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转铁”形势下铁路货运发展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公转铁”形势下铁路货运发展及对策研究

王银月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安阳综合段,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流需求量不断增加。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前景广阔,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公转铁”绿色发展、铁路专用建立等多种运输方式,成功改变了服务货主的方式和生产组织模式。立足于深化货运集中办理改革和推进现代化货运服务体系建设,本文首先分析铁路货运发展面临的挑战,其次探讨“公转铁”形势下铁路货运发展对策,从而推动构建现代货运营销服务体系的策略、途径,促进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经营质量和社会效益,对推动铁路货运积极参与全程物流发展、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路;货运集中办理;货运服务体系

引言

铁路货运在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中发挥着突出作用,是充分衔接国家“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动铁路货运积极参与全程物流发展、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铁路货运发展面临的挑战

1.1运输体系尚不健全

铁路运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目前铁路运输的运输质量提升缓慢,随着货物品类的逐渐增多,对运输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运输需要更快地提升自己,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铁路运输由于自身一定的局限,尤其是“最后一公里”体系的不健全,铁路运输急需与其他运输方式相配合,但目前由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存在壁垒,信息共享存在问题,信息时效不高,导致了当前铁路货运的瓶颈,因此需要采取适当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1.2对物流服务升级的新需求满足不够

适应扩大内需、消费升级趋势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形势,迫切要求以高质量的服务体系和产品供给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精细化的运输需求。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如某地区26家粮食深加工企业已规模化生产,玉米深加工转化率将达到85%以上,由传统的原粮运输生成为内外贸的多样化、精品化产品物流,衍生出的高时效、集装化和全流程服务需求更加强烈,铁路货运在主动性的营销服务和产品定制等方面仍存在创新设计不够的问题,服务内容和举措较为单一。

1.3运输政策方面

在铁路运输的发展过程中,运输政策的导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政策连续性来看,铁路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价格调整、批量运输标准等方面政策的连续性较差,较大程度影响了货主对于铁路运输的接受度。从安全管理来看,铁路每级运输部门为了确保所运货物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对装载加固或安全检查的技术标准层层加码,导致最后执行的比原有标准更为严格,作业效率和客户成本都受到了影响。从指标制定来看,现阶段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需要完成的指标过多,部分指标之间会发生冲突,与此同时,不同部门的考核体系不同、指标不同,部门之间的指标也会出现冲突。

1.4运输质量提升缓慢

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货运物品的特点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小运量高价值多种类的货运需求逐步增加,大宗货物的需求相对放缓。同时客户对于运输商品的要求也在变化,要求运输时间缩短、服务质量提高。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集装箱、冷链、汽车、医药等商品的运输需求逐步增加,具有较大的运输潜力,铁路货运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发适应其特点的运输服务产品。

2“公转铁”形势下铁路货运发展对策

2.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短期来说,应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铁路货物运输的需求。目前,我国铁路货运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缺乏,制约了公铁联运的发展,对于协调解决“最初一公里”或“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问题造成了阻碍,而只有补齐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问题,才能使货物在铁路和公路之间实现相对顺利的转运。因此需要有关部门规划筹建货物运转的枢纽场站或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满足铁路运输的要求,补齐铁路运输的短板。

2.2推动前方组织和后方保障的系统融合

以货运集中办理为基础,坚持客户导向,推进构建调度、运输、货运、营销等系统的一体化运输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运输、调度、货运、营销等各系统前方组织作用和机务、车辆、供电等各系统的后方保障作用,形成系统合力打开运输瓶颈,消除结合部影响和资源内耗。成立工作专班,设置空车不足、卸车积压等影响货物运输组织的预警指标,建立运输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解决客户运输需求和保链稳链问题。将货运服务投诉、求助信息纳入一体化平台管理,实施快速反应机制,利用社会面信息来优化生产组织、提高货运服务质量和改善客户体验。

2.3铁路货运相关政策及标准方面

一是确立“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的铁路货运碳排放优势,基于碳排放相关指标量化铁路货运的性质,并以指标量化的形式体现铁公水多运输方式并存情境下铁路货运的社会效益。二是政策的制定需要有连贯性,避免政策时有时无的现象破坏铁路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三是合理制定局集团公司所需完成指标,防止各局集团公司为完成本局集团公司的各项指标而忽视跨局集团公司列车的开行,进而难以发挥铁路中长运输距离的优势。

2.4加强现代化铁路物流建设

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物流建设也是当前发展的大方向,在铁路货运中,现代化物流建设有助于信息共享,信息透明化,有助于各方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以促进铁路货运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现代化铁路物流体系的建设。现代化铁路物流体系的建设可以从调整铁路货运价格、加强监管、加快电子化建设等方面入手,采取多方面措施加速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转型。根据集中办理后的营销机构调整,建立完善客户调查服务机制,根据市场情况、客户需求和增量重点任务制定走访安排。坚持“跳出铁路看铁路”,通过“机制+激励”的手段推动和倒逼两级营销人员主动走进市场,深入厂区、矿区、园区,详细摸清企业的物流需求和制约铁路货运发展的短板,有效拉近与客户间的距离。

2.5推动短期项目和远期规划的发展融合

推进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是深化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铁路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按照国铁集团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快捷物流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要求,从通道建设、货场建设、缓解堵点、专用线共用、装备提升、班列开行、产品开发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为多式联运、快捷物流提供支撑。确定了长短结合的物流体系建设方案,推进实施干线通道、口岸能力、装车基地、快捷运输线建设等系统性措施。重点推进集装化服务,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产业以及物流发展政策,着力扩大网点规模、装备升级等,推动构建“外集内配、绿色联运”的公铁联运配送服务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铁路货物运输特点、“公转铁”政策下铁路货运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铁路货运面临的几大挑战,提出了“公转铁”政策下铁路货运发展的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其中短期对策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组织协调机制两个方面,长期对策有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加强现代化铁路物流建设,丰富运输产品开发,提升服务质量,深化基础管理六个方面,为“公转铁”形势下铁路货运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铁路货运的健康有序发展,为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崔艳萍,郝阳阳.我国铁路货运发展全程物流的思考[J].铁道货运.2013,31(11):9-15.

[2]张诚,于兆宇,刘美玲.新时代铁路货运加速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动力和举措[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1):10-18.

[3]王亮亮,谢新海,王钰茜.网络货运对铁路物流企业的影响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1,16(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