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为先”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理解为先”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应用 

林巧琴1,林秀平,2

1温岭市第五中学  2温岭市箬横镇中学

摘要:本文以“理解为先”为指导思想,探讨了如何在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融入理解性学习,并且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首先从数学教育的意义和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入手,解读了“理解为先”的教学原则,同时探讨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想家的方法。接着,我们从教师角度出发,提出了系统化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结合多种教学具体手段,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练习和实践探究等等,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建立数学学科素养。文章最后对多种教学策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估,证明了“理解为先”的教学原则的优越性,以及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且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理解为先,教学策略

引言:初中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大单元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理解性学习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让学生在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中建立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一、初中数学教育的意义和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初中数学是给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它是基础学科,也是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大单元的内容繁多、复杂,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深厚的数学素养才能掌握。同时,大单元的教学需要有系统性、连续性和科学性,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和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我们需要将“理解为先”作为教学原则。

二、探讨理解为先教学原则的意义

1. 帮助学生深化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果只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的应用,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含义,因此,需要让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大单元时遵循“理解为先”的原则,将知识点逐个分解,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究,建立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只有经过深度思考、不断地探究和实践,才能够真正领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意义,最终形成科学的、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1]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的本质是逻辑性思维活动,而且不像语言或者其他科目可以简单地背诵或者记忆。学生只有通过深刻理解、积极实践、不断琢磨和思考的途径,才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理解为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和探究,逐渐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提高。

3. 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学科的应用涵盖了各行各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和适应性思维能力。在“理解为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充分体验数学的逻辑思维和不确定性推理,以此促进学生更加自主、独立地探究物理问题和思考挑战,并且养成创新性思维方式。

三、运用理解为先原则的教学策略

1.构建结构完整、精致细致的大单元教学方案

构建结构完整、精致细致的大单元教学方案是实现“理解为先”教学原则的关键所在。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逐渐建立起符合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需求的大单元教学方案,包括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任务和分配教学任务等等,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比如,在对“有理数”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有理数这一章节的内容,优先让学生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后续课程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帮助,能更好更快的让学生理解“有理数”这一章节的知识点[2]

2.建立课程之间的联系

数学学科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体系,因此,在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建立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章节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并且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章节知识时,可以先让引入之前章节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两个章节的知识点有着一定的联系,学生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对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有着很大的帮助。

3.开设多种学习手段和策略

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的数学教学需要有多种学习手段和策略,来满足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和倾向。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可以提供观看视频课程、读取相关教材和资料的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在课堂中可以利用实例、话题、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而在课后练习和实践探究阶段,学生可以基于生活实践和课堂讲授中的案例,深度挖掘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真正成为数学思想家的信心和能力,同时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结语:“理解为先”的教学原则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提升,并且在探究如何实现这一原则的过程当中,结合了多种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多种教学策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估。在教育实践当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预期效果,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化、全面化地掌握数学大单元的相关知识等等。因此,可以肯定“理解为先”的教学原则和多种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且提出改进措施,如针对性更加强的教学方案、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等等。

参考文献:

[1] 杨靖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理解性学习[J].数学教学,2018(05):56-61.

[2] 陈晓峰.理解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教学, 2017(11):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