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8
/ 3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技术探讨

陈旭池

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职责就是给人们提供安全且舒适的出行环境。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部分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技术不合理或者施工工艺不规范,则无法保障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为了减少市政道路工程路面裂缝等质量问题发生,延长工程使用期限,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建设中,从结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要求,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优化创新,从而保障施工效果。本文就从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技术

一、引言

经济发展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促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改革创新。当前,各种现代化施工技术和设备出现,让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水平明显提高,更好保障施工效果,延长道路工程使用期限。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当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广泛采用的材料为沥青,沥青材料在使用中展现出良好的现实性特点。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机理缺少完善性,使得一些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投放使用几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破坏问题,无法满足设计使用期限要求。所以,加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改革创新,可以保障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延长路面使用期限。

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基本概述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因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比较稳定,展现出较强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来说,在温度稳定性方面具体展现在:如果外界温度发生明显改变,沥青混凝土面层强度和刚性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改变;水稳定性则是水对路面侵蚀影响相对较小,在早期阶段可以有效控制;抗裂性则表示沥青混凝土面层不会出现明显的裂缝问题,或者即便出现裂缝,在早期可以提前预防与控制。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材料膨胀力、外部荷载因素影响,与材料自身产生的抗拉强度相互作用,从而导致面层出现裂缝问题[1]。通过从材料质量控制角度入手,能够降低裂缝问题发生率。沥青混凝土面层在严格施工标准作用下,其耐久性明显提高,如果在工程投放使用以后,其路面承载的荷载量远远大于设计要求,可能会造成道路工程耐久性下降。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干预和防控工作,延长沥青混凝土面层使用期限。沥青混凝土面层示意图见图1:

 

图1 沥青混凝土面层图

三、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要求

(一)摊铺施工

    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摊铺施工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通过对沥青混合料充分搅拌,对搅拌均匀的混合料摊铺处理。相关人员应结合摊铺施工要求,提前做好设备调配工作,满足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包含传感器调节内容,因为受到扰动因素影响,无法保障摊铺质量。在实际摊铺施工中,摊铺温度不得小于120℃,为了保障摊铺厚度满足施工要求,在摊铺施工中,控制好摊铺机施工速度。如果出现混合料外溢状况,及时处理,在摊铺机后续施工中,相关人员应重点检查摊铺厚度和标高,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摊铺方式处理。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流程见图2:

IMG_256

图2  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流程图

(二)碾压施工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碾压施工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包含初压、复压和终压等流程。在初压施工中,主要是选择钢轮压路机施工工艺,复压也会选择钢轮压路机。在各个环节碾压施工中,选择的碾压设备相同,对碾压温度也有一定标准,温度控制一般要小于初压,温度控制在100℃左右,不可出现左右移动或者掉头等状况。如果是坡度小的区域,如果无法在未形成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进行碾压施工,和坡度小的路段比较,需要适当控制作业活动强度,防止发生路面裂缝问题[2]。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向碾压轮适当洒水,防止发生粘轮的状况。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碾压施工见图3:

U441P946DT20210914171000

图3  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碾压施工图

(三)接缝处理

   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给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在连续摊铺施工中,应做好接缝处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不可按照相同施工流程操作,在整个阶段,一般会选择两台摊铺机施工,保障施工连续性。在实际路面碾压施工中,接缝连接位置应提前预留一定区域,主要控制在10cm之间。在具体摊铺施工中,根据重叠情况摊铺厚度为5cm,可以重叠摊铺施工。在接缝处理过程中,对接缝处理流程优化处理,如果采用的平接缝处理方式,沿着纵向选择长度为3m的直尺确定接缝方向。在实际施工中,对灰浆及时处理。在摊铺施工中,从接缝位置开始,施工过程中横向压实,选择钢轮压路机,对横向施工缝科学处理。

四、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技术

(一)前期准备

    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应在施工前期做好准备工作,保障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优化材料性能,避免把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应用到工程中。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做好材料性能与质量检测工作,检测重点在于沥青标号、含泥量等,在保障其性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将其存放在指定位置。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要提前准备好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保障前期准备充分,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保障施工中采用的各个材料与设备性能稳定,为后续施工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优化防护措施,如在噪声方面科学把控,防止在施工中给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基层处理

    基层是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中比较重要的承重层,实验得知,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一般要在基层表面稍微干燥以后才能透层浇洒处理。为了让路面变得更加平整,满足施工要求,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应做好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障相关指标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并对路面基层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于基层发生的沉降、混凝土路面破损等问题,采取相关措施认真处理[3]。如果是凹陷问题比较严重的位置,需要摊铺一层混合料,并且充分压实处理。结合施工要求。在基层表面稍微干燥以后,需要对透油层浇洒处理,透油层渗透深度往往会影响道路工程使用期限和路面强度,如果半刚性基层硬度和密度不满足要求直接开展透油层施工,其渗透深度将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所以施工人员应做好基层施工质量检查,在满足要求以后才能开展面层施工。

