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双减政策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

宋欢欢

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第二小学 邮编:165456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是要全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校外培训压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快乐地成长和学习了。因而,为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满足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模式和理念上做出改变,合理应用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趣味性。

关键词: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双减政策的实施,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减轻学生课下的学习压力,对学生健康发展有很大助益。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并内化知识,教师要主动革新思想观念,能将双减政策的要求作为基础,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双减政策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分析

双减政策的深入落实,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的作业负担有所减轻,缓解校外的培训负担,全面促进课后服务水平的提升。一直以来,国家对教育工作都极为重视,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而针对双减政策,刚好符合这一诉求,目的是减少课外辅导班,让学生尽可能在学校享受到相应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校内学习上[1]。因此,依托于这一政策,教师在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应该综合学生能力、基础以及教学内容等,主动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能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利用好。可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将双减政策作为基础,可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学生能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中,对数学学科越来越感兴趣,真切体会到数学学科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同时,通过对课内外学习活动的科学设计,将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高效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快速内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确保作业的少而精,对以往简单且重复性的作业彻底摒弃,从而实现多方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双减政策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对策分析

基于双减政策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期间,要想保证课堂的构建能高效且科学,教师要从多角度分析,不仅要高效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还要将课后服务工作做好,合理对作业进行布置,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帮助学生能快速内化知识,利用课下的时间巩固知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全面提升的同时,学生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良好的数学素养[1]

(一)加强对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利用

在教学期间,教师要保证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以及高效性,了解教学要求,深入对教材资源进行挖掘,时刻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站在学生的层面考量,合理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确保整个教学过程能具有较强的合理化和规范化[2]。同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分作为基础,合理选择和利用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速记忆知识,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整体提高[2]

1.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要想保证构建的课堂能更加高效,尽量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知识,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作为基础,科学对教学方式进行利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强化对教学素材的挖掘,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3]。比如:教师在对分数知识讲解期间,可以将课前准备的蛋糕图片呈现在学生眼前,并为学生创设情境:明明今天过生日,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庆祝,明明非常开心,想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妈妈告诉明明可以吃1/2,但明明觉得不够,想要吃1/4。那么若是你们,选择吃1/2还是1/4。借助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利用图片折叠的方式演示,对比两个概念,深化学生对分数的思维认知,正确比较1/4和1/2。通过对这种方式的利用,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2.科学利用微课。在教学期间,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相应主题的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讲解时、分的认识知识时,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并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挖掘钟表背后的数学知识,诸如钟表上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之后教师要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学习知识,若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将教师知识讲解的时间缩短,让课堂结构得到有效优化,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科学布置课后作业

基于双减政策下,教师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之间,也要做好课后服务,对课后作业合理布置,最大限度减少无效作业,摒弃以往机械抄写作业及罚抄作业等现象,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3]

比如:教师在讲完比例尺的知识后,在对课后作业布置期间,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师在让借助比例尺阅读图纸上,促进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增强。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地考察并对学校进行测量,然后按照照相应的比例尺将校园的平面图画出来。学生在测量期间,能对路线进行规划,整合各类数据,对提升其实践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为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要将作业内容告知家长,并提醒家长不需要让孩子进行大量无用的书面作业练习,要注重孩子的综合体验。通过对这种形式的有效运用,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高效融合,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增强。

结束语:

综合而言,双减政策的深入落实,可以有效减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为了能更好地迎合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必须从不同角度分析,强化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化,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保证学生可以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快速内化知识。同时,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应该避免机械抄写作业的情况,要保证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良好形成。

参考文献:

[1]慕克鸿.有效提问 推动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99.

[2]田露玲.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93.

[3]孙道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7.

[4]张彩红. 有效提问  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新课程,2021,(4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