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航拍中国》中航拍镜头表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4

纪录片《航拍中国》中航拍镜头表现分析

张磊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随着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播出,再次引发了人们观看纪录片的热潮。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成功首先在于角度新,主要是通过航拍的角度进行纪录片的设置,这种摄制模式是得纪录片的画面更为的丰富立体,更具一种视觉感。如此才使得《航拍中国》在中国纪录片市场独领风骚。事实上该片不仅具有唯美的观赏性,思想内涵也极其深厚,为此无论从纪录片拍摄的角度还是从纪录片欣赏的角度都有必要对于纪录片《航拍中国》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纪录片;表现手法;研究;叙事分析;航拍

引言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媒介平台,中央电视台在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社会文明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更为清晰地认知中国的地大物博,引发观众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央视制作与播出了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该片不仅立意新颖,而且摄影手段丰富,可以在某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最高水平。为此对于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分析与研究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进行纪录片的欣赏还是进行纪录片的创作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纪录片的定义及特点

(一)定义

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通过纪录片制作不仅可以使得观众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一定的提升,也可以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认知度,其在作品中通过意境地渲染、气氛的烘托和真实情感的流露,使得其别具欣赏力,为此纪录片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

二)记录片的特点

1真实性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重要特点,对生活常态化的拍摄与描写就是纪录片拍摄的基本手段。一些传统的写实纪录片有时给人一种繁琐、晦涩感觉。但是写意性纪录片不在拍摄上虽然非常地写意,但是依旧非常生活化,给人以一种真实化的感觉。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基础,纪录片虽然在拍摄手法上更注重一种情绪的调动和意境的塑造,但是这并不代表其可以任意地发挥,其所谓的写意手法都真实艺术再现。

2、传播性

任何艺术文艺作品的创作都是为了传播,作为纪录片更是如此。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功用,就是对思想艺术进行传播,在这一点无论任何形式的纪录片都是为后期的尽可能的广泛传播而服务。

3、主观性

主观性可谓是纪录片的特有的性质,这也是其和纪实纪录片的最大区别。一般来说纪实纪录片主要是以客观叙事为目的,较少体现一种主观的情感。而纪录片显然是更多掺杂着编导的一些内心的情感,正是由于纪录片的主观性表现方式更强,也更为符合一些关注的收视心理,而其在作品中一种情绪的调动也和观众的审美思想十分的吻合。

4艺术性

我国的传统艺术在作品的创作中,特别注重所谓的“意韵”,也就是说文艺作品要自己的独特的“风骨”,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固有体现,纪录片更是中国美学的一种完美体现。为此在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中,必然是充满了对比、夸张、幻想等主观意识的流露。在这种丰富的艺术意境的营造之中,观众的想象力也会随之而得到启发,为此观众会感觉整部纪录片会多了许多诗情画意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纪录片“文以载道”的教育目的和宣传目的。这种文艺性的叙事形式,比起刻板、机械的纪录片的宣传更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理,从而取得不俗的收视效果。

5共鸣性

纪录片从其本身的属性来看,必须要坚持一种真实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排他性。纪录片可以调动多种文艺表现手段,通过联想、对比等文艺形式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映生活,以便不断地加强纪录片的感染力。作为写意纪录片更需要一定的想象,但是这种想象并非是一种生活境遇的一种虚构,反而它是基于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声音与画面的剪辑,以便更好的创作出具有写意化的屏幕形象。而这种共鸣性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作品的传播,为此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来最大化的展现作品的拍摄内容,使得观众对作品蕴含的思想主题有所认知,有所共鸣,才是纪录片创作价值的最终体现。如果观众看完了纪录片,对其思想主题没有清晰的认知,没有任何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这就不是一部合格的纪录片。

三)我国纪录片的发展

指导阶段:(1960年—1980年)这个阶段的纪录片,比较注重政治性,非常依赖解说词的蓝本,此时纪录片的画面与解说词没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只是过多表达一种政论的目的。

