施工工人在开展振捣作业时,也应按照分层方式施工,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未初步凝结时实施振捣,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由于二次振捣工作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施工人员需充分判断混凝土状况,如果发现混凝土出现与钢筋分离的情况,应立即开展二次振捣工作,若未出现分离情况,则应可以选择省略二次振捣工作,降低施工成本

[2]

2.4完善养护

完善养护是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保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重视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若养护工作不到位也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甚至造成混凝土强度减弱、性能降低的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中,由于所浇筑混凝土重量大,浇筑时间较长,极易导致混凝土内部发生水化热反应,混凝土内外形成温差出现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应依据混凝土表面温度,通过洒水降温的方式缓解混凝土的水热反应,确保混凝土温度一致。若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施工,应在混凝土外层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因温度较低出现裂缝,同时还应注意混凝土的清洁,保证混凝土表面无杂质、粉尘等。

结论:综上所述,施工人员应熟练掌握合理配比、保证质量、优化方案、完善养护等要点,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正确运用,发挥该技术的积极作用,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宫宝军,华建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防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22,(08):41-45.

[2]常桐伟.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分析[J].四川水泥,2022,(0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