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接雨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春天接雨忙

徐雅雅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中心幼儿园 

都说“春雨贵如油”,三月一直下雨,孩子们自己种的蔬菜生长迅速。可是很快,烈日晴空,又要忙碌地给植物浇水,有孩子惋惜以前下的雨都接着就可以浇菜了,因为奶奶顾问说的“自来水没有雨水好。”这些讨论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一直以来,农场浇水都是用自来水,探究的也多是自来水的引流,从没想过接雨水灌溉。从环保、生态、节约的角度看,合理利用雨水的循环进行灌溉非常有意义,探究快速、有效接雨水的方法,也有较大教育价值。因此,追随孩子们的想法,我们在春天开启了“雨水接收器”的探索……

【篇章一:天空雨水接收器——需求引导式的激发与尝试

片断一:初次接雨水

怎样把雨水接住?孩子们找来各种不漏水的瓶罐,兴冲冲放在露天。

雨停了,大家迫不及待冲出去,结果有人欢喜有人忧。同样的雨、同样的时间,为什么雨水接得有多有少?观察中,大家发现大口容器接得多,小口容器接得少。于是许多孩子想换大口容器。

分析思考:

儿童有“接更多雨水”的需求,发现影响容器接雨水多少的重要因素后跃跃欲试。《指南》建议由“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顺应幼儿需求,探究如何“改变条件让小口容器接更多雨水”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尝试探究,在实践中发现“改变”的妙用。

片断二:改装接更多

老师问:有什么办法让小口变大口?讨论中,幼儿提出上面放漏斗、剪掉小瓶口、倒放圆锥筒等变成大口子的方法……

设想后,大家快速行动,几天后就收集、改装完成。下雨时,大家将改装和未改装的容器对应放到室外,雨停后比较发现,改装后的瓶内雨水果然更多。

片断三:漏斗新妙用

活动区中,浩鑫炒好茶叶装瓶,茶叶总是漏出来。梦梦拿来一个漏斗:“瓶口太小了,用这个。”浩鑫试了试,真的又快又好。之后,孩子们陆续挖掘漏斗的妙用,如农场收获豆子、芝麻后装瓶、区域农庄灌“酒”等,有效解决了以往“速度慢、容易漏”等问题。

分析思考:

顺应幼儿“接更多雨水”的需求,抓住孩子对瓶口大小的发现,引导他们改装瓶口,并在观察比较中收获经验。显然,兴趣需求的激发下,幼儿对这一经验的感受印象深刻,促进了漏斗原理的经验迁移与运用。

【篇章二:屋檐雨水接收器——图表记录式的计划与调整

片断一:管子雨水接收器

一天小雨,好长时间也没接到多少雨水。这时屋檐处有水滴下来,孩子们纷纷转移到屋檐下来接。这时一阵大风吹来吹歪了雨水。孩子们想着用PVC管连接屋檐好让风吹不到,梦淇说:“我会画画,可以先给你们画好图画,再照着做。”梓霄说:“这叫做计划,我们玩区域游戏就是这样的。”

回教室后,孩子们互相找朋友做计划,想出了弯弯绕绕类、直管类、Y形类、迷宫类等不同连接计划,并各自邀请同伴一起照计划制作、实践。

    实践中,各组有成功也有失败。大家分享经验,总结问题:水往下流,管子不能朝上弯;材料要空心不怕水,不能太细或有缝。之后各组又对材料与计划进行了调整,保留了直管、分叉管、弯管;材料也大多采用了PVC管、软管。

   分析思考:

《指南》建议“鼓励和引导幼儿学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中班幼儿虽初具计划能力,但计划常伴随想象,运用图表、记录等方式制订计划,在实践中验证、调整,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计划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提升计划的有效性。

IMG_0105.JPG片断二:屋檐雨水接收器

管子雨水接收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大家分享想法。玥玥提出接收器不够,屋檐的雨水没有全部接住。欣芯说多做几个很麻烦,材料也不够。楷楷画了一张图纸,说这样可以减少管子。米粒数了数图上的管子:“我们最多的接口是四通,七根管子怎么接呢?”大家都被问住了。

老师展示了生活中的檐漏图:“楷楷的方法减少了下面的管子,上面的管子能减少吗?”大家观察发现,屋檐下装一根剖开、横着的长管,边上一根竖管,两根管子就能解决问题。

大家的兴致再次被激起,找来材料模仿实施。下雨时,孩子们看到横管不再漏水,竖管下流出的雨水特别多,都高兴地拍起手来……

分析思考:

学习是为了运用于生活,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实用、方便,管子雨水接收器明显偏离了初衷。借助生活中屋檐接漏的工程学原理,化繁为简,有助于幼儿运用全新的思维解决问题。

【篇章三:地面雨水接收器——实践探究式的运用与发现】

一次小农场散步,乐乐看到小池塘,高兴地说:“池塘能接很多水。”鸿霖说:“我们挖几个洞,也可以接水。”征询老师意见后,孩子们找来农场工具,寻找不影响他人的角落开始挖洞。

雨停后孩子们发现洞里真的接了不少水,可很快又不见了。怎么回事?讨论中,旖焓说可能是太阳晒干的,鸿霖觉得水是流到泥土里去了,自己玩沙子时也这样。争论中,米粒端来一盆水倒进洞里,水果然很快流进泥土里。

泥土渗水怎么办?子涵建议在泥土上铺不漏水的东西,大家都同意了。因为前期搭帐篷有“什么材料不漏水”的经验,大家很快找来了塑料袋、雨伞布等,梦媛还拿了个罐子,说要埋到洞里。

    大家尝试后发现,雨停后洞洞、罐子里的水果然没有流走……

分析思考:

实践探究是调动幼儿经验的最好方式。幼儿知道“水往低处流”,挖洞接水时泥土却又渗水。如何解决问题?孩子们通过实践、探究,最终借助“什么材料不漏水”的经验,解决了泥土渗水的问题。

四、反思与分享

(一)主题亮点

1.关注幼儿经验,在经验基础上启发

幼儿的学习就是一个经验不断生长的过程。在“用不漏水的容器接水”这一已有经验上,幼儿不断探究“接更多雨水”、“接屋檐上的雨水”、“接地面的雨水”等,整个主题呈现“了解已有经验——基于已有经验——扩展提升获得新经验”的完整过程。

2.尝试生活链接,在链接过程中拓展

生活中往往蕴藏着各种智慧及经验的学习契机。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尝试与实际生活链接,如借助生活现象观测天气、从生活中寻找屋檐接水的方法等,拓展了幼儿经验的进一步丰富与积累。

3.学习导图回顾,在回顾评价中梳理

每次解决问题后,我们都鼓励幼儿用导图的方式进行回顾式的分享与评价,整理、思考各种方法的有效性,这也是幼儿有效经验积累的重要方式。

 (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思考

因为各种原因,主题推进中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如接收雨水后,如何储藏、积水怎样防止蚊子滋生?雨水浇灌时是否涉及虹吸、管道引水?地上雨水接收时,如何过滤泥土防止泥沙流失?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后续寻找契机进一步推进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