客观记录的阶段:(1980年—1990年)这是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阶段,为此对于纪录片应有的功能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这个阶段的纪录片,开始注重观众这一重要的受众体,纪录片的制作也开始围绕观众的感受作为制片的载体,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回归其应有的创作规律,回到一个理性创作的阶段,这时的纪录片是生活的原滋原味,不加修饰的创作。

主观表现阶段:(21世纪):这时的纪录片在拍摄上依然注重观众的感受,但是却加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希望通过自己在纪录片中的“寓教”让观众达到某种共鸣,以便使得观众通过纪录片的观看,进入更为深层次的思考。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纪录片发展是从无视观众,到以纪录片的原生态展现,最后以观众的的收视和感受为摄制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国纪录片从主观——客观——再主观的一个发展历程。

二、《航拍中国》之航拍分析

纪录片《航拍中国》在选题上可谓是煞费苦心。既然要通过航拍来展现中华锦绣河山的风貌,为此在拍摄与选题上就该具有一定的侧重点。事实上,在短短6集纪录片要对中国辽阔的土地进行展现。为此该片主要选取黑龙江、江西、新疆、陕西、海南、上海6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重点拍摄,通过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的展现,为我们丰富、详实、立体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不断增强和激发我们对于华夏锦绣河山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一)叙事角度

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航拍中国》实现了从“物境”到“情境”的跨越。纪录片《航拍中国》不仅航拍的角度新,在叙事的角度也力求质朴:贯通古今的文字与娓娓道来的解说使得纪录片的镜头仿佛离我们并不遥远。既然是航拍中国,就少不了古今变迁的一种对比。新疆楼兰古迹断壁残垣俯拍镜头的呈现本身就给人一种沧桑之感,在我们尚在为历史的变迁而唏嘘的时候,适时的解说响起“在我们飞行途中,还有许多失落的古城遗迹,它们曾经依水而建、彼此接力,为丝绸之路上远行的商队提供水源和补给。没有这些古城,文明和贸易不可能行走得如此之远。”这段解说词虽然不是特别的煽情,但是足以让我们浮想联翩。仿佛古道丝绸之路的文明再次从我们眼前划过,在对于历史的回顾中自然地滋生对于华夏古国文明的一种骄傲与自信。

怀古也要现今,《航拍中国》也花了大力气对于当下中国生活场景进行拍摄。在《新疆》这一集中,特挑选石河子进行航拍。要知道石河子以前只是一个宁静阿根的小渔村,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不为外人所知,但是由于该地阳光充足,非常适合棉花的种植,为此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进行了积极地转型,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产棉基地。从纪录片《航拍中国》新疆片中的解说词中我们可以得知,新疆石河子每年产出的棉花需要九千辆卡车才能装完。该如何体现石河子的变化,体现新疆人民改革开放后的富足,《航拍中国》专门将镜头对准两位装车的棉农,从他们在白花花的棉花堆忙碌中身影中传达一种生活的满族足感与实在感,这种扎实人物形象呈现显然是中国当下和谐生活一种再现回顾历史给人以自豪,审视当下给人以信心,《航拍中国》正是通过对中国由古至今社会点滴进步的平实叙述,不断加深大家对于民族文化传递的一种认同,不仅凸显了纪录片的主题,也使得纪录片多了一层教育意义。

纪录片《航拍中国》主要是采用了高空与低空两种视角,动用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多公里,6个省份同期拍摄。在低空摄制的拍摄上,主要是选择观众平时可以看见的景物,但是通过与视线不同的低空视角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变化。而高空拍摄的物体与对象,是大众视野难以企及的范围,更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性。而这种航拍所产生的长镜头会给观众以单调枯燥的感觉,因为飞机一直在空中飞没有太大的变化,它甚至可能都不做推拉的变化。所以高空和低空的两种视角通过不断地交叉剪辑,淡化了这种枯燥感,给观众带来了很多视觉上的冲击。

