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论述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

张婷婷

确山县通达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驻马店市463200

摘要:现阶段,国家对于现代化农村发展十分关注,公路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便利了农村地区人们的日常出行。在公路工程项目中,沥青路面具有耐久性初期的养护期限缩短,且养护方便、防水性能高等优点。而随着沥青路面耐久性的逐渐进行和发展,路面受到不断的行车压力、天气条件和施工不足等各种因素的作用,沥青路面耐久性会产生网状裂缝、纵横向裂缝、局部沉陷、裂缝、坑沟等不良现象。这大大增加了交通风险,影响了驾驶安全性和舒适度,因此修理、维护沥青路面工程变得突显重要。

关键词: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施工技术

引言

农村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多种路面病害问题,降低农村公路的路用性能。为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提升路用性能,需做好沥青路面养护工作。

1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

1.1车辙

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主要是由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面发生了不可恢复的永久性变形。这种病害产生颠簸的不适感,会严重影响驾驶人员的行车体验而且也威胁着驾驶人员行车安全。通常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发生车辙病害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而且在下雨天的时候,如果路面排水不畅,那么车辆就很容易在这种路段发生漂移打滑的情况会导致车辆变向难以控制,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沥青路面车辙的行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初步的压密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沥青路面最容易产生变形的阶段,而且变形的速度十分快。其次就是压密的稳定时期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路面变形的问题。最后就是沥青路面的高温强度不足或抗永久性变形能力不强,而导致路面上出现车辙病害。车辙问题严重影响了行车体验,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1.2裂缝

裂缝是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表现形式为路面出现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裂缝,裂缝会导致路面平整度降低,车辆通过时会出现跳车等情况,从而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同时,裂缝会导致路面积水进入路基内部,对路基结构造成侵蚀,使路基填土含水量增加,提高填土的可压缩性,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甚至引发路面塌陷。裂缝问题较为常见,且处理难度较大,一般只能通过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1.3沉陷

公路工程对压实度有一定的要求,只有严格按照公路压实度要求规范开展碾压作业,才能保障公路路面的承载性能。在施工过程中碾压作业不达标,或压路机机型选择不合理、碾压方式不得当、碾压次数较少、碾压不均匀等,都会影响路面的压实度与稳定性,之后路面在长期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尤其是不均匀荷载条件下就可能发生沉陷。

2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技术

2.1就地热再生技术

(1)沥青路面养护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需使用专用设备加热沥青路面,软化后耙松,达到一定深度后加入规定量的混合料,其中有新沥青和再生剂,从而使材料就地再生利用,降低材料成本和运输费用,且不会影响公路交通。该施工技术路面损坏程度小,应用效果良好。

(2)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时,要求路面结构完好,有足够的强度和承载力,路面破损深度不超过60mm。该技术能有效解决坑槽、车辙等病害。如果纵向接缝、层间连接质量良好,可充分利用旧沥青混合料,以降低养护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维护作业时,使用的主要燃料是液化石油气,其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当再生路面达到使用年限时,还可再生利用,将成本控制在最低。

(3)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设备是预加热机,以软化旧路面材料,使施工温度达到理想效果;发挥热能辐射作用,当进入到磨耗层规定深度时,保证集料的完整性,不会将沥青燃焦,不会造成污染。这种操作方式是在全密封装置中燃烧,并不会出现明火,因此,非常安全。预加热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施工过程中可从多个角度考虑,如技术角度、经济角度等。施工中充分利用原有的沥青路面,旧材料含量超过95%,就地取材可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维护成本,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投入资金可减少50%~60%,且具有环保效应。

2.2薄层罩面技术

薄层罩面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运用同样也可以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在这样的养护技术下养护效果更佳,这也使得这项技术广受青睐。通过薄层罩面技术可以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和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有效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公路路面使用时间比较长,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延长使用寿命,在这些工作中,最主要的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薄层罩面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维护方法,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且其养护成本相对较低。薄层罩面技术对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很好,其所用材料为热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该材料对沥青路面进行维护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摊铺设备和施工工艺,这样才能保证薄层罩面技术有效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薄层罩面技术时,还要做好相关人员的管控,从而提高相关人员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促进薄层罩面技术更好地养护沥青路面。通过对薄层罩面技术在沥青路面修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薄层罩面厚度一般保持在1.5~2 cm,厚度在此区间时养护效果就会很理想。经过薄层罩面技术处理的沥青路面恢复通行后,其各方面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另外,因为薄层罩面技术本身就有很好的抗老化性和耐久性的优势,这也是该沥青路面养护新方法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薄层罩面技术符合了沥青路面的养护需求,使用该技术后沥青路面就会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层,能够很好地避免沥青路面直接与车辆接触。

2.3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就是指根据规定比例,充分混合沥青、骨料、外加剂等,然后将混合料均匀铺设在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上的一种养护技术。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可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性,获取更好的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效果,可解决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松散、裂缝等病害问题,提高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防滑能力与平整度。在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①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度控制在5mm左右,可提高路面养护质量,保护周边环境,降低养护施工成本,避免施工材料浪费;②为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宜在常温环境条件下进行封层施工。

2.4碎石封层技术

碎石封层技术是按照规定配比添加HAP喷洒液、矿粉和石屑,形成一个封层,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还能够发挥抗滑作用。在路面预防性养护中应用该技术,可有效封闭细微裂缝,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路面裂缝较大、有严重的车辙,或者已经有鼓包问题,则不宜采用这种技术。

2.5稀浆封层工艺技术

稀浆封层工艺技术基本原理是将已乳化沥青、按照级配的骨料、水泥、填充物和化学添加剂等按相应的设计比例拌和成稀浆混合料,然后平整地混合料摊开于待处理的路基上,再通过裹复、破乳、析液、蒸发和凝固等步骤,与原有路基表层牢固地融合在一块,产生了密实、坚固、耐磨性和路基表面封层,从而能够使损坏、老化、开裂、光滑、松动等路基表层损坏处很快地得以修复,从而具有防水、防滑、平整、耐磨性和提高路基功能的封层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裂缝、车辙、沉陷等病害问题,降低驾驶人的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缩短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故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并采取有效养护措施解决,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其通车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蒋龙.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运输经理世界,2022(18):135-138.

[2]赵子频.论述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科技与创新,2022(7):52-54,58.

[3]李洪山.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2(Z1):121-122.

[4]李晓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1(3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