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优化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路径研究

董翠华

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人民政府  青岛即墨  266200

摘 要: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道路管理与养护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挑战。本文旨在探索如何优化镇村道路的管理与养护路径,以提升道路的安全性、流畅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对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有助于促进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为镇村道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镇村;道路管理;养护

1前言

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长。镇村道路作为连接农村各个地方的重要交通网络,对于农民出行、农产品运输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运行条件恶劣、资源有限以及管理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镇村道路的管理与养护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为了保障镇村道路的正常通行,这就需要采取切合实际的管理与养护措施。

2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存在的问题

2.1道路运行条件恶劣

农村地区的道路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经常承载着大量农业运输车辆、农民和居民的交通需求,因此道路的磨损和破坏程度较为严重。同时,农村地区的道路往往面临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挑战,如强降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这进一步加剧了道路状况的恶化。

由于道路状况的恶劣,许多农村道路出现了路面坑洼、裂缝、塌陷等问题。这些道路问题不仅给车辆行驶带来了不便,还给交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带来了威胁。坑洼和裂缝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增加事故的风险;而塌陷则可能导致道路部分或全部无法通行,给居民和农民的出行带来严重困扰。此外,道路状况的不良也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道路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运输和市场销售,糟糕的道路状况可能导致农产品滞销、损失农民的收入。

2.2资源投入不足

首先是资金短缺,由于农村地区的道路网相对较大,养护工作需要涵盖广泛的路段和道路设施,但财政预算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用于道路的养护与维修。因此,往往只能进行临时性的修补,而无法进行全面的道路改造和升级。此外,农村地区的道路养护还需要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因为部分农民可能无力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导致道路养护资金的来源受限。

其次是人力资源短缺,由于农村地区对道路养护工作的专业性要求相对较低,导致技术力量的缺乏和培养成本较高。农村地区通常缺乏专业的养护队伍和技术人员,往往只能依赖少数人员进行道路维修工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道路养护需求。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养护工作相对较为分散,人员配备不均衡,难以形成专业化的养护队伍,进一步影响了道路管理与养护的质量和效率。

2.3管理手段滞后

首先,缺乏科学的道路管理规划,在道路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往往缺乏长期规划和综合考虑,只注重解决当下的交通需求,忽视了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维护。同时,缺乏科学的道路管理指导方针和标准,使得道路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准则和规范,导致管理工作的不连贯性和不稳定性。

其次,缺乏预防性养护和维护策略,传统的道路管理往往是事后处理,问题发生后才采取应急措施进行修复。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道路问题,只能临时性地修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问题。缺乏预防性养护策略,使得道路管理无法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道路问题,增加了道路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3优化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路径

3.1道路状况评估与分类

在优化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路径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道路状况的评估。这个评估过程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对道路的状况进行评估。定量评估可以基于各项指标,如路面平整度、裂缝和坑洼的数量和尺寸、路面磨损程度等进行测量和记录。同时,也可以采用定性评估,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判断,对道路的结构完整性、安全隐患和使用寿命等进行综合评估。

基于道路状况的评估结果,可以将道路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分类,以确定养护的优先级。这可以帮助管理者明确道路的紧急程度和优先处理的顺序。一般来说,道路状况较差、交通量大、重要性高的道路应该优先进行养护和修复,以确保交通的畅通和安全。而道路状况较好、交通量相对较小的道路可以在后续阶段进行养护,以平衡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益。

3.2合理配置资源投入

为了优化镇村道路的管理与养护,必须合理配置资源并提出有效的资源投入模型。这个模型应该综合考虑资金、人力和设备等方面的需求,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

首先,需要制定长期的资金投入计划。在资金方面,需要根据道路的数量、长度、等级和状况,确定养护所需的资金量,并在年度预算中进行合理安排。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政府拨款、补助资金、农民自筹资金以及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增加道路管理与养护的投入。其次,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养护队伍,他们应具备道路养护知识和技能,能够高效地进行养护工作。最后,设备的投入也至关重要。合适的设备能够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根据道路养护的具体需求,要评估并采购适用的设备,如道路修补机械、养护车辆、路面检测设备等。

3.3预防性养护与维修策略

为了保持道路的良好状况,需要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制度,以及时发现和修复道路问题,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首先,制定巡检计划和路线,明确巡检的频率和范围。巡检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识别道路问题,如路面坑洼、裂缝、路基沉降等。他们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如路面检测仪器、相机等,记录和拍摄道路问题的情况。其次,建立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道路问题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或责任单位。这些问题应记录在案,并按照一定的优先级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明确责任人,并制定合理的修复计划和时间表。最后,进行定期维护和修复工作。根据巡检结果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维护和修复计划。这可能涉及道路表面的修补、路基的加固、排水系统的清理和修复等。在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确保修复质量和持久性。

4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镇村道路管理与养护路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评估、合理资源投入、改进管理机制以及加强预防性养护,可以有效提升镇村道路的状况和性能,提供更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亮. 预防性养护在市政道路管理中的重要性与方法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4):92+125.

[2]田善森. 市政道路管理养护措施浅议[J]. 中国工程咨询,2017,(09):64-65.

[3]赵景耀. 浅析预防性养护在市政道路管理中的重要性[J]. 建设科技,2017,(07):122-123.

[4]胡小燕. 城市道路管理养护中常见问题的思考[J]. 江西建材,2017,(06):196+296.

[5]方淑玲. 预防性养护用于市政道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 江西建材,2016,(12):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