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首次排尿,排便时间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4
/ 2

中医护理技术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首次排尿,排便时间的影响

郑晓辉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肛肠外科   41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对痔疮患者手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筛选70例痔疮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对比术后疼痛、首次排尿、排便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痔疮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采取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利于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可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关键词】 痔疮;手术;中医护理技术;疼痛

痔疮为常见的肛肠科疾病,疾病发作时出现的局部疼痛、便血情况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对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手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方式,可将痔疮切除,以缓解疾病症状,减少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但肛门部位血管及神经网分布较多,手术治疗可造成极大的疼痛。加上肛门属于私隐部位,治疗后患者出现自卑、焦虑情绪,进一步加重疼痛程度。术后疼痛影响患者舒适度及恢复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恢复效果[1]。中医研究认为,痔疮术后恢复采取祛风除湿、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方案干预,能够提升术后恢复效果。本次研究在痔疮手术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发挥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70例痔疮手术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分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42.5±7.3)岁;痔疮类型:内痔5例、外痔6例、混合痔24例;病程:5个月-12年,平均(5.9±2.0)年;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5-67岁,平均(43.2±6.7)岁;痔疮类型:内痔6例、外痔7例、混合痔22例;病程:6个月-11年,平均(6.0±1.8)年.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痔疮诊断标准;患者认知、精神正常;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手术禁忌症者;精神、认知障碍者。研究符合伦理标准。分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镇痛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肛门创面的清理,进行排尿管理。指导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管理及饮食指导、康复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干预。(1)情志干预。从多途径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分析出现不良情志的原因。指导患者适度宣泄情绪。针对不同情绪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情志疏导方式干预。对于思虑过度的患者,采用移情法干预。在与患者谈话时,通过转移其注意力的方式,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减少对疼痛的关注。对于悲观患者采取播放正能量的电视剧、小品、音乐等提升患者信心,使其心情愉悦。对于焦躁者,指导其深呼吸,保持精神放松。(2)耳穴压豆护理。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后,选择大肠、直肠下段 、肛门 、交感、神门 、内分泌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粘在医用胶布上,贴在相应的穴位。指导患者按压1-2h,每穴2min。(3)按摩。术后2h按摩患者腹部,沿着胃顺时针按摩。使用拇指按压双侧行间、公孙、承山、膀胱俞穴、中极、关元等穴位。(4)膳食指导。指导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补充。指导患者吃当归、山药及川芎等祛湿化痰、活血化瘀药物,促身体机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程度评估,术后24h、48h、72h评估,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评分0-10分,疼痛程度越明显,评分越高;(2)术后恢复情况,统计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2]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术后疼痛程度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24h

术后48h

术后72h

观察组

35

3.9±0.5

2.6±0.7

1.7±0.5

对照组

35

5.1±0.7

3.9±0.9

2.7±0.8

t

8.253

6.745

6.271

P

0.000

0.000

0.000

2.2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 2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d)

组别

例数

首次排尿时间(h)

首次排便时间(h)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35

3.8±0.6

47.4±6.3

6.5±1.7

对照组

35

5.2±1.0

55.0±6.7

8.0±1.9

t

7.102

4.889

3.481

P

0.000

0.000

0.001

3 讨论

痔疮采取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肛门直肠区神经、血管分布较多,手术治疗时会损伤内脏神经纤维及感觉纤维,导致极高的疼痛感。肛门直肠神经、泌尿系统在同一神经节段,术后疼痛可导致泌尿系统痉挛[3]。术后疼痛及泌尿系统痉挛,会导致应激反应,引发术后排尿、排便障碍。为此,在痔疮手术后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减轻疼痛程度及对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护理干预措施,根据辩证治疗思想,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采取因人而异的原则,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痔疮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外感风湿,内蕴热毒导致气血凝滞及脾胃虚弱,胃肠功能下降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到,通过中医护理技术的干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证实了这一护理干预方式的有效性。术后疼痛是患者生理及心理因素影响下的感受,与手术创伤及心理情绪有密切的关系。在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干预中,通过开展辩证情志护理干预,采取移情法、情志制约法等干预,能够提升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从患者心理层面降低对疼痛的关注度[5]。采取耳穴压豆刺激,能够改善胃肠功能,可促使胃肠蠕动加快,利于排便、排尿。还可通过抑制神经兴奋性,缓解疼痛程度。通过按压膀胱俞穴,能够调节膀胱功能,可有效刺激排尿。另外,采取膳食指导,使患者吃一些利于脏腑功能恢复的食物,也能够促使患者各项身体机能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6]

综上,在痔疮手术治疗后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能够通过情志护理、耳穴压豆、按摩及膳食指导等多项中医护理措施,促使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可促使患者尽早排尿、排便,利于缩短住院时间。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其舒适度。

参考文献:

[1]许冬仙,汪静,吴芬. 分步健康教育结合中医护理对痔疮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494-3496.

[2]黄英丽. 中医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首次排尿、排便时间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5):102-103.

[3]游秋英. 中医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首次排尿、排便时间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19,34(22):3515-3517.

[4]郭方研,陈维龄,曹艳芳,曹广菊,刘远娣,黄秀丽. 银菊痔疮洗剂坐浴配合中医护理在痔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新中医,2020,52(13):187-189.

[5]游秋英. 中医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首次排尿、排便时间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19,34(22):3515-3517.

[6]王文彩. 痔疮手术后便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2019,33(9):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