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手术室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苟琴 ,熊春梅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市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采取玻璃体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的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40例。两组分别通过手术室常规护理及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餐前及餐后2h血糖指标在护理前对比,p>0.05;两项指标护理后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采取手术室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满意度;DR;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的典型并发症,常见症状的视力降低、水肿、出血、眼前黑影飘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高血糖进展后,也会破坏患者的视网膜结构,出现微血管瘤,最终出现视网膜缺氧及缺血等症状,出现增殖性改变[1]。若患者治疗不及时,易发生玻璃体积血或者青光眼。玻璃体切除术具有创伤性及风险性,但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作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安抚患者情绪,配合医生操作,为患者提供术后指导,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本研究将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接诊的DR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展开对照研究,80例患者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40例。其中,男性共计56例、女性共计34例,年龄在47-76岁,平均年龄(62.54±3.5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手术室常规护理程序干预,护理人员在术前进入手术室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不要过于担忧,并讲解术前准备的事项。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会影响到手术进展的情况下,以小毯子遮盖,术后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提供术后饮食指导等工作。

观察组:制定手术室综合护理方案,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完善,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①术前: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说明DR手术的意义及手术耗费的时间、麻醉方式,讲解DR发生的基本原因及未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强化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知识的认知,并安抚患者情绪,列举3个成功治疗的案例,使患者认识到手术的安全性,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尊重患者意愿,理解患者的心态变化,实施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在术前,准备手术设备,观察设备性能是否正常,逐个对设备及器械进行检查后,将手术设备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准备好懒惰器械、可吸收线、人工晶体、激光纤维等。②术中: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面带微笑接待患者,给予患者舒适感,并指导患者体位摆放的方法,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护理人员严格开展体征管理工作,手术是局部麻醉,患者意识清醒,护理人员要消除患者的紧张感,观察呼吸及血压、血糖等变化,若患者出现疼痛反应要及时处理。术中,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师及医生工作,协同促进手术进展,并做好全程无菌化管理,在手术时会使用较多的仪器设备,护理人员配合医生调整设备,包括显微镜灯光、连接灌注液、插管交换管等,向玻璃体中注射硅油、懒惰气体时,根据医生嘱咐适当调整交换压力。对术中需求的药物进行核对,并做好手术记录。③术后:等待手术完成后,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知患者,并指导术后体位摆放的方法,让患者在术后禁止触摸到眼部,注意眼部卫生管理,若患者出现眼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及时进入医院。术中向患者眼部灌注硅油、懒惰气体的患者,为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避免气体及硅油引发视网膜破裂,使用的手术器械要严格清洗,做好消毒工作,并注意使用设备关闭及归位,最后书写使用记录[2]

1.3观察指标

①术后1个月调查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指标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②血糖水平:在护理前及术后30d分别调查,主要调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标准差通过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概率%表示,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17(42.50)

21(52.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4(35.00)

18(45.00)

8(20.00)

32(80.00)

4.254

P

0.034

2.2组间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对比

餐前及餐后2h血糖指标在护理前对比,p>0.05;两项指标护理后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组间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对比(,mmol/L)

分组

餐前血糖

餐后2h血糖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40)

8.41±1.25

6.11±0.55

11.25±1.25

9.24±1.21

对照组(n=40)

8.35±1.87

7.54±0.27

11.48±1.35

11.35±1.25

t

0.058

3.541

0.254

4.215

p

0.648

0.001

0.854

0.001

3.讨论

糖尿病作为多种因素共同反应下的代谢性病变,其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随着血糖水平不稳定,对全身功能产生影响,部分患者诱发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典型并发症,临床并未明确疾病的治疗方法,但患者要长期服药稳定血糖,抑制病情进展。针对严重的DR患者,往往要采取手术治疗,此类患者出现视力降低及玻璃体充血症状。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方式及术中管理工作,在术前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促使患者干预面对疾病。术中则是配合医生,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3]。术后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使患者掌握术后康复的注意要点,让患者居家后有效预防血糖增高,自结果上看,观察组采取的手术室综合管理模式效果显著,患者的术后血糖降低,对护理工作也较为满意。

参考文献

[1]曾文颖,周娟,陈惠玲. 手术室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4):136-139.

[2]黄丽清. 手术室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的干预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21,24(09):119-122.

[3]沈轶,单雪燕.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去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