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初产妇剖宫产后术后泌乳的影响

/ 2

耳穴贴压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初产妇剖宫产后术后泌乳的影响

董桂灵1,杨桂清2

  1. 德宏州中医医院产科  云南  德宏州  678400
  2. 德宏州中医医院麻醉科  云南 德宏州 678400

摘要目的:分析耳穴贴压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初产妇剖宫产后术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采用交叉双盲法将2022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剖宫产初产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其中常规组(n=200)应用常规干预,干预组(n=200)应用耳穴贴压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泌乳情况、纯母乳喂养率、乳房胀痛率。结果: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奶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泌乳量更高,纯母乳喂养率更高,乳房胀痛率更低(P<0.05)。结论:剖宫产初产妇患者应用耳穴贴压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可促进术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防止乳房胀痛,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穴贴压;乳房穴位按摩;剖宫产;初产妇;术后泌乳

剖宫产手术属于有创性术式,会导致产妇出现应激,且初产妇缺乏认知,对于个人身份改变、创伤疼痛都难以适应,可能会影响产后乳汁分泌,导致泌乳量下降,而泌乳量不足,会影响新生儿发育,也容易加重产妇负性情绪。中医认为,产妇母乳不足是由于气血不畅导致的,而剖宫产会损伤经脉,经络不通则气血不足、乳汁减少,因为帮助产妇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可以改善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情况[1]。耳穴贴压和穴位按摩都是中医传统外治方法,耳穴贴压是通过穴位外贴刺激耳穴,通过经络传导信号至脏腑,促进气血运行;穴位按摩则是刺激特定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调整机能,舒经活络[2]。本研究实际以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初产妇为例开展实验,旨在明确耳穴贴压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术后泌乳的影响,有汇报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采用交叉双盲法将2022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剖宫产初产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其中常规组104例,年龄22~34岁,平均(27.93±2.88)岁;孕周36~42周,平均(39.31±1.75)周。干预组104例,年龄22~37岁,平均(27.42±2.60)岁;孕周36~41周,平均(39.05±2.17)周,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干预,护理人员予以产妇心理安抚,让母婴尽早接触,辅助婴儿进行吸吮。

干预组应用耳穴贴压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具体方法:(1)耳穴贴压:选择神门、交感、内分泌、肝、脾、胃、乳腺、子宫等耳穴,使用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相应穴位上,按压至产妇有酸胀感、耳廓微发热为宜,随后指导产妇自行按压,1~2min/次,3~5次/d。(2)乳房穴位按摩:护理人员清洁双手,使用热毛巾热敷产妇乳房,3~5min进行按摩,选择乳中、中府、气海、膻中、乳根等穴,以按揉方法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min,至产妇有酸胀感停止,随后用手掌按左乳顺时针、右乳逆时针方向按揉25次。

1.3研究指标

(1)统计两组泌乳情况,包括泌乳始动时间、奶涨时间、泌乳量,其中泌乳量=哺乳前乳房体积-哺乳后乳房体积+哺乳后手挤乳汁量。(2)统计两组纯母乳喂养率、乳房胀痛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泌乳始动时间、奶涨时间、泌乳量)以“%”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纯母乳喂养率、乳房胀痛率)以“”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泌乳情况对比

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奶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泌乳量更高(P<0.05),见表1:

1两组泌乳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泌乳始动时间(h)

奶涨时间(h)

泌乳量(ml)

干预组

104

21.53±3.95

52.89±4.18

76.82±4.66

常规组

104

25.70±4.22

70.03±6.62

61.20±5.04

t

-

7.357

22.326

23.206

P

-

0.000

0.000

0.000

2.2两组纯母乳喂养率、乳房胀痛率对比

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且乳房胀痛率更低(P<0.05),见表2:

2两组纯母乳喂养率、乳房胀痛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纯母乳喂养率

乳房胀痛率

干预组

104

91(87.50%)

9(8.65%)

常规组

104

76(73.08%)

26(25.00%)

x2

-

6.835

9.928

P

-

0.009

0.002

3 讨论

初产妇在剖宫产后,由于限制饮食、负性情绪、创伤应激、身份改变等因素影响,会导致乳汁分泌异常,临床多配合护理干预以帮助产妇改善泌乳情况。得益于近年中医理念的逐步完善与技术的发展,中医护理技术在妇产科得到良好应用,也可用于产妇泌乳改善。中医认为,乳汁由气血生化,脾胃强健则乳汁充盈,初产妇经过剖宫产后身体亏虚,气血运行不畅则经络不通,乳汁化生不足[3]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奶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泌乳量更高,纯母乳喂养率更高,乳房胀痛率更低(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耳穴贴压选择神门、交感、肝、脾等穴,其对应人体交感神经系统,耳穴贴压可减轻内脏平滑肌痉挛,对于气血同行有辅助作用。配合乳腺穴位按摩,可疏通乳腺管,增加乳房血循,加速乳汁分泌。且胃肠功能紊乱会影响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耳穴压豆选择胃穴按压,可刺激腹部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加速产后胃肠功能恢复。另外乳房穴位按摩可以促进乳房局部血液流动,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加速乳汁分泌,同时还能刺激催乳素的释放,缓解乳房胀痛。从中医角度来看,穴位按摩可以调节气机,化郁散结,进而促进术后泌乳,对于产妇负性情绪也有疏导作用

[4]

综上所述,剖宫产初产妇患者应用耳穴压豆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可促进术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防止乳房胀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戴颖珏,杨丽梅. 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 新中医,2021,53(4):202-205.

[2]龚燕华. 耳穴埋豆结合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乳房胀痛及泌乳效果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37(3):119-122.

[3]江红梅,周驰,袁梦芹,等.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2):113-115.

[4]刘秀芳,梁慧娟,巫月红.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在剖宫产术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7):1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