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改进措施

康占汇

130121198102193214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俨然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之路上的首要建设项目之一,怎样更合理和全面地满足社会对市政工程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切实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现阶段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进步十分显著,在具体问题中应结合工程的具体状况,定向把控和升级相应的给排水管线设计,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社会价值。因此,文章就市政给排水管线基本设计的优化策略展开相关探讨。首先探讨了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意义,然后 从流速与管道连接设计、排涝防洪管线设计、污水处理管线设计、雨水利用管线设计四个方面分析了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要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给排水管线施工制度、进行科学精细的施工测量设计、做好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科学规范管线预制和安装工作方面提出设计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线设计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保证水资源进行良性循环的基础,在保护城市居住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市政给排水设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何对排水管线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已经成了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1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意义

在进行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时,首先要参考城市总体规划、市政给排水专项设计等实际条件,从现实出发,这就意味着在设计前就需要相关人员采用实地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用水量、企业用水、城市规划等状况,并且对其未来发展作出一定判断,这样才能最终确定一个优良的方案。系统性是市政给排水管线的主要特点,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科学手段和理念,就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思考,才能设计出不浪费水资源并且更加先进高效的市政给排水系统。

2市政排水管线的设计重点

2.1排涝防洪的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排涝防洪是施工的重点。

在进行排涝防洪设计时,外洪和内洪是需要重点注意的两个方面,对于内洪要以排蓄为主,对于外洪要以防控为主。比如:修建水库、防洪堤等。对于城市来说,在规划重现期,不可以有“涝”的概念,只应该有如何将雨水及时滞蓄或排除的问题。所以,防洪排涝工程可以形象的称之为城市排内洪规划和城市防外洪规划,可以有效的对人们的排涝防洪认识进行提高,保证人民财产的安全。排洪的基本措施。在进行排洪时,主要有雨水泵加滞洪区方案和地面全抬高方案。对于山区来说,虽然内洪产生的比较快,但是退的也比较快,适宜使用全抬高的方案,而不宜设置水泵站。此外,可以在局部位置设置抽排设施。排水标准和排洪标准的衔接。城市排水主要是为了对小汇流面积上出现短时间暴雨的排水问题进行解决,一般将控制暴雨的时段设置为5min一120min,利用年超大值法对暴雨样本进行选择。

2.2流速设计和管道连接设计

在布置街道污水管道干管时,是在未完全确定住宅小区规划前进行布置的,此时,排水点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在设计时,每问隔一定的距离会将连接管接出,从而使碰水支管和干管更好的衔接起来,连接管之间的距离要按照实际的使用要求进行确定,要防止连接管和其他管线有冲突的情况出现,使用局部断面增大、调节跌水井的方式进行排水管线的设计,在保证过水断面不会减少,不会对排水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可以使用倒吸虹管。在设计充满度下,要将污水管道的最小流速控制在0.6m/s,如果起点污水管段的流洞速度无法达到规定要求时,街道下污水管道应设计的最小坡度为0.003,污水管道的直径最低为300mm,在管道坡度无法达到以上要求时,可以适当降低,但是要进行必要的防淤的停水,因此,城市居民用户水表一户一表改造是必要的。通过技术和经济费用的分析,城市居民用户水表一户一表改造也是可行的,在实施了城市居民用户水表一户一表改造的小区、城镇,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阶梯水价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2.3设计处理污水的方法

在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时,可以使用分散和集中相互结合的方式。一直以来,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主要使用集中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这主要是因为污水厂的运营成本比较低,污水处理效率高,可以保证水质的处理质量。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种缺点越来越明显.

3 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的优化措施

3.1 建立健全给排水管线施工制度

在市政工程根据方案施工时,要想有效地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给排水管线工程制定完善的施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给排水管线时,不同的设计通常应用于不同的工程之中,所以问题也往往不同,这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对应的应对措施。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更加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让管理系统更加规范。此外,保障相关人员的安全也是一个重点,建立相关的安全制度,让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施工,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施工高效及高质量。

3.2 进行科学精细的施工测量设计

为了达到更加精细测量的目的,在对市政给排水管线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测量。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加便利地采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管理,也有效地推进了施工测量的进度。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让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地接收相关的地理 数据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

3.3 做好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在对市政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设计多种方案并选择其中最合理的方案。设计时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从实际出发,得到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支持。为了使设计更加贴合实际,设计人员在对数 据进行采集时,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只有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一套合理的给排水方案。对于规划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做到未雨绸缪,制订相关的应对措施。相关的设计规划要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对相关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够迎合未来发展的趋势。

3.4 科学规范管线预制、安装工作

落实优化目标后,下一步的预制和安装管线工作才能得到保障。为了让预制和安装管线相关工作在规范前提下高效完成,让设计水平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方面,要求在预制管线时重视工艺要求,尤其是切割方面,要根据管线各方面不同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工程材料,这要求对相关的材料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析后,结合工程实际施工状况判断其是否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另一方面,管线安装对于整个给排水管线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获得更好的管线安装效果,在设计给排水管线时要根据实践进行优化,挖沟、防线等方面更是重中之重。验收也是给排水管线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给排水管线工程竣工之后,相关人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验收,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最终质量。

结语

在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的过程中,排水工程是一个主要施工内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并不科学,布置给水系统管网时缺乏合理性,或者设计时没有考虑具体的地质环境情况,导致施工后有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存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所有可能出现的不良问题进行预测。如此才可以充分将市政排水管线的作用发挥出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邬疆.市政给水排水穿河管线设计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 171-172.

[2] 宋蕾,李长伟.市政给水排水穿河管线设计要点[J].市政技术,2015,33 (3):111-114.

[3] 葛俊男.综合管廊雨污水管线入廊设计优化研究 [D]. 北京 : 北京建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