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分析

陈文英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对儿科患者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起到的维护效果。方法:选取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这一期间,在我院儿科门诊中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中均包括55例患儿。给对照组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措施,给实验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家属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使用留置针的时间、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使用留置针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患儿中,实验组的患儿使用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要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较低,并且都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中,对患儿家属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显著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患儿在使用留置针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此,多元化健康教育可以在临床留置针维护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多元化健康教育;儿科留置针维护;应用效果

当前阶段,在我国儿科门诊的治疗中常使用静脉注射这一方式,通过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能将药物快速运输到身体内部,有效抑制病情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对患儿静脉注射时一般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针的应用能显著降低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缓解家长面对孩子接受针刺的焦虑情绪[1]。但结合现实情况发现,由于年龄的原因,患儿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与约束的能力,再加上身体的不适很容易出现好动、哭闹的现象,进而产生留置针脱落、渗漏、静脉炎等一系列并发症。为了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儿科患者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起到的维护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这一期间,我院儿科门诊中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110例患者当做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中包含30例男患儿和25例女患儿,年龄在1到8岁之间,均值为(3.92±1.21)岁。实验组中包含28例男患儿和27例女患儿,年龄在1到7岁之间,均值为(2.88±1.24)岁。两组患者的幼儿病情都为普通感冒、轻症肺炎等,输液时间都在一周左右。患儿家长年龄都在28-49岁之间。两组患儿和家长的基线资料(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时都使用统一厂家出厂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设备,在输液的过程中实行统一的操作手法,详细记录患儿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出现的并发症等一般资料。

1.2.1对照组留置针维护

对于对照组的患儿实行常规留置针维护手段,不单独进行健康教育。

1.2.2实验组留置针维护

对于实验组的患儿除了实行常规留置针维护手段以外,还进行多元化的留置针健康教育。首先,在接待患儿家属时,对家属详细介绍应用留置针的目的、优势以及意义等,在取得家属同意后,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同时尊重患儿的想法,取得患儿的信任后再进行操作。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让家长了解并掌握科学的留置针维护手段、常识,让其能及时关注到留置针出现的不良情况,具有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做好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工作。其次,当对患儿静脉穿刺完毕以后,用透明胶带将留置针进行固定,并在敷贴上记录穿刺时间。敷贴需要每天按时更换,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输液管的胶带不能之间贴到透明敷贴上。如果患儿年龄较小,比较活泼好动,需要告知家长对患儿进行密切看护,避免出现误碰、渗液、留置针脱落等现象。最后,在留置针使用的整个过程,医护人员做好巡逻工作,告知家长注意事项,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1.3观察指标

1.3.1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比

记录并统计两组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过程中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1.3.2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对比

记录并统计两组患儿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症出现的症状与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代表方式为(±s),计算所得为t,计数资料代表方式为(%),计算所得为²,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发现实验组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对比(±s,d)

组别

例数

留置时间

对照组

55

3.31±1.29

实验组

55

5.34±1.32

t

8.157

p

0.000

2.2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使用留置针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要低,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针头脱落

渗液

导管堵塞

静脉炎

发生率

对照组

55

5

4

1

3

13(23.64)

实验组

55

2

1

0

1

4(0.07)

²

5.636

p

0.018

3讨论

在对患病儿童进行输液治疗时,一般使用留置针的方式减少患儿反复穿刺受到的痛苦。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针头脱落、渗液、导管堵塞、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对患儿的治疗与后续恢复造成了不良影响[2]。而健康教育是临床治疗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行健康教育,能让患儿与家长了解一定的医学知识,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在儿科患者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提升家长的留置针维护能力,积极主动配合留置针的应用,降低维护工作的难度[3]。本文主要从这一视角出发,了解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儿科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对家属实行了多元化健康教育以后,患儿家属能对留置针维护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密切关注患儿使用留置针的情况,最终患儿留置针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显著降低。两项指标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儿科患者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能让家长了解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在患儿静脉输液期间更加全面、细致地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问题,进而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此,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儿科留置针维护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琼,刘颖,王海燕,等.健康教育对门诊学龄期静脉留置针患儿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7):143-145.

[2] 林莉.静脉留置针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6):117-118.

[3] 顾良英,金芙蓉,方亚燕.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6,36(03):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