纪录片《航拍中国》在剪辑上主要利用特技进行段落之间的转场,在内容区别较大的两个段落之间用的较多,比如淡入淡出、叠化、定格、翻页、划变、三维等,中间也不乏直接切换特技转场。例如在《黑龙江》前一秒还是在空中俯览野马,下一秒就在解说词之下跳跃到阿尔泰山,这一类的特写镜头来进行段落之间的转场,让纪录片更就连绵性与顺畅性。  中国地大物博,美景众多。《航拍中国》在制作意图上就是充分显示华夏文化宏大、精髓的文化意象。作为航拍型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定位就是从云端鸟瞰中国锦绣河山,通过摄像头的艺术拍摄来品味美丽中国,生态中国,使得鸟瞰华夏热图更具有一种历史与现实交替的意蕴,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享受之感

(二)叙事手法

时空是影视构成的两个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的叙述点的介入把此地和彼岸、过往与现在交融在一起,深入人物的内心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逼近与关照,在形式上充满了多元化,这种叙事方式更适宜表现现代社会中人们多元化的精神态势和生活状况。色彩运用是否妥当,对于一部纪录片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红色寓意着热烈,生命,灰色寓意着压抑,蓝色象征着一种忧郁,这种色彩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纪录片主题内容 走向。纪录片毕竟和电影拍摄有所不同,很好在一部作品中使用一种色彩基调,《航拍中国》要给人一种呈现一种情景交融、甚至是诗情画意的场面,为此在色彩的运用也相对丰富与灵活些。

在《黑龙江》一集的拍摄中,我们可以看到那苍茫的大地下江库尔滨的雾凇一片苍白与圣洁,给人一种清凉、缥缈、童话之感。在《新疆》一集中,有伊犁河谷的拍摄,黄色的杏花与满地的碧草是春意盎然的展现。正是这种对于不同色彩的把握和镜头时间上的跳跃,不断地丰富这人们的视觉,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画面享受。

纪录片《航拍中国》主要采用画面加解说词的叙事手法,这种叙事方式曾是我国纪录片的主导叙事方式,那时,由于受苏联“形象化政论”的影响,绝大多数纪录片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 

在《航拍中国》中也主要是采用了画面加解说的方法。在《新疆》一集的编辑中就大量的运用了画面加解说的方法。通过航拍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新疆广袤的大地牛羊成群,自然景色瑰丽多彩,这种壮美与绚丽的场景很容易激发人们一种内心的激动与感慨,为此当画面移至美丽的夏季牧场之际,弹幕附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佳句。卡拉麦里沙漠和塔里木河,一个黄沙漫天,一个婉转流淌,非常具有视觉的对比之美,为此将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与之相配,不仅解说合便,而且也很形象,让人叹为观止。

(三)表现形式

纪录片《航拍中国》主要是通过版块结构进行拍摄,所谓版块就是按照人物、时间、地域或主题的不同,将不同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可以互无联系,也可以有起承转合的一种结构方式。《航拍中国》通过高空这种航拍模拍摄本身就是对传统纪录片空间维度的一种突破与创新。高空拍摄极大改变了人们对于视觉比例尺的一种认知。在高空俯视的角度下大地的线条不是平面画上的一条静止的划线,其更具有一种连绵的流动性。我们习惯了黄河不仅依旧气势磅礴,而且还多了几许灵气,非常悠闲地爱陕西等地环绕、转弯,最后流入渤海。

三、《航拍中国》成功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一)《航拍中国》成功分析

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成功首先在于角度新,主要是通过航拍的角度进行纪录片的设置,这种摄制模式是得纪录片的画面更为的丰富立体,更具一种视觉感。其次,宣传到位。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航拍中国》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新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的强势宣传,这使得《航拍中国》具有中国纪录片发展创新中“里程碑”的地位,最后是专业团队的有力保障,如果没有前期策划、中期摄制、后期剪辑的完美衔接也难以产生如此高质量的纪录片。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文化定位

