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王文学

140302196601100558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互联网宽带已经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在“智慧江门”、“无线城市”的助力下,城市信息化也逐渐渗透到政务应用、农业应用以及安保等各个领域,造福和惠及了成千上万的侨乡居民,这恰与“上善若水”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与我们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多媒体 医疗 国防 物联网

1.多媒体,改变我们生活的天使

现如今人类的生活愈发的丰富多彩,宅在家里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了解我们感兴趣的事,而走在外面,巨大的广告荧幕,广告牌也为我们提供者各种信息,这些都有、可以归为一个词——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发展是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有了电子信息技术来发展多媒体,即使足不出户,我们也不再是信息闭塞的,由此可见,电子信息技术是改变我们生活的天使。多媒体,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单媒体而言的。

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角度,我们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原始信息归结为三种最基本的媒体:声,图,文。传统的计算机只能处理单媒体“文”,即文字,数字,至多加上图形,给人呆板和枯燥的感觉。它不能处理音频,视频信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两类信息数字化以后,所占空间太大,现有硬件难以支撑。如:一张普通3寸高密软盘可存两册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的文字,若用来存图像,仅普通计算机屏幕那么大的一张就满了。多媒体技术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使电脑成为能同时处理三种媒体的集成信息系统。电视能传播声,图,文集成信息,但它不是多媒体系统。通过电视,人们只能悲痛的接受信息,不能处理这些信息。电脑则不同,人们可通过编程让它完成指定的工作,即实现人机对话,具有交互性。多媒体兼二者之长,集成和互交是其精髓。电脑技术与电视技术融合而成的多媒体技术在与通信技术结合后,一旦普及并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联网,呢么,传统电脑将一改刻板的“盲聋哑”形象,变成一位既善解人意又美丽动人的“天使”。

2.电子技术与医疗保健

电脑病历管理。昔日患者的病历的介质是纸张,尤其是长期病患者,其病历都是很厚一大摞,看病时医生翻阅,也很不方便,费时费力,同时保管起来也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那一撂撂的病历占据了一个很大的“病历库”,患者挂完号之后,病历库的管理人员,还得一一

按号索取。如果病患者,需要转院治疗时,还得把病历借给新转到的那个医院。

如今的病历已经不用纸了,而是一种新型的病历——“电子病历”,病历上所记载的全部内容,包括X光照片、心电图以及各种化验单据等,一揽子都存储在专门的“病历数据库”中,那原先庞大的“病历库”,也只好改作他用了。当患者到医院看病时,医生只要轻轻摁一下电脑按键,或点一下鼠标,就可以把“病历数据库”里该病患者的病历调出来,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可以前后自动翻页。当病患者需要转院治疗,新的医院医生根据转院单,也可以从原医院的“病历数据库”中,把该患者的病历借来使用。当然,“病历数据库”为了安全起见,由电脑进行管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调用”病历的。上面讲到的转院治疗的“转院单”,实际上还起到允许调用该病患者病历的“通行证”的作用。

电脑诊断。有的还称其为“电脑医生”。这是医疗领域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患者到医院看病时,首先,向值班人员叙述症状,随即值班人员把这些症状,输入到电脑中去,“电脑医生”根据症状,立即从显示屏上显示出要化验或检查的项目,同时,从打印机上打印出化验单、检查单(如血、尿、便的化验,X光胸透,CT、B超、核磁共振等检查)。化验、检查结束后,化验及检查结果,由化验室及有关检查部门的电脑,直接传递到电脑医生那里,“电脑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化验及检查的结果,又结合病历,最后做出“诊断”,诊断为什么病,开出了医疗“处方”,如果需要休息时,它还可以开出“病假条”,这些诊断书、处方、病假条都由打印机打印出来。

电脑管理病床。病床是病患者住院治疗必备的设施之一。采用电脑管理病床,使其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病床按病区分区管理,它记录着患者姓名、何种病症、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空床情况等信息,同时向住院部电脑计费系统,提供患者占用床位的有关信息,以便其计费时应用。另外,还能实时显示全院病床的利用情况。

