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邵林芳

    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化控、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化控。 

陆良县大莫古镇位于陆良县的西南部,介于南昆铁路的“陆良站”与“石林站”之间,享有陆良“南大门”之美誉。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2公里,距石林风景区18公里。辖10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有国土面积215.9平方公里,地势起伏平缓,属典型红壤丘陵半山区。最高海拔2165米,最低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雨量480毫米。有耕地面积2914.60公顷,其中水田1296.053公顷,旱地1618.07公顷。人均占有耕地1.05亩。水域面积466公顷。2015年末全镇总户数13615户,总人口52016人。

2012年,大莫古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陆良县农业局的帮助和指导下,举办玉米高产栽培实验示范,实验示范地点在大莫古镇新哨片区,实验面积300亩,示范面积10300亩,涉及太平哨、阿油堡、甘河3个村委会, 367113949人。其中,太平哨村4300亩、阿油铺村3500亩、麻舍所村 2800亩。该片区位于陆良县城西南部半山区,海拔1937.34米,平均气温14.7℃,平均降雨量647.22mm,距县城7公里,交通便利,土壤疏松肥沃,水资源丰富,是大莫古镇玉米种植的主产区和高产区。

1 选用优良品种

1.1选择抗逆性强、长势好、抗病、早中熟、稳产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1.2 玉米优良品种的标志:个要低、叶要小、杆要硬、色要浅、叶片疏、 植株整齐、要早熟、苞叶少、要张开、 穗位低、雄穗小、果穗匀、秃尖少、轴细硬。

1.3 品种选择:核心示范区选用陆玉4号、靖丰18号;项目示范区选用路单8号、林新4号、会单4号等优良品种。

  2精细整地

2.1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

2.2前茬作物收获后,统一机耕,及时深耕细耙,做到墒平、土细、沟直、无杂物。

   2.3 按照1.2米划线深开种植沟,理“W”型集雨墒面,做到抗旱耕作。                                       

  3 适时播种

   3.1 肥床育苗移栽

3.2定向湿直播  利用降雨或提灌增墒,保证土壤墒情,适时播种。播种时做到“三潮播种”即:土潮、粪潮、种潮。

3.3播种前准备  一是浸种、施 基肥;二是覆土后浇透水,喷 施农药。三是覆盖地膜, 做到浇透一墒 覆盖好一墒,坚持盖湿不盖干的原则。

3.4播种  于4月上旬播种,在膜上拉线打孔播种,孔径3-4cm,每亩播种2-2.5千克,每塘播种2-3粒,深度3厘米,最后盖土封口。

3.5规范化种植  宽窄行种植,大行8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28-30厘米,亩播3700-4000株,做到合理密植。

4配方施肥

4.1 施肥原则根据土壤养分化验分析结果和玉米需肥规律,基肥以抗旱施肥为重点,重施农家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做到N、P、K配合施用;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适期早施、轻施、偏施苗肥,重施穗肥,巧施、酌施粒肥,保证玉米生长发育对氮肥需求。

4.2基肥  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玉米专用肥:(13:13:9)40千克,底施在播种沟内,做到基肥深

施、种肥隔离

4.3 追肥  每亩施尿素60千克。在4-5叶期结合中耕除草施15千克;在11-12叶“大喇叭口”施35千克;在抽雄开花期施10千克。做到破膜追肥、打孔深施、施后覆土,忌直接在膜上撒施或施肥后不覆土。

5 中耕管理

5.1查膜补破  盖膜后要经常检查覆膜情况,如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细土盖严封实,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

5.2 助苗出土、引苗出膜  出苗后要经常查看出苗情况,如发现孔口盖土遇雨结壳,要敲碎土壳助苗出土;发现出苗不对孔,需及时引苗出膜,然后用细土盖严膜口保温。 

5.3 适时间苗、定苗  待苗长齐后,3-4叶适时间苗、定苗,做到间密留稀、去若留壮,保证全田苗齐、苗壮,要求单株留苗)

5.4揭膜培土  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揭膜培土15-20cm,促生不定根,防止倒伏。

5.5排水防涝  当田间有积水时,应及时做好清沟、排水防涝工作,涝害后要及时追肥以防脱肥。

 6 统一病虫害防治

6.1地下害虫  用3%辛硫磷(绿地丛)清颗粒剂3千克/亩或48%毒死碑(乐斯本)50ml/亩,兑水50升喷施在种沟内。

6.2玉米蚜虫 可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啶虫脒1000倍液防治。

6.3玉米螟:

6.3.1喷雾防治  在大喇叭口期喷施2.5%溴氰菊脂(敌杀死)4000倍液;

6.3.2 撒颗粒剂或毒土毒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2公斤加5倍细土拌和均匀,撒入喇叭口,也可选用3%克百威(呋喃丹)颗粒剂按3-4粒/株放入玉米心叶防治。

6.4玉米大小斑病  掌握在心叶末期至抽雄或发病初期施药。可选用50%醚菌酯(翠贝)3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世高)1500倍液进行防治,隔10天1次,连续2-3次。

6.5玉米锈病  在发病初期喷施15%三唑酮1000倍液或43%戊唑酮(好力克)30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2-3次。

7适时收获 成熟时及时收获,防止霉变 和鼠害。玉米收获后要彻底 捡拾旧地膜,净化土壤。

参考文献 

  [1] 高培荣.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上海农业科技,2007(2):56-57. 

  [2] 张晓梅,王越人,姚岚,等.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134-136.农业科学(自然科学版),2001(5):40-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