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王逸凡

110108198607140076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为了有效控制这些风险并提高项目成功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一套符合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型,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应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水平,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然而,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设计变更、质量问题、合同纠纷等。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对项目的顺利进展和成功交付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符合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型,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应用进行验证和总结。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参考。

一、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1.1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1)风险概念:风险是指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某个事件或行动所面临的可能损失或不确定性的情况。

(2)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来源: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存在着多种风险来源,包括设计变更、合同管理、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3)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方法: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环节。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控制,有效减少项目风险并提高项目成功率。

1.2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研究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模型,如FMEA法、AHP法等。

(2)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分类: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模型和定量分析模型两种类型。其中,定性分析模型主要通过专家经验和判断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而定量分析模型则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模型分析等手段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控制。

二、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的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设计和数据采集是该研究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研究目标的明确:在研究开始前,需要明确本研究的目标和研究重点,以便于确定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2)研究方法的选择:基于研究目标,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3)数据来源的确定:确定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研究的数据来源,包括项目管理人员、专家咨询、历史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

(4)数据采集工具的设计: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工具。例如,对项目管理人员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专家咨询可采取访谈或焦点小组的方式,对历史数据分析可采取数据库检索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式。

(5)数据质量的保证:为了保证采集到的数据质量,需要对数据采集工具和方法进行严格的设计和测试,并通过预测检验、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2.2参与者和样本选择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的参与者和样本选择是研究中关键的一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者的确定: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确定参与研究的各类人员和机构,例如项目管理人员、专家咨询、业主代表等。

(2)样本的选择:根据研究范围和样本数量要求,从已确定的参与者中抽取合适的样本进行研究。样本的选择应尽可能覆盖不同类型的风险和不同地区的工程项目,以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3)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对象选择: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时,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调查或访谈。

2.3数据分析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是研究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的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过滤和筛选,去除无用或冗余信息,保留有助于研究的有效信息。

(2)数据可视化分析:采用图表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以便于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3)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例如频数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从而得出结论并提高数据的解释性和可信度。

三、风险管理模型应用研究

3.1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研究,包括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应用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以及结果分析和总结。

(1)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交流,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具体步骤如下:确定调研目标和研究范围;

选定调研对象和参与者,并向其发放问卷或进行访谈;收集案例项目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资料,如质量检测报告、变更申请单、合同文件等。对所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编制成数据库。

(2)应用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基于前期数据采集和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符合该案例项目特点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案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主要工作如下:对案例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分类,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后果等参数;对各个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控制方案的设计;利用模型对风险进行监控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结果分析和总结:根据实地调研和模型应用的结果,本研究对该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模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具体如下:通过应用模型,实现了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的全面管控,有效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和管理水平;在实践中发现,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来源非常广泛,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识别和分类;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项目特点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风险管理模型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项目,包括建筑工程、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

(1)风险识别:在这个阶段,研究人员需要确定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风险清单。这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文献资料,以及与项目相关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2)风险评估:在这个阶段,研究人员需要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并确定每个风险的潜在影响和优先级。评估方法包括统计分析、专家判断、风险模拟等。

(3)风险应对:在这个阶段,研究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减轻或消除风险的影响。这可能需要进行方案设计、资源配置和协调等工作。

(4)风险监测和控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不断跟踪和监测风险的进展,并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或消除风险。这包括风险评估的更新、应对措施的优化和调整等工作。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帮助建筑项目团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通过应用该模型,建筑项目团队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跟踪和更新。因此,项目团队应密切关注项目进展和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风险管理计划。

参考文献

[1]朱俊华.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及其应用[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8(9): 12-15.

[2]赵宇杰.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讨[J]. 施工技术, 2019(4): 131-133.

[3]童靖, 陈晓军.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模型研究与应用[J]. 建筑经济, 2020(3):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