电脑药库管理。采用电脑管理药品库以后,可全面反映药品库存情况及药品流动信息;可打印全部药品清单、指定部分的药品清单、三个月内将要失效的药品清单以及急需购进的药品清单;编制采购药品辅助计划表;提供进库数和出库数账单、发往下属药房的药品账单等。电脑药物咨询。可为医生提供以下咨询服务:①药物相互作用分析,每张处方最多可达15种药;②药名翻译,可任意输入中、英、拉丁文及代码中的一种,便可得到其它几种文字的药名,包括别名;③查询药物用途、规格、常用量、极限量及注意事项;④查询药物学的有关数据;⑤查询抗菌首选及次选药物和使用这些药物的指导性说明;⑥查询在某些疾病、生理状态下慎用和禁用的药物;⑦查询能够引起尿颜色改变的药物,查询使用麻醉、神经、毒性药物的有关规定等。查询时可任意选中、英、拉丁文或代码,可查询到4万种以上药品的各类信息,查询结果只需1分钟,显示或打印均可。

3.国防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国防成了一项重要课题,我们越来越重视国防,各种先进武器都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各类枪支,坦克,战斗机,航母,不得不提的就是雷达了,雷达充分运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战斗时期需要的信息,雷达是20世纪人类在电子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雷达的出现为人类在许多领域引入了现代科技的手段。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雷达的组成部分有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显示器等。由于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高度等。最初雷达主要用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海岸线上建起了雷达防御网络。

这些早期的雷达使英国人能够不断地成功抗击德军破坏性的空中和海底袭击。雷达被人们称为千里眼。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雷达技术的进步,使交战双方在相距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人还互相看不到,就已拉开了空战序幕,这就是现代空战利用雷达的一个特点――超视距空战。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改进,如今雷达被广泛用于民航管制、地形测量、气象、航海等众多领域。面对日益拥挤的天空,拥有精密的雷达监测系统至关重要。使用雷达设备可不受天气的影响,不分昼夜进行监测。民航管制员通过雷达直接获取飞机的位置、高度、航行轨迹等信息,及时调节飞行方位和高度。在雷达的使用科学原理中,雷达与目标之间有相地运动,回波信号的频率有多普勒频移,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可以求得其相对速度。这也是交通警在公路上测量汽车速度的测速雷达工作的原理。

我国在雷达技术方面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就。探地雷达就是我国研制的,它可适用于不同深度的地下探测。目前,探地雷达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防、城市建设、水利、考古等领域。中科院电子所研制成功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模拟样机,并对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涝灾害进行了监测,获取了受灾地区的图像,为抗洪救灾提供了准确的灾情数据。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技术将在21世纪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互联网与物联网

互联网与物联网在接入方式上是不相同的。互联网用户通过端系统的计算机或手机、PDA访问互联网资源,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阅读新闻;写博客或读博客;通过网络电话通信;在网上买卖股票,定机票、酒店。而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结点需要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结点接入互联网;RFID芯片通过读写器与控制主机连接,再通过控制结点的主机接入互联网。因此,由于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应用系统不同,所以接入方式也不同。物联网应用系统将根据需要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应用系统接入互联网。物联网认为,物联网(IOT)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其关键要素包括由感知、网络和应用层组成的网络架构,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在内的物联网产业,资源体系,隐私和安全以及促进和规范物联网发展的法律、政策和国际治理体系。**从物联网内涵与架构体系、国内外物联网应用现状及趋势、物联网的产业体系和发展现状、我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全球物联网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在产业链布局和应用上处于领先位置,我国物联网应用处于初创待发阶段,未来物联网应用将向规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子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孔学东

[2]《雷达系统导论》:(美)斯科尼克

[3]《电子让人们梦想成真:现代电子技术》张孝澄

[4]《信息与电脑——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万斌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院药品库的电脑管理》齐明 《探地雷达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