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在智慧矿山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人力资源管理在智慧矿山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贾道广

身份证号:152822199001164179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矿产行业迅速发展,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存在着能源、资源、环境等多重压力,矿业等传统行业需要尽快解决开发方式粗放、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低等一系列难题,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矿业行业需要借助现代化智能化技术,推动资源开发方式深刻变革,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智能矿山建设已成为实现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智慧矿山建设;面临挑战;对策

引言

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和质量,开展智慧矿山系统工程的建设,应用智慧化管理技术,让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和开采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1智慧矿山的定义

目前,我国学者对智慧矿山的定义已基本形成共识,普遍认为智慧矿山指在目前矿山建设和煤炭开采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理论,构建一个网络通信协同化、数据采集标准化、自主决策智能化、数据处理系统化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互通互联,具备自主分析、学习、决策和预测等多项功能,确保井下巷道掘进、煤炭开采、供电、排水、通风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实现智能化高效运行。智慧矿山建设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大幅提升采煤效率,逐步减少井下作业人数,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切实保障人身和生命安全,有效提升其地位和尊严。煤矿行业也会从刻板的“傻大粗”印象中走出来,朝向“高精尖”的形象迈进,将来媒体和公众眼中的矿工不再是“灰头土脸”的样子,而是在控制室操作的技术人员。总之,智慧矿山是将传统的监测、采掘及管理等工作与现代化技术紧密融合,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及管理的智能化决策和远程化控制,力争实现矿井下无人化、少人化作业的目标,从而实现高效、安全、智能和绿色开采。

2国内矿山领域智能化现状

中国大多数煤矿的智能化水平还基本处于萌芽阶段,生产数据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整理和处理,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以及财产损失。目前,中国一些煤矿普遍存在智能化领域投入严重不足,生产设备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煤矿自动化生产要求的现状。鉴于煤矿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以及难以克服的现实困难,例如矿山单位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职工的职业健康、矿山企业从业者家庭的健康和睦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以人工智能系统逐步取代传统劳动力的新思想逐渐展露其本质安全化的优势。实现人工智能乃至智慧矿山的完全打造必将是时代和科技发展与进步的结果,也将在未来的方方面面改变人们对“矿工”的传统认识,改变人们对煤矿开采工作压力大、危险性高的刻板认识。

3智能矿山发展路径分析

3.1地质与测量工作的智能化

主要是强化矿山地质和测量工作智能化。利用专业化软件实现地质建模,管理矿床、水文、工程、环境等地质数据,及时获取和归集矿产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探矿和采矿数据。地质模型应具有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满足矿山智能化管控使用要求。利用数字化工程测量和空区测量技术实现三维工程验收,并实现多维工程制图等业务功能。建立地质、测量资料及数据的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将勘查报告、核实报告、测量数据、生产勘探报告及矿山储量年报等按照一定格式实现数字化、矢量化转换和存储,更新、添加、查阅等操作应具有可追踪的纪录,矿区地形、地质体、掘进工程、采空区等测量成果应与生产管理系统、储量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并通过流程和权限管理,安全、快捷共享地质和测量数据,实现技术、计划与生产过程一体化动态管理。

3.2矿产资源开采过程的智能化

主要是对开采生产过程及生产辅助过程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矿山采掘设计与计划应实现数字化和三维可视化管理,矿山主要设备优先选用智能化程度高的装备,减少生产现场人员数量,具备网络连接功能,实现设备定位、状态和作业数据的在线采集,并接入集成监控平台,实现统一调度指挥或远程可视化控制。采矿作业范围采用三维虚拟电子栅栏实现规范、可控,采矿运输系统应与矿石质量检测系统实现数据综合集成,建立矿石跟踪和配矿控制体系,并实现出矿品质的在线评估。生产辅助系统实现远程控制、数据采集和智能化管理。

露天开采所用的凿岩、钻机、铲装等专用设备应实现自动定位、动态跟踪和在线故障监测诊断,破碎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可以达到远程操作,与运输系统协同作业。选用具备远程遥控或自动驾驶的运输设备,以及防撞与预警、盲区监控等功能,胶带运输实现自动起停、安全智能保护等,沿线巡检使用机器人作业。

地下开采的掘进、回采和提升运输主要使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设备,大幅减少用人数量,对各种设备的作业数据实时采集和远程监控,装载、运输和卸载过程自动化,车辆具备巷道空间检测、防撞、预警功能,联动设备应具备故障连锁停车和自动化集中控制功能。

3.3综合协调管控的智能化

主要是在矿山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数据应用、数据存储、调度与管理,以及生产经营、计算机辅助决策分析、信息发布等方面实现智能化。通过数据集成和信息融合技术实现生产集中管控和在线智能分析,利用矿山大数据和智能决策技术实现经营管理协同化和智能化。

综合规划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支持数据采集、信息管理、安全检测等信息化应用,并将自动化系统、集中控制平台等操作终端在调度控制中心集中部署建设,实现采矿选矿生产过程信息集中管理和生产辅助信息全面管控,基于数据集成、流转、查询、统计、分析、预测等数字应用技术,对矿山生产和工艺实现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信息化管控。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系统,支持实时数据、关系数据等集中管理和存取服务。通过矿山经营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经营的协同管理,利用企业数据中心和数据服务系统实现数据和功能融合,支持矿山企业决策分析和信息发布等。

4智慧矿山发展方向展望与思考

智慧矿山对生产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以及后勤保障等进行主动感知、自动分析、快速处理。智慧矿山就是本质安全矿山、高效生产矿山、清洁矿山,而矿山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则是智慧矿山建设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矿山生产过程具备了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智慧矿山的发展,保障了矿井工人的生命健康及矿山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智慧矿山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应用,必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矿山单位与高新科技脱节,本质安全化程度低,由人因影响造成的事故较多,生产设备老旧等。具体问题分析如下:a)从业者思想认知缺乏,对智能化设备了解甚少;b)设备老旧,无法达到可靠性、稳定性工作的要求;c)井下移动信号较弱,无法有效传输操作信号;d)粉尘较大,尤其大量存在石墨介质,存在连通电路的风险,造成设备过压损毁,影响电信号的传输;e)现场建设管理难度大,项目落地困难。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与进步,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体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在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让工作更加轻松高效,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同时,大数据时代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结语

随着当前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矿山企业的生产已经从原来的粗放式管理与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智能矿山生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更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由粗放型经济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浪费。

参考文献

[1] 张元生,战凯,马朝阳,等.智能矿山技术架构与建设思路[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20,72(3):1-6.

[2] 崔亚仲,白明亮,李波.智能矿山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发展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47(3):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