(三)混合料配比

在对混合料配比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现场情况,计算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材料使用量,进一步确定各种材料使用情况,并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科学分配。一般情况下,采用马歇尔实验方式确定沥青最佳使用量。设计人员应结合沥青材料使用量和矿料级配确定最佳配合比,从而为后续施工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在混合料配合比确定中,设计人员应在认真筛选以后确定热料仓中材料配合比,在该方式的作用下,保障搅拌机正常运行。只有保障供料均衡,通过多次计算和测量混合料配合比,确定沥青材料使用量。在混合料运输环节中,施工企业需要采用包含金属底板、卫生条件满足施工要求同时载重量大于15t的自卸车进行混合料运输,特别是在运输中注意一些细节,保障沥青材料质量。例如在正式混合料装配施工之前,运输主体应在车辆内部涂抹一层水油混合液,防止混合料和车厢充分连接,影响卸载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选择隔温为防尘布罩对混合料进行遮挡,以实现对混合料质量的安全保护。在车槽内部,需要设有温度检测孔,对沥青材料温度进行检查,确保沥青材料在运输环节中不可发生变质的状况[4]。在装料过程中,运输主体需要缓慢运行,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状况。在持续摊铺施工中,运料车需要和摊铺机保持对应距离,在卸料施工中保持空档档位,在摊铺机的推动下前行。

(四)混合料拌和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施工企业应对混合料配比科学把控,通过对现场情况调查,确定砂石等材料使用量,并且还要对混合料的搅拌时间和温度科学把控。与此同时,做好混合料的保存管理工作,防止存放时间比较长而影响混合料的性能。在沥青混合料搅拌过程中,加强对混合料质量检查,保障沥青混合料性能满足施工标准,从而给后续施工工作有序进行提供支持。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也应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在沥青混合料完成搅拌工作以后,需要安排专业的混合料运输车辆运输处理,在运输环节中做好保温,在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进行检测,保障其性能符合施工要求,之后开展摊铺作业。

(五)混合料摊铺施工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中,一般会使用机械方式落实,所以施工企业应提前准备好摊铺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与设备,并且对摊铺设备性能进行检查,为后续摊铺作业有序进行提供支持。在摊铺施工前期,对混合料温度进行控制,一般来说,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主要控制在120℃。在摊铺施工中,控制好摊铺机运行速度,防止给摊铺厚度产生一定影响。为了让摊铺厚度符合设计标准,在操作中应定期对摊铺厚度全面检查,对于摊铺机无法发挥自身功能的路段,则需要通过人工摊铺方式处理,保障摊铺厚度满足施工要求。

(六)混凝土碾压

在初压阶段,温度控制在150℃左右,采用振动碾压施工方式,碾压次数一般在2次左右。其中,静压施工方式要求驱动轮保持在前方,从路面两侧朝着中间方向施工。多次碾压,从而确保碾压施工质量。要想避免路边混凝土边角受到损伤,施工人员在碾压施工中。控制好碾压设备和边缘位置,通过小型手扶机械设备多次碾压。在复压施工中,温度不得超过140℃,在油温保持在标准范畴内后,实施二次碾压,在这种方式下,消除道路工程路面中的裂纹,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在终压过程中,终压和复压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静压处理5次以后,操作人员需要对路面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有轮胎轨迹,则需要采用连续碾压方式将轨迹消除。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将会给碾压施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施工企业应安排专业施工人员负责,确保碾压施工质量。在安排技术人员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结合施工规范和标准,对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全面检查,重点检查路面平整度和密度。在使用压路机时,结合路面存在的鼓包等问题,施工人员应重点检查问题产生原因,采取相关措施处理。在油温冷却之前,应对路面工程科学施工[5]。在碾压施工中,控制好压路机运行速度,保障压路机速度均匀、缓慢,防止出现急刹车的现象。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企业结合现场情况,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引导面层施工工作有序进行,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给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多效益。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施工企业应从细节入手,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检测,在施工前期科学配比混合料,并在混合料运输、摊铺等施工环节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内容规范化操作,保障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快速完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军.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2(06):62-64+98.

[2]汤汉波.市政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1(20):78-80.

[3]史磊.基于市政道路施工应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6):117-118.

[4]刘俊栋.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5):137-138+141.

[5]李健伟.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04):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