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古丽沙依拉西·哈德尔

福海县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中心  新疆福海  83640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对饮水质量的要求逐年增加,因此政府需要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建设长效机制,保证饮水质量和安全。本文论述了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运行管理

引言

在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中,工程拥有的资金很难满足整个工程的资金需求,会有许多项目无法开工或者延缓施工,亦或者是采用不符合安全饮水标准的材料,所以整个工程的质量非常堪忧,其输送的水的水质也无法达到国家的标准,这严重危害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1.1项目建设前期规划不到位

项目建设前期规划不到位直接阻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尽管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前期依然存在规划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项目前期规划忽视了对经费、时间、建设资料等方面的考虑,在考虑不全面的情况下导致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建设存在诸多漏洞,直接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水资源保护力度不足,水质得不到保障

据调查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中存在水资源保护力度不足,水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较为特殊,且水源类型较多,包括溪流水、水库水、江河水等。不同类型的水源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容易受到多方污染。比如地质水文条件的影响会加大水资源重金属污染程度,使得水资源中重金属的含量增加。加上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逐渐增多,加上畜牧养殖产生的垃圾废物,一旦排放出来也会污染水资源。尽管一些地方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方案,但是具体的保护职责没有明确到个人,在权责不清的情况下也难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使得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此外,一些地方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该方面机制的缺失一旦出现水资源污染的问题难以第一时间采取合理化措施,减轻水资源污染带来的影响。

1.3运行管理权责不明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需要明确的政策文件加以指导,政策文件中可以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和工程产权明确下来。但是如今一些地区已经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程一般采取粗放式的运行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难以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职责具体明确到各个单位和各个人员。在运行管理权责不明确的情况下会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转。

1.4专业化运行管理人员缺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般规模较小,其项目建设大多也是附近的农民负责,项目建成后后期运行管理普遍专业化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一旦饮水安全工程基础设施出现故障在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下也不能及时维修,为居民正常饮水带来了较大影响。

2落实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措施分析

2.1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

落实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需要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可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序运营。新时代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模式也要加以创新,针对以往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加大对饮水工程管理力度,改变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错误理念。在落实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时要注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水平。此外,构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责任机制,明确饮水安全工程产权和管理权的归属问题,将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对应人员身上,以便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究到具体人员身上。

2.2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水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中要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避免水资源被污染,提高水资源质量。饮水安全工程水资源的管理不要受地域的限制,确保各个地域之间的水资源彼此连通,这样才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最大程度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各个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调水输水工程,进一步延伸管网,促使新建工程与以往工程连接在一起,拓宽水资源来源途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地方要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力度,合理划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划分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并监督饮水安全工程水资源保护方案的落实情况。对于污染水资源的问题要加大惩处力度,强化周围个人和企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2.3落实资金管理,设置专项运行维护基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运行管理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因此对于资金、物力以及人力的需求较多。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资金支持,确保足够的资金促使运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相关部门要积极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可以高效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支持,科学预算并审核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所需的费用。为了减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资金投入,项目建设一开始就需要积极优化供水官网,确保供水管网的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整体上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2.4加强水质监测,实时了解水质情况

加强水质监测,实时了解水质情况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非常关键的内容。各个地区要严格按照水质监测要求落实对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监测,成立专门的水质监测中心,加强对饮水安全工程的巡查。根据法律水源划分要求制定相应的警示牌和责任人标志,加大饮用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周围居民的饮用水保护意识,避免出现污染饮用水的问题。加大对饮用水水质监测方面的资金投入,落实对监测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进一步增强监测人员技术能力,提高饮用水水质监测水平。此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需要全面消毒基础设施,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水质监测工作落实情况,杜绝水资源污染引起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制定完善的取样制度和化验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落实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切实确保水质安全。

2.5完善饮用水收费机制

完善饮用水收费机制也是落实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措施之一。饮用水收费机制的制定要根据市场客观发展规律,合理化调整水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管理可以实时两部制水价,在优化用水定额管理的基础上合理控制用水量,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水价制定之前要根据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情况,确保水费在居民所承受的经济范围内,制定合理的水价,确保水价执行的可行行。水价的制定要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各项因素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确保水价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水利管理部门要与环境保护部门和卫生管理部门积极展开合作,落实对人们的节水教育,促使人们自觉保护水资源,以此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此外,满足人们的知情权,水利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广播等多种方式定期公示水费的用途,帮将水价详细的管理制度张贴在公告栏中,接受农村居民的监督。

3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本文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有关内容的分析,希望可以针对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积极作用,确保农村居民饮水环境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媛.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12):33-36.

[2]贺菊花,付永东,梁艳艳等.榆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水利,2022,No.260(09):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