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心理调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心理调适研究

李明

天津市滨海新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摘  要:为更好地为离退休干部开展心理调适服务,近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方式,对滨海新区离退休干部基本心理需求进行了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离退休干部;心理调适

引言

离退休干部是共和国的奠基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拓者,如何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宁,更有尊严,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我对滨海新区离退休干部采取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

一、离退休干部基本情况。我区现有离退休干部3000余人,均或多或少患有各种身心疾病。调研发现,离退休干部中老两口身体均较好、能够相互照顾,或与子女共同居住的,一般生活质量较好、精神比较愉悦;生活不能自理、鳏寡、子女不在身边的部分老同志,渴望与人交流,获得心理和精神慰藉需求迫切。

二、离退休干部基本心理需求。调研发现,随着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我部离退休干部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物质生活较为丰富,心理和精神状态总体上健康积极。但他们在离退休后由单位走向家庭,角色的转变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特别是离退休干部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以后,年龄和身体因素使他们生活空间不断缩小,人际交往逐渐减少,“空巢”家庭、丧偶离退休干部逐渐增多,精神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部分离退休干部或多或少出现以下几种消极心理情绪:一是失落感,二是孤独感,三是自卑感。据有关抽样调查显示,27%的老干部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5%的老干部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该对老年人履行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说到赡养,一般人理解只是物质上的赡养,很少想到精神赡养和心理慰藉。据全国家庭道德状况调查显示,只有1/10的子女能满足父母的精神心理需求。调研发现,离退休干部的精神心理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干部有社交的需求,一方面希望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与别人交流,另一方面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老干部有被尊重的需求,希望政治待遇得到落实,得到社会、单位、家庭的认可和尊重;老干部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多数老同志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发挥自身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发挥余热。如果这些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诸如孤独感、自卑感、危机感等不良情绪。

三、离退休干部心理调适的对策与建议。第一、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始终坚持并实践科学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应。要通过“回顾昨天、感受今天、展望明天”等适合老同志特点、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老同志坚定信念,在实践毕生政治愿望中实现幸福;融入社会,在良好的社区环境中实现幸福;营造和谐,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实现幸福;科学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幸福;增强体制,在强身健体中实现幸福。第二,重视离退休干部的“组织情节”,让他们在组织的关爱中感受幸福。老同志最大的特征是讲政治、讲组织,有着强烈的“组织情节。要重视、关注这种“情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切实做到“人在组织中、组织在活动中、活动在凝聚中”,让广大老同志在“组织情节”的满足和释放中获得归宿感和幸福感。第三,多与老同志谈心交心,以细致工作提升心理素质。如我们开展的“与老同志交朋友、做老干部贴心人”活动,就是通过加强电话联系、经常走访慰问、谈心交流、结对子交朋友等形式,及时了解老同志的精神和心理状况,为他们解疑释惑、排烦除闷,帮助老干部克服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尽力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失落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四,把政治学习与心理保健讲座相结合,以学习提高心理素质。通过政治学习,可以使老同志政治坚定、思想常新、豪情满怀,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在学习内容上,可以适当增加安排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增强老同志自我调解和调适心理问题的能力。第五,不断加强老干部精神文化阵地建设,以文体活动陶冶心理素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老干部活动站软硬件建设,搞好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增强教学的思想性、娱乐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通过组织老同志开展春秋游、参观考察等活动,老干部活动中心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他们的晚年生活,达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第六,加强与老同志子女的联系,形成工作人员与老同志子女共同关注和解决老干部心理精神需求的良好氛围,以亲情巩固心理素质。开展如子女“常回家看看之类的活动,发挥好家庭在满足老干部需求上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引导子女要支持和尊重老干部的个人意愿,为老干部保持健康心态,幸福安享晚年创造良好氛围。第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以社会力量塑造心理素质。如联系大学生开展志愿聊天服务,与社会有关机构合作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讲座、开通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发挥社区作用,在社区结成爱心关爱对子定期同老同志交流等,不断满足和解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第八,推动精神赡养立法,以法律推进心理服务。目前法律对“精神赡养”规定在缺失,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界定。各级涉老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呼吁和推动“精神赡养”立法,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律调整范畴,使其从道德责任“硬化”为法律义务。第十,拓宽渠道,为老干部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当前,社会上为老干部提供的文化娱乐产品数量很少,老干部精神文化产品匮乏。例如作为大众传播的电视节目,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对于老年人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数量的关注度远远不够。而相对于其他年龄层的观众,老干部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和依赖性更大,优秀的老干部电视节目对老干部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慰藉作用。各级涉老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单位联系,推动电视新闻媒体开辟适合老年人的节目,为老同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王仲涛.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心理疏导的几点思考[J].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探索与实践.2011.3

[2]王俊彦.进一步加强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几点建议[J].法制博览.2016,11: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