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1
/ 2

多途径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许荷芳

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 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网络以自主多元开放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要求人们在网络平台上的言论行为诚信公开。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适应网络的发展和社会需要,以道德的价值结合网络道德的要求制定教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的探索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的优势,拓展道德教育资源,分享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平台加强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实现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达到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途径

网络改变了学校教育和学习模式,成为教学的常态化,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法都产生影响。网络给学生带来下面和负面的冲击都不小,既丰富知识、便捷获取知识,又带来垃圾和黄毒。针对网络带给学生的问题,德育教育主动转向网络道德教育,科学的探索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

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网络道德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网络相物匹配,与网络相适应。网络道德是人们在网络平台的德法则,也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思想动机和言论行为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网络道德的特点是自主、多元、开放,遵守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原则。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形成道德价值体系,以网络道德的实践精神的要求和选择,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目标来确定。培养学生的网络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标准选择。要求学生掌握善恶标准,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规范学生在网络时空中言论和行为,遵守公序良俗,以社会舆论、传统道德标准评价网上言论和行为、按照道德中善的法则完善自身和社会关系,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内在精神需求。

二、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的优势

1.拓展道德教育资源

目前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和接收信息的主要平台,网络的信息量大、速度快的优势无形中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获取大量与道德教育有关的文章、、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将这些的丰富资源引入到道德教育课堂教学,丰富德育教育课程的内容,给学生以最真观的感受,记忆和强化所学的内容,提高道德教育效率和质量,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2.加强沟通和交流

计算机和网络加快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和工具也方便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大大缩短的人们的交流距离,加快的交流的速度,无形中没了时空的束缚,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反馈。借助社交软件和工具,方便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的联系,老师能及时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传递给家长,家长也能意见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和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

3.微课程分享道德教育资源

微课程是学校引进的网络教学模式。老师将道德教育课程应用的文章、图片、音频和视频制作成微课内容,及时发送给学生和家长,方便学生加深学习。老师还可利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建立班级和小组群,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补充德育课堂的内容,通过群组分享有关德育教育的资源,如新闻、视频和热点等。

4.给学生提供思想平台

道德教育重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不只能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更多的是学生的理解和实践。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外在的表现就不同。有开放大胆的,敢于在公众面前发言;有害羞内敛的,不敢公开吐露心声。因此,网络和社交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反映心声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社交工具上倾诉遇到的社会现象在心中产生的疑惑,老师也能及时给予答疑解惑。

三、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人教版网络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是给予学生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依据知、情、意、行四方面开展,掌握内在规律,制定教育内容,实现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1.明辩网络信息和行为

通过德育教育课堂的培养学生深刻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国家、社会、集体的思想观念。辨别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明辩事理,以道德的善恶标准,分辨网络信息和言论;规范个人行为,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评价网上的行为。

2.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德育教育课堂的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充分了解与网络信息和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不去触碰法律法规这个高压线,遵守道德的底线,养成在网络活动中遵纪守法的观念和意识,成为个人的行为习惯,自觉抑制不良的信息,选择正确的信息。

3.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

通过德育教育课堂道德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坚持个人的信息和行为不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和利益,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和言论予以抑制和批评,未经授权的信息不随意使用,不随意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对自己发布的信息和行为负责。

4.提高网络社交能力

网络是一个资源共享与合作的平台,在网络平台上的人际交往是看不见的,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的。学校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交际手段,提高交际能力,建立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交际的语言和行为丰富、手段多样化,尊重他人,对自己负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事。

四、结论

毋庸置疑网络以技术发达,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化。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小学生很难分辨对错、正确与否,也难以控制和掌握自己的行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道德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李常英.浅谈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16).

[2]让玉杰,陈建欣.浅谈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J].网络科技时代. 2008,(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