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PLC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王凤兵

370284198012221256

摘要: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继电器装置来达到逻辑控制目的,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机械性。PLC自动控制技术则是以微型计算机设备为核心,采用人工编程的方式来对电气设备进行精准控制,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抗干扰性要更为出色,并且有效精简了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的烦琐的工作流程,能够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

关键词:PLC技术;自动控制;系统架构;顺序控制

引言

从本质上来说,PLC自动控制技术相当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也就是小型计算机,在我国工业制造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PLC自动控制技术即可达成在线编程要求。其模块组成包括输出模块、输入模块、储存器以及微控制硬件,其中的软件系统多是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PLC技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执行逻辑控制功能以达成企业的自动化生产需求。将其用在变频装置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指令操控模式,并通过融合运用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和反馈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以全面优化变频装置的自动化功能,为我国工业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1PLC技术的优点

1)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在PLC技术应用过程中,突出的优点表现为其自身具有强大的自我诊断功能,在自动化系统中,一旦发生错误问题或者数据缺失等情况,PLC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自我检测,指出错误信息具体位置,不仅如此,PLC技术自身还拥有强大的抗干扰性能,可以优化系统内部的软硬件管理系统,对于错误的信息和指令进行抗干扰措施,其中最常见的硬件系统主要涵盖滤波、隔离等,对软件系统的保护则体现在对安全生产信息和有效数据的恢复,也就是说,PLC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系统内部的自检工作,还可以完成全面抗干扰要求,推动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通用性强PLC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还表现出强大的通用性优势,能够同时完成对不同类型硬件装置的兼容整合工作,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通用性发展特点,满足电气自动化系统整体发展需要,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PLC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2.1加减速过电流故障

现阶段的工业生产中,现代化发展趋向越发明显,在这一趋向下,很多的工业企业中都配备了变频器,但固定功率的变频器使用较多,在生产过程中,固定功率的变频器很难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经常引起电流方面的故障,导致变频器无法保持在正常的运转条件下。因此,变频器的使用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加减速过电流故障,结合这一类故障的分析,主要包含加速电流所引起的故障、减速电流所引起的故障,为有效降低变频器使用中的这一故障概率,企业需结合生产中的变频器配置需求,加强现代化设备的配置,并引入现代化技术,在变频器的使用过程中,加强动态化管理和监督。

2.2通信协议的实现

通信协议主要指的是双方实体完成通信和服务时,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并通过通道和设备相互衔接的不同位置的数据通信系统,达成分工协作、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不同需求。在变频器中使用PLC自动控制技术,主要是由通信协议实现的。一般情况下,变频器系统中用到的通信协议分为两种模式,分别为自由口通信协议和MOD-BUS通信协议。实际运用过程中,通信协议需要将变频器和PLC自动控制技术及特征作为基础,保障通信协议选择的科学合理。首先,要做好通信协议调试工作,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运用PLC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控制能力管控变频器,因此进行通信协议的调试,是保证PLC自动控制技术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步骤。其次,变频器和PLC自动控制技术需要保证其语法的高度统一,在语法上,主要包括信号等级、信号编码和数据格式三大内容,保障语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才可以建立出完善的通信协议。

2.3开关量控制

开关量控制是指在设备运行期间对其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生产参数进行控制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人工设定的形式,在触摸屏操作界面中输入对应的开关量逻辑顺序,使设备能够根据产品生产流程来展开精准的自动化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对应开关量都控制的标准范围之内,以此减少生产误差的情况出现。在此基础上,PLC自动控制系统的“模拟量输入模块”中拥有功能齐全的传感器装置,因此能够有效感知设备物理层的各项数据信息。在进行开关量控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设定相关触点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生产功能,使设备各项开关的连通与断开状况能够随着外界环境参数变化来做出自动改变,以此满足更高精度的产品加工需求,同时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各项不确定性因素。

2.4DP通信协议在变频器中的应用

变频器中的DP通信协议也有一定的应用,此协议下的变频器,控制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利用DP通信协议优化变频器功能时,变频器为主站,PLC控制系统为从站,运行与传输工作完全由顺序控制实现,根据对前期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变频器能够得到控制对象的状态、故障等信息。在此控制过程中,DP通信协议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对数据电报的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网络数据中以参数值、过程数据为依托,前者为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过程信息;后者为运行过程中的输入与输出反馈,通过这一系列数据的专业化处理,确定性频率给定值。DP通信协议下网络数据表现出高度的自动化特征,在此数据方式下,有效保障了参数值、过程数据传输时的工作独立性,相互之间不会受到对方工作情况的干扰,也就可大大提高变频器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使各项工作均可以在统一指挥与控制下实现,保障变频器可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如在数控系统中,通过PLC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数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数控系统的构成复杂,包含直线型、连续型、点位型几种,在将PLC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变频器时,需结合数控系统的特点,适当对技术加以优化与调整。

2.5PLC技术在优化设计方面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逐渐意识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换代的必要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趋向开放式发展,要依靠电子计算机处理相关信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电气自动化设备处于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PLC设计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电气系统运行效率。所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充分掌握PLC技术优化设计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企业利用ERP系统来收集和整合相关的数据信息,在这个环节,企业可以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设计电气设备,确保电气系统的科学性以及智能性都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将PLC技术使用在我国的变频器装置中,可以对变频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并综合内部数据信息的精准获取、加强指令定位,保障指令信息的系统处理的时效性,实现数据信息的同步传输,直接传输到终端机构,改善系统控制的精准度,为我国工业化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技术的使用策略,以发挥出技术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林睿,邓永红.基于PLC的刮板输送机控制算法的研究[J].煤矿机械,2021,42(3):190-192.

[2]马德智,寇志伟,李文军,等.立体车库中基于PLC的变频器节能控制策略的研究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38(12):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