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艳

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包钢医院(014010)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2例慢阻肺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延续性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开展延续性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1例:开展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关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阻肺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

慢阻肺者呼吸道气流不完全可逆性受限呈进行性加重,伴随患者肺功能的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目前,慢阻肺临床护理以院内护理为主,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终止[1]。临床研究发现,慢阻肺患者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自身疾病缺乏全面认识,自我护理能力较低,因此,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对于慢阻肺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2]。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观点,比较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62例分别性常规护理以及延续性护理干预慢阻肺患者预后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1例开展延续性护理患者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在58岁~82岁、平均年龄(68.61±1.44)岁,慢阻肺病程在2年~10年,平均病程在(5.62±0.14)年。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在55岁~80岁、平均年龄(68.65±1.42)岁,慢阻肺病程在2年~11年,平均病程在(5.65±0.11)年。两组患者相关基础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既往有慢阻肺病史且经临床诊疗干预后,疾病均发展至稳定期,获知本次研究目的、干预措施后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此外,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掌握智能手机使用方法。排除标准:(1)排除难以正常言语交流患者。(2)排除研究期间失访患者。(3)排除精神、心理疾以及行为异常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并告知患者用药禁忌,若患者出院长期服药且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入院接受系统治疗。此外,患者在应调整自身生活习惯,戒烟,并每日坚持适当体育运动,保证每周有氧运动时间至少为5次,每次持续运动时间在10min以上。

1.3.2实验组(延续性护理):(1)患者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构建个人健康档案理,档案中记录了患者入院治疗病程资料,同时收集了患者及其家属住址、电话,并协助患者及其家属添加科室微信公众号以及病友群。(2)电话随访,护理人员每个月主动通过电话进行随访,获知患者居家期间病情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强调遵从医嘱用药对患者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同时耐心回答患者提问。(3)基于微信、QQ等互联网通讯软件的普及,护理人员在患者离院后由专人管理科室微信公众号以及病友群。护理人员通过转发慢阻肺相关健康知识的方式以逐渐提升患者疾病认识。(4)家庭随访。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获知患者家属反馈确定患者出院后病情控制情况,并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以促使患者家属在患者居家康复期间积极投入到患者疾病监控中。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关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CAT评分满分1-40分,评分高低与呼吸系统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案集中。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肺功能以及CAT均显著降低,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CAT评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CAT评分  [χ±s、n]

组别

例数

FEV1(mL)

FVC(mL)

FEV1/FVC(%)

CAT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

33

1329.42±10.11

2563.91±16.42

2568.56±23.52

3562.61±20.42

54.47±3.52

81.45±4.57

1.17±0.04

2.35±0.04

对照组

33

1434.47±110.14

2287.36±16.58

2564.54±23.59

321.41±20.48

54.51±3.51

73.46±4.59

1.13±0.06

1.51±0.05

t值

1.043

14.621

1.356

10.544

1.154

23.796

1.362

21.20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慢阻肺患者以慢性咳嗽、咳痰为典型症状,若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可逐渐加重,一般情况下,该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实施患者住院治疗,并在患者出院时为其开展常规健康教育,但是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临床有效监督护,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结果有限

[3]。延续性护理是院内护理的一种延续,即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嘎哈与的顺利实现,依赖于现代通讯技术的提升,电话随访使临床护理干预不在受困于地点、时间,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可使患者在出院后仍可获得专业护理干预。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智联均提升[4]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延续性护理临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卜容蓉,丁波,杨才勇.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1,45(11):1835-1836.

[2] 姚安敏.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的作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21,5(9):207.

[3] 张娜. 慢阻肺病人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7):131.

[4] 陈曼,赖丽英,张冬梅.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