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应用

刘金涛

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一面坡林场,150622

摘要:智慧林业是我国林业现代发展的主流趋势,智慧林业在林业检测、森林防火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智慧林业的意义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慧林业;森林资源;资源管控;森林管控

引言

林业资源是与我们生存息息相关的重要生态资源之一。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兴起,其为林业资源的变革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及条件支持。智慧林业大数据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化的手段进行林业感知、管理协同实现高效管理。智慧林业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之路,也是未来林业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支撑,本质就是促进林业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智慧林业包括林业信息化平台、林业监管系统、智能林业巡检系统及林业应急系统等。

1智慧林业的意义与特征

在智慧林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具备创新、新颖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林业发展与生产的工作效率。通过采用物联网科学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对管理对象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对于所获取的信息可以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物联网技术主要来源于信息媒体的相关领域,是利用无线科技、信息分布处理、传感器科技及计算机等相结合开展工作的一种方式,该项技术处于多个科学技术相交汇的高新技术领域。将其融合到智慧林业中对林业的管控技术进行优化调整,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与服务的实际需求,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地区林业资源的实际效益,建设智慧林业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相关政府部门对于林业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利用智慧林业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对某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等问题时,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做出及时反应。与此同时,智慧林业的推广对于环境保护、预防灾害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高度的重视,将智慧林业作为现代化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策略。

2智慧林业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进行传感器和电子标签等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硬件设备的建设质量不足,相关林区的工作人员由于受到自动化控制水平的相关专业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强未能进行理论实际相结合,充分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加上政府资金对林区智能化建设系统的相关资金支持力度不强,对于一些关键性的设备在进行采买过程中资金投入力度较小,导致设备成熟度和精确度较低。相关人员在进行设备采集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使林区智能化监测系统在构建过程中的规模不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区保护部门在进行珍惜动植物保护过程中的工作成效。另外,由于林区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在进行就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去进行就业,这就导致在进行智慧林区的系统构建过程中相对较少的人会选择回到乡村进行林区保护工作,导致在进行智慧林业的构建过程中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使林区在进行运营管理时的观念相对落后。

3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应用

3.1在林业检测及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应用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的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森林中安装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对林业的检测,林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控森林中的温度及湿度变化,借此来检测森林中树木的具体生长情况,可以凭借数据来推算树木的生长情况及具体的水分及营养吸收情况;最后林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来随时监控林场内的树木是否遭到恶意破坏、监控伐木人是否非法的砍伐树木,避免出现过度砍伐的现象、破坏生态系统平衡。野生动物在林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森林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智慧林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工作人员可以在智慧林业的管理模式下给野生动物幼崽贴上带有传感器的便签,来创建对野生动物的监管新方式;通过传感器可以仔细、充分地了解到动物的具体生长过程及防止生长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导致野生动物一时之间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突变;通过安装传感器还可以实时监控猎捕情况防止过度捕猎;还可以通过观察标签的数量来进一步展示出林业资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野生动物打造更完善、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3.2智能灌溉

首先,在智慧林业中融入5G技术能够将数据传输效果极大程度提升,并且在5G技术支持下,网络上的数据传输稳定性能更优,两者结合能够对林区中树木资源数据第一时间获取,并且结果显示更加精准。再通过对林区中不同区域的树木资源分析,进而对其做出最优化的林木灌溉方式。其次,使用5G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进行林木灌溉工作,将灌溉水量与灌溉水阀进行系统化的计算和控制,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使用,同时节省了水资源,并且经过数据计算后的灌溉水量更为合理,对于树木生长也能起到最大化的促进作用。再次,智慧林业中的智能灌溉往往需要使用无线网络来进行远程操控,利用5G技术中高传输速度的无线网接收能力,林业管理者就能够实现足不出户对林区环境的了解以及灌溉。最后,通过5G技术,管理人员可以对林区中的土壤、空气湿度、温度等数据参数进行实时掌控,并将数据结果进行云端平台记录和计算,以便数据存档和数据分析,进而提供科学的改善措施,保障林区生态环境。

3.3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如果林地发生了火灾不仅会对林区的珍惜植物造成恶劣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林中珍稀动物的消亡,不利于维护林区的生态环境系统,在林业实际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由于气候比较干旱很容易引发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森林防火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可以在林区容易发生火灾的位置设置高清摄像机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且还可以使用遥感器对周围区域的风速、湿度及气温等因素进行监测,当超出火灾发生的临界点时,监控系统便可以向工作人员实时发出预警,帮助工作人员对当前的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

3.4生态因子监测

在进行智慧林业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林区的实际水文地质特点去进行林区划分板块的有效构建,在进行互联网传感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源、水温、水位、流量、浊度、p H和氧量等多项指标进行充分的了解。对林区水源的污染状况进行有效评级,实现对林区地质水文水资源的有效管控,给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在林业管理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生态因子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通过气候环境建设的感知系统实现对林区服务状况、性能和健康状况的有效监测,以科学合理的传感监测点布置,实现对林区系统的有效监测。通过无线传感器的环境建设,实现对林区的规模化监控,从而在林区数据环境获取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林区生态环境的有效监测。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林业资源的管理模式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要想实现智慧林业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借助信息手段的依托,强化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引入5G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提升智慧林业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雄.林业基层管理中应用智慧林业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3):81-83.

[2]罗正敏,赵本喜,张兴敏,等.基于智慧林业巡检管理服务平台的林业信息化管理变革与创新[J].林业调查规划,2020,45(3):124-131.

[3]梅路俊.林业管理由“数字林业”向“智慧林业”发展的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19,33(4):34-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