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思维 践行“内核”式双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聚焦学科思维 践行“内核”式双减

刘璐

西安湖滨中学 710100

[摘要] 在双减背景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活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探索“271”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分为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课内探究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基本环节来完成,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教法与学法的探究已成为教育科研的重要议题,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被视为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

[关键词]

初中数学;“271”课堂教学模式;思维能力;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校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结合新课程的改革以及“271”教学模式构建思维发展型课堂。那么何为思维发展型课堂呢?“思维发展型课堂”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充分突出学生思维过程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我校摸索出了一套基本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在预习中渗透数学思维

在思维型教学中,重点不在于一堂课能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希望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给学生启发。所以思维型课堂并不是直接给予认知及解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答案,因此,老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数学组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特色的且具有科学性流程的导学案,框架主要有学习目标、预习目标、分析质疑、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总结反思六大模块构成,为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维持学生的思维动力,旨在让预习先行,每天要求学生不仅要巩固当日所学的新知,更要提前预习次日的新课,通过充分的课前预习,明确本节课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明确个性化的重难点,给出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时间,在思考的活动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接着我们老师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以学定教。对于预习内容的落实,采用小组模式,以教师带头检查大课代落实情况,大课代检查下辖3个组的组科代情况,组科代再检查其组内4名成员的落实情况,层层递进,严格要求。并且对于优秀的小组成员,结合阳光评价体系,通过发放相应阳光卡表示奖励。在此方法的落实引导之下,可以使学生通过预习,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思维品质。

二、在课堂中贯穿思维培养

为了将思维发展贯穿落实于整个课堂中,我们实施了以下几点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有思考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而兴趣又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最活跃因素。因此在创设情景过程中,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情景上,相应的增加了数学史的引入和问题的设置,要求学生提前思考准备,通过查找有意思的数学家、数学史、数学故事,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依次给全班分享,在分享者的选择中,可以更倾向于促优生,使得促优生在课堂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成就感、价值感和归属感。通过这个方式,最终实现激发兴趣,活跃思维的目的。

2、组内讨论,合作探究

思维型教学要以学生的视野及角度,结合老师的深度理解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评价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与文本对话,继而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并最终记录下来;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围绕课前预习的主要问题,把有疑惑的知识点作为课堂重点,并在课堂上集体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互帮互助、组内合作、全班讨论、勇于质疑的学习方式,分析和解决组内的问题,再通过师生对话来拓展和升华问题。最终达到问题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智慧的共享、价值的共识,为了使得合作学习更加高效,必须要求一名组员作为组内记录员,将总结的要点记录在草稿本上,讨论结束后,组内成员独立完成书写过程。

3、利用生活实践,构建特色趣题

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学习,而在于应用。因此,在知识的应用阶段,我们将其主要分为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和拓展提升迁移能力两部分,在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部分中,通过导学案中经典例题和随堂检测,可以使大部分学生掌握并落实基础知识。而在拓展提升迁移能力部分中,为了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充分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我们在备课时,主要注重以下三点:

第一,注重利用身边的生活案例,将其情景渗透在数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高高在上、晦涩难懂,反而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课时,为实现方程思想和勾股定理的有机融合,我们根据荔枝湾小区的树被风刮倒这一现象,从而产生灵感,编写出如下特色题目,使学生正确理解勾股定理的现实意义;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将合作探究问题中的题目背景改为我校学生远足活动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身边的生活小事,让学生感悟数学中的大道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的目的。

第二,结合铁一文化和湖滨特色,为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抒发爱国、爱党、爱铁一、爱湖滨、爱学习的炽热的情感。因此在练习题的命题的过程中,我们将铁一的校训“责任、荣誉”融入其中,如在《角平分线》这一课的应用提升中,我们命制了“活动室在何处?”这样的题目,把角的两边分别命名为责任路、荣誉路,以此考察相关知识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培养学生思维技能提供前提。

第三,紧密联系中考,利用中考题和中考改编题,让学生开阔视野、逻辑缜密、思维发散。如我们改编的中考题,对比如下,左图是陕西省2018年中考数学第25题第三问,将左图中弧BC改为线段BC,求此时的最小值。让学生提前感知中考母题的难度,树立自信心。希望经过这样的思维型课堂的熏陶,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业成绩、学习策略、学习动机等等,以及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在思维发展型课堂中,通过互动交流,能够听到有创意的想法,阵阵的掌声,欢快的笑声和严谨的辩论声。最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课堂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