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怎样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怎样治疗

王瑶 

旺苍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广元  628200

在产妇生育过程中,子宫是承担很重要的角色,子宫周围的肌肉需要定期收缩,使产妇体内的子宫内膜脱落,从而完成排泄产物的工作。如果子宫收缩乏力,就会导致产后出血产生,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其症状表现为产后出血量过多、出血时间延长等。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1.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子宫肌肉收缩不足:子宫收缩是止血的关键步骤,如果子宫肌肉收缩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无法充分闭合,从而出现大量的产后出血。

胎盘、胎膜残留:如果胎盘、胎膜未能完全排出,会刺激子宫继续收缩,从而引起子宫肌肉疲劳,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长时间劳动:如果产程时间过长,会导致子宫肌肉疲劳,从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产程过程中使用镇痛药物:镇痛药物会使得子宫肌肉松弛,从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子宫肌肉的纤维化和疤痕形成,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会影响子宫肌肉的正常收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除了子宫收缩乏力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引起产后出血,包括:

子宫颈、阴道或会阴裂伤: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子宫颈、阴道或会阴部位出现撕裂或破裂,也可能引起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某些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抗凝药物的使用等,也可能引起产后出血。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是一种孕期并发症,会导致产妇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从而增加了产后出血的风险。

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指胎儿的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引起产妇急性休克和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这些因素可能会单独或者同时引起产后出血,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2.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方法

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胎盘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色较暗,子宫松弛,触诊时可感到宫腔内有血块。诊断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的正确测量和估计,常用的方法有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和休克指数法等。除了测量出血量外,还应注意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胎盘或胎膜残留、软产道裂伤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他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对于有多次人工流产、剖宫产、子宫肌瘤等病史的产妇,应警惕胎盘粘连或植入的可能,及时进行宫腔探查或超声检查。

3.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

加强宫缩、迅速止血:在止血的同时,要导尿、排空膀胱,因为膀胱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从而加重产后出血。

按摩或按压子宫:用一手放在腹部宫底处,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均匀而有节律地按摩宫底,可以刺激子宫收缩,排出宫腔内积血。也可以用一手握拳放在阴道前穹隆部,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同时进行按摩。

应用宫缩剂:如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可以引起全子宫协调有力的收缩。但要注意剂量和禁忌证,以及可能的副反应。

宫腔填塞术:当以上治疗无效时,为保留子宫或为减少术前失血,可以用纱条或水囊填塞宫腔,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填塞后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4~48小时后取出。

子宫压迫缝合术:如B-Lynch缝合术、Hayman缝合法、Cho缝合法等,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异常性产后出血,手法按摩和宫缩剂无效并有可能切除子宫的患者。先试用两手加压观察出血量是否减少以估计B-Lynch缝合成功止血的可能性,应用可吸收线缝合。

血管结扎术:如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下行支及髂内动脉,可以减少子宫的血流量,控制出血。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通过经皮从股动脉插管造影,显示髂内动脉后,注射一种能被吸收的栓塞剂,使髂内动脉栓塞从而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各种难治性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术:当各种保守性治疗方法无效时,为挽救产妇生命应及时选择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但这是最后的选择,会导致终止生育功能。

以上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院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案,并在止血的同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

  1.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康复与护理

康复与护理的目标是控制出血,恢复子宫收缩功能,预防感染和贫血,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康复与护理的措施包括:

康复训练:对于患有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增强身体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控制情绪等。产妇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身体锻炼,如散步、瑜伽、普拉提等,帮助身体恢复,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再次出血。

饮食调理:在产后出血后的恢复过程中,合理的饮食也很重要,建议产妇在饮食上以易消化、富含营养、易吸收的食品为主,如米粥、豆腐、鸡肉、鱼肉等,适当补充一些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理。

心理疏导:产后出血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家人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帮助她们舒缓紧张的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恢复的效率。

护理措施:在恢复期间,需要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如定时给予药物、观察产后出血情况、防止感染等。同时还应注意产妇的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