从记录片《航拍中国》的定位上来看,其还是在定位上定位为精英纪录片,事实上央视纪录片的受众体也主要是高端人群,为此《航拍中国》固然口碑交好,但是其立意过于高远,还是为一些普通民众所难以欣赏的,的确《航拍中国》的画面很美,气势宏大。但是对于身处一些日常油盐柴米中的普通观众来说,其更为欣赏一些关乎生活的琐碎案例,平常百姓家在其大众才是真正懂得生活。[1]纪录片《航拍中国》在央视播出以后,腾讯视频和其他一些有限网络纷纷予以收录,加之手机的普及,人们可很容易从各大视频网站搜索到《航拍中国》的信息,正是这一系列新媒体手段运用,也使得《航拍中国》得以快速传播,有效的进行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航拍中国》显然已经看到中国纪录片在品牌建设航上不足,为此全力打造cctv纪录片品牌,通过各种媒体手段进行《航拍中国》的宣传。事实上cctv纪录片频道这些年也在进行自主品牌的培养与建设,《航拍中国》可以说在品牌建设上达到了一定的目的,虽然cctv的纪录片还无法达到Discovery探索频道那样的品牌效应,但是从《航拍中国》的摄制上已经看出其出发点就是制作精品纪录片、品牌纪录片,其不仅引领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潮流,也对于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2还缺乏深度的反思性

纪录片《航拍中国》在投入拍摄的时候,就在各大社交媒体进行广泛地宣传不仅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上大做文章,也积极通过央视的微博、自媒体与对航拍中国》的拍摄进度与播出情况进行连续的报道。由于《航拍中国》在立意上比较新颖,而且采用一些无人机拍摄的手段,为此关于《航拍中国》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在央视媒体全力推动之下,无论是新浪还是腾讯等社交媒体都纷纷加入了对《航拍中国》跟踪报道的行列之中。尤其是《航拍中国》播出以后,这些社交媒体充分地与观众展开了活动,极大推动了观众对于该片的收视热情,可以说社交媒体的对于《航拍中国》的宣传,也是该片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纪录片《航拍中国》还缺乏深度的反思性。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不仅要使得观众对其产生充分的共鸣,还要通过这种共鸣引发观众内心更为深刻的思考与反思,这种反思会使得观众对于生活和人生有一种新的认知。在《航拍中国》我们也可以感知沙漠的荒芜。绿洲的枯竭,也可以感知自然生态在发生着一种“不健康”的变迁,而造成气候、自然环境恶劣原因是什么?《航拍中国》没有过多的去解释与分析,而即便航拍之下的中国在美,但这种美在无端遭到破坏,这理应通过该纪录片进行一深刻反思,如此《航拍中国》才更具有更为给深刻的教育意义,更好发挥记录片警示作用。

四、《航拍中国》对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启示

纪录片《航拍中国》虽然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开启了中国航空记录片拍摄的新纪元,但是可观地将其与国外的知名的航拍纪录还有所差距,《航拍中国》的诞生只是我们航空摄影纪录片拍摄的一个起点。要多学习《俯瞰美国》《俯瞰英伦》《俯瞰法国》等制片优点,不断提升航拍纪录片的品质性、技术性与审美性,不断促进和推动我国纪录片的制作与发展。

结论

纪录片作为新时代“文以载道”的艺术形式,已经广泛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对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纪录片其“写意化”的画面镜头与娓娓道来的叙述可以更好地激发人们对于纪录片的一种共鸣,为此纪录片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但是即便如此,纪录片在拍摄上在立足于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基础,很好的加入了主创者的主观感受,但是这种主观意识的介入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使得作品更具一种反思性、共鸣性,以便更好的达到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颖颖.浅析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改革[J]. 科技信息. 2010(02)

[2] 张晓嫣.纪录之美——对纪录片的一些思考[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02)

[3] 晨光.1989—2009年电视纪录片美学形态及特征[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2)

[4] 刘远军.电视纪录片“情景再现”之真与失真[J]. 新闻研究导刊. 2010(01)

[5] 李建.文稿、画面与结构——国际获奖纪录片观感[J]. 视听界. 2010(02)

[6] 冯平,宁瑜.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之路[J]. 现代视听. 2010(03)

[7] 刘晓蕾.电视纪录片的选题艺术[J]. 记者摇篮.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