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注射应用于病危猪治疗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腹腔注射应用于病危猪治疗的思考

朱秋艳   ,高尚志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省唐山市  063600

【摘要】腹腔注射的过程,即利用针管在机体腹膜部位或者肠道部位加以药物注射,此种注射形式有较高成效。病危猪的实际治疗中,腹腔注射能够便捷化被操作,注射速度较快,目前发展为治疗病危猪的有效形式。本文主要以如何在病危猪治疗中应用腹腔注射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腹腔注射治疗病危猪的准备条件,其次从合理选择使用器材、科学进行保定处理、精准明确注射部位、规范化实施注射方式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腹腔注射治疗病危猪的要点,目的是给相关研究带来条件支持。

【关键词】腹腔注射;病危猪;治疗要点

病危猪,是出现传染病或者寄生虫病的相关患病猪,病情相对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病危猪的生存率。以往的治疗形式不能起到显著治疗效果,为此要挑选行之有效的模式,提高病危猪治疗有效性。腹腔注射,可以呈现大容量注射的形式,促进机体对药物吸收,作用在病危猪体内各个部位,及时调整病危猪不良症状,减少治疗时间,更好地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因此对腹腔注射药物开展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具体如下。

一、腹腔注射治疗病危猪的准备条件

(一)病情研究。利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治疗病危猪,相关人员要对应用范围加以确切判断,此种治疗模式更多作用在呼吸困难、有贫血现象、体质不佳以及血压降低程度大的病危猪身上。常规治疗形式不能起到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要及时选取腹腔注射的方法【1】。并且了解病危猪的类型,整体上研究病危猪健康状况,若病症相对严重化,尤其是中毒的现象或者脱水的现象,都要引进腹腔注射方法。若尚未有以上症状,要深层次对病危猪进行判断,更好地调整病危猪不良生存状态。

(二)药物层面。腹腔注射的过程,相关人员应顾及药物使用是否会对病危猪产生刺激,还要顾及药物是否可以被病危猪充分吸收,挑选达到腹腔注射条件的药物,配置相关溶质或者溶液,加强病危猪的治疗成效。通常而言,按照葡萄糖溶液(5%)以及盐水(0.9%)互相结合,对等渗液和部分不会造成病危猪产生刺激性反应的药物结合使用,有肌苷或者神五,减少病危猪的治疗时间。可是注射阶段,应调整注射量,不然会损伤病危猪的身体体质。比如肠道病症或者流行性腹泻病症的治疗,要通过神五以及葡萄糖和盐水互相混合,给予病危猪开展腹腔抗菌补液干预,让病危猪可以有效恢复【2】。实际选取溶质阶段,不要引进高浓度的盐水,不然会对病危猪的身体产生较大刺激性,渗透过程有可能使得病危猪的病情有所加重。

(三)技术条件。以精准性利用腹腔注射治疗病危猪为目的,要聘请专业工作者开展治疗工作。注射的过程,对频率进行有效调节,注射次数小于等于三次,且保持隔日注射的方法。调整注射药物剂量,每20千克的病危猪要引进25毫升药物注射、每30千克的病危猪要引进30毫升药物注射、每50千克的病危猪要引进50毫升药物注射。做好腹腔注射细节,对针头进行科学固定,给予病危猪加以规范化消毒,注射药物之前明确病危猪自身的腹腔部位,利用针头密切贴合,避免有针头移动的问题造成药液大量聚集在病危猪腹腔中【3】。适当提高腹腔注射的速度,精准化调节针头刺入的长度,完成腹腔注射要及时消毒使用的器具。

二、腹腔注射治疗病危猪的要点

(一)合理选择使用器材。利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治疗病危猪,器材包含推注形式的工具、滴液瓶和注射工具。推注器材的应用,对滴液瓶的导管视作基准起始点,去掉0.6米长度,接下来充分保留剩余部位的导管,切断部位应配置塑料针,促进推注仪器有序组装。对于滴液瓶,其作为一次性用品,具体应用阶段要适当拆解其尾部的输液针,保存结束便于后续再次应用。注射仪器的应用,以金属材质为首选,区别针头实际型号,第一种仪器属于12-18号之间、对应容积记作10毫升,长度所处0.02-0.07米之间。第二种仪器的型号与第一种仪器相同,长度也相同,可是存在的细微区别是其容积记作20毫升,可以容纳较第一种仪器更多的药物量【4】

(二)科学进行保定处理。开展保定处理环节,其作为腹腔注射的基础条件,若此工作能够规范化进展,便可以控制病危猪有挣扎的现象,控制其生成较大应激反应。保定处理阶段,应保持科学性,通过侧卧、套绳等方法进行,中小型生猪的保定操作,以徒手为主,便可以达到目的。大型生猪的保定操作,要借助套绳的方式进行,避免病危猪的身体受到损伤。注射阶段,对病危猪的后肢缓慢抬起,接下来明确耻骨前端大概3厘米的位置,对针头以垂直的模式刺入大约2厘米。后续对药物缓慢注射,使得药物存在于病危猪的肠道浆膜部位。需要注意的是,病危猪对药物的吸收时间大约为2h,因此要增加注射的速度,减小针头长度,避免对病危猪自身的肾脏部位或者膀胱部位产生损伤。

(三)精准明确注射部位。腹腔注射中,要想提高治疗效果,要求工作者精准化对注射的部位进行明确,往往要按照病危猪的表现和症状加以选择,不相同类型的病危猪,对应注射位置是存在差异的。小体型的病危猪,以肚脐部位或者耻骨为主要注射部位,腹部0.05米的位置被记作注射部位。大体型的病危猪,以腰椎部位或者外结节部位为主要注射部位,注射位置的精准化关联到病危猪吸收药物的速度,为此要精准明确部位,有效地发挥药物注射效果。

(四)规范化实施注射方式。腹腔注射过程,注射方式主要包含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注射药物的形式、第二种是输液器注射药物的形式。围绕病危猪年龄情况和体型情况,挑选针对性注射方式。小体型的病危猪,可以思考直接注射药物的可行性,工作者用左手对病危猪进行控制,右手拿注射器,按照垂直的形式刺入在病危猪自身的腹腔壁上,了解是否伴随血液回流的现象【5】。持续化使用药物,匀速将药物注射在病危猪体内。另外大型病危猪的注射药物,可以首选输液器的形式,对病危猪的情绪进行初步稳定化处理,选取18号针头开展输液治疗,规范调整输液速度,不要有输液过快的问题,降低病危猪出现不良反应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养殖场的病危猪,治疗过程选取腹腔注射的方式至关重要,和肌肉注射的形式或者静脉注射的形式比较,腹腔注射的成效更加理想化以及显著,适应病危猪的治疗需求,达到急救病危猪的目的。在应用腹腔注射方式阶段,相关人员应注意仪器、药物的选取,按照病危猪体型针对性治疗,不断彰显腹腔注射的有效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强,卢兴波. 中西药联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试验[J]. 中兽医学杂志,2022,No.253(12):6-8.

[2]滕寿怀. 基层兽医治疗常见病猪用药常识[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No.129(21):163-165.

[3]张信. 中医治疗猪慢性胃炎病调查研究[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No.122(14):3-4+30.

[4]康永明. 双黄连黄芪多糖对猪口蹄疫的治疗效果[J]. 湖北畜牧兽医,2021,42(10):20-21.

[5]黄清爽.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J]. 湖北畜牧兽医,2021,42(0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