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现存问题及生态绿化建设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城市园林绿化现存问题及生态绿化建设路径

韩奇

320322199208180013

摘要:以城市为代表的人类聚居区是现代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保持城市生态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当前环境居民的生活质量。总之,对城市未来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期待,对城市安居乐业的渴望,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人城市生活的最大公约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这也促使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质量的思想觉醒。这尤其表现在市政园林绿化项目在建筑市场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此类建设项目已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阶段的核心项目。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当前城市的绿色工程项目应同时考虑景观效益和生态潜力。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现存问题;生态绿化;建设路径

1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特点及意义

1.1景观绿化施工管理特点

目前的园林绿化项目不再是简单的植被设计,而是更加注重满足城市生态改善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景观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平衡艺术和生态两个方面,让人们感受到景观工程带来的美感,同时也满足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因此,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如下所示。

1.1.1施工范围大,管理内容多

与其他项目相比,园林绿化项目的建设涉及更多的内容,如地形规划、建筑装饰、休闲设施布局和绿化维护。在具体建设中,需要与市政、园林绿化、路桥、监理等多个部门对接。因此,无论是在绿色材料方面,还是在整体管理方面,管理难度都比较高,需要现场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1.2施工管理具有连续性

植物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们有生命。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必须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并在园林绿化施工完成后进行长期、科学、精细化的养护管理,这使得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管理具有连续性。

1.1.3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景观绿化工程主要涉及植物的合理配置,辅以景观建筑的小块点缀和衬托,将艺术设计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充分展示景观绿化工程的景观美。换句话说,园林绿化施工是创造美的过程,这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园林绿化施工的设计意图,并通过施工进行展示。因此,他们的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1.2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众所周知,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但如果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带来安全隐患,使园林绿化工程无法发挥作用,失去建设意义。为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价值和作用,有必要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施工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以规范施工流程,减少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从根本上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管理有助于确保施工安全。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涉及多个工种,导致人员流动率高,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加强施工管理有助于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工程。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涉及多学科、多环节,如果各环节不能有效衔接,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还容易影响施工进度。通过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协调安排所有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的适当衔接,可以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节省施工成本。

2生态绿化建设路径的启示

2.1优化树种配置,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市政生态绿化工程作为一项关乎社会效益的公益性工程,在实际建设中必须坚持美观与生态效益并重。因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美观性和成活率,还要注意绿化施工后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以乌兰察布市为例,在后续绿化工程的树种选择中,一方面要根据目标建设区的实际水土环境,首先选择对病虫害抗性强的乡土植物,并考虑树木之间的生态群落效应,灌木和草地应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绿化工程中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建设设计阶段采用现场调研的方式对目标区域的污染物成分进行分析。然后,应选择有针对性的树种(如在以硫化物污染为主要来源的城市地区种植柳树和杨树,在以氯化物污染为主要源的城市区域种植榆树和桃树),以实现对目标城市的有针对性生态效益。

2.2创造自然生态,展现协作效率

任何生态系统本身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市政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自然自愈的规律,在实际建设中,尽量在绿化园林工程中创造最接近当地生态社区的景观,特别是要避免人为设计的过度干扰。以树木景观绿化工程为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修建树木防护围栏,在围栏区域内保留一定数量的落叶景观。这样既能保持景观的视觉美学效果,又能发挥落叶对树根的保护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目标景观的生态效益。

2.3推行全过程的监督补齐短板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绿化工程的效益,必须在验收阶段对目标工程进行严格专业的质量管理。同时,如果我们想从多个维度加强目标项目建设的专业性,我们需要推广一种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模式,以供未来在市政项目中使用。该模型具体包括施工早期的设计、施工中期的跟踪和竣工验收后的评估。目标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应从宏观角度看是一个完整的步骤。在实施期间,应充分展示行政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优势,并将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有形作用发挥到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阶段,以避免在规划、监理、验收的全过程中出现不利于目标工程生态效益的各种因素。在绿色工程建设的前中期,政府应采取动态跟踪的方法对项目建设的每一步进行监督,特别要注意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和施工工艺的科学性,使施工单位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水土条件,施工的预期功能要求施工环境中的文物保护和施工季节极端天气的发生应根据当地情况和时间进行设计变更和工艺调整。

2.4提高人员素质

首先,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水平,以及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艺术审美素养。鉴于我国一些地区景观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有必要首先利用各种招聘平台招聘更多的景观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技术人才,并采用先进灵活的用工机制,吸引大批社会人才进入行业,壮大景观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队伍,夯实景观工程建设基础。其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管理人员应关注现场人员的工作情况,通过有效的方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在进行具体管理时,一方面要根据施工人员的特点合理配置工作岗位,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并组织对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维护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全面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明确安排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不断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感,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详细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指定专人管理施工现场,严格监督各个环节,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园林施工标准,尽量避免因违章作业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园林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结语

景观绿化工程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观绿化必须坚持以城市建设为中心,采取精细化养护方式,增强整体景观效果,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景观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易晓燕.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23,49(01):237-238.

[2]李志璇.浅议提高园林绿化施工水平的有效策略[J].房地产世界,2023,(01):163-165.

[3]刘明全.探讨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J].大众标准化,2023,(01):116-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