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1

家长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刘小利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有这样一群孩子,虽然不聋,却对外界充耳不闻;虽然不哑,却不愿开口说话。他们就像来自遥远的星球一样,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因此,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是孤独症(自闭症)儿童。

孤独症(自闭症)完整的名称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亦称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类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神经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这个是专业的定义,稍微解释一下。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指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喜交流、交流能力(包括表情眼神、语言、动作等)明显不足。狭隘的兴趣:是指兴趣单一,不喜欢新环境,适应能力差。而“重复刻板行为”可以理解为单一行为或动作的重复,故为“刻板”。之所以称之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因为这类疾病在不同个体间表现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差异较大

孤独症病因不明,目前研究提示可能与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至今ASD还没有治愈方法但好消息是,临床上发现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SD孩子的核心症状。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3岁前开始干预效果更好。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康复训练,大部分孤独症孩子无法融入社会,甚至无法生活自理,需要终生看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发现那些“可能”的征象,从而让孤独症孩子得到早期诊断及干预尤为重要。

     那么,家长该如何发现孩子是否有孤独症倾向呢?

自闭症发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前,发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婴儿期就发病,逐渐出现自闭症的症状;一种是在一到两年的正常发展后,社交和语言交流功能下降,出现一系列的自闭症症状这些症状们概括为“五不”行为。

1、不看或少看

    指目光接触困难,视觉注视较少或缺乏。孩子不看人,尤其对人眼部的注视少,包括对父母,很少或者没有眼神对视。妈妈来了或者走了,孩子没有视线的跟随或者情绪波动。

2、不应或少应

   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父母叫孩子名字时,孩子没有语言回应,也没有眼神或体态(如转头)的反应,或者很少有反应。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最早发现的孤独症的表现之一,家长常常怀疑孩子听力有问题,但是检查听力并无异常。孤独症孩子共同注意缺乏或较少。如妈妈指着洋娃娃说:“宝宝,看,娃娃。”,宝宝不会顺着妈妈的手指,跟妈妈同时看向洋娃娃。

3、不指或少指

比如不会以点头而表示需要,以摇头而表示不要;没有具有目的性的指向和手势比划,如问“妈妈在哪儿”或者“某个东西在哪儿”,孩子不会指出来或者很少指出来。

4、不语或少语

    ASD儿童语言交流存在障碍,是多数ASD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正常发展的婴幼儿,大约一岁的时候,他们就会说话了,他们会说“妈妈”、“爸爸”、“糖”、“苹果”,还有一些动词(比如“要”、“拿”),大概2岁左右就会说简单的句子。而多数ASD儿童语言发育落后,常2-3岁时仍不说话,也可能在1岁余会说话,但语言进步非常缓慢。部分儿童出现语言倒退或停滞。部分儿童具备语言能力,但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难以听懂的言语、无意义的语言,自言自语,重复的语言,如重复别人话语或所听的广告语等。

5、不当(行为)

  是指不正确的物品使用和感知觉(痛觉、温度)异常。从12月龄开始,自闭症孩子可能会有不正确的使用物品、玩具等,包括旋转、排列、不断地观察物体,例如,他们只能转动车子的车轮,而不会推动车子玩耍;对着旋转的风扇或车轮,长时间不停地凝视。多数儿童喜爱的活动和东西ASD儿童不感兴趣,但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异常的兴趣,并表现各种重复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如反复转圈、闻味、重复开关房间的门、来回奔走、双手舞动、反复观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等。

  多数ASD儿童存在感知觉异常,即感觉过度敏感或过度迟钝,如部分儿童对某些声音特别恐惧或喜好,有的表现痛觉迟钝;或本体感觉异常,如喜欢长时间坐车或摇晃,惧怕乘坐电梯等行为。多数ASD儿童不喜欢被人拥抱。

对于1岁或1岁半左右的孩子,如果出现以上“五不”行为,家长就需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孤独症了,应及时到儿童保健科或儿童发育行为专科进一步咨询检查,让那些孤独症孩子得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症状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获得不同程度的独立生活和工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