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1
/ 2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探究

黄鑫

身份证号:360735199510060339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这不仅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电力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而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若能够充分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融合,对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也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自动化;自动化技术;运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够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电能损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各个设备的故障问题,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在电气控制领域内的一种先进技术,涵盖了很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机械加工、流水线生产、制造业、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环境监测等诸多行业。与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相比,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和精确度,能够大幅提高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技术会日益发达,未来的电气自动化将更加科学化、信息化,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道路上占据重要地位。

2、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的作用

2.1促进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高科技,在该背景下,通过对电子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同时,通过合理的方式对技术进行合理改进,这维护了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发展。此外,我国电子自动化技术方面人才在日常工作中,会针对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对各项内容进行合理创新,从而使电力系统在智能化方面能够有所突破,从而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保护,进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

2.2减少费用耗能

在电力系统中,最大的注意问题就是安全,并且在安全的基础上寻找耗能低且成本低的方式。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就很好的改善了这一点,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减少系统本身的损耗情况。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节能的技术减少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成本,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3实现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测试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可以给相关人员的实时监控提供条件,利用虚拟模型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设备、软件进行测试,快速获取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的综合评价实现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电子自动化技术进行远程的电力装置考察,非常高效的获得相关电力设备、环节的承载电量和输出电量以及很多危险因素。

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3.1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其中计算机技术就是关键的一种,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奠定基础,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高效运行。计算机技术就是信息化应用的体现,通过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节约很多人力物力成本。还能促使一些工作进行规范性的开展。例如,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将电力系统中很多数据和操作进行系统化的设置,比较快速高效的采集到各种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此外,计算机技术之下的电力系统可以高效的实现变电,从而提高供电效率,推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

3.2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控制技术在非线性系统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效应用,既可以保证系统控制,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又可以保证系统可以迅速找到故障,而且及时将其消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立即找到所有环节出现的故障。并且有关工作人员对智能控制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可以对电网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保证有关工作的稳定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质量。

3.3PLC技术的运用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PLC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已经有很多电力企业将该技术应用到变电站中,以实现对变电站的控制。PLC技术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可以有效控制每一个设备和器件。具体来说,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化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源控制

电力系统中的备自投装置属于保护装置,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备自投装置启动后,电力系统会立即断电,无法继续供电,PLC技术可以解决断电问题,既能让备自投装置发挥保护作用,又能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2)顺序控制

利用传感装置采集设备或器件的参数,根据参数判断开关状态,获取模拟量信息,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根据各个参数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协调和控制,确保电力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通过PLC技术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过程控制

PLC技术能够令I/O模块顺利完成转换,使其进行D/A转换或A/D转换,对模拟量进行控制,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根据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过程控制,利用电力系统的内置程序算法保证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通过过程控制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4)断路器控制

在传统的模式中,断路器控制需要使用继电器,但是该装置经常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为了保证控制的有效性,需要运用PLC技术,控制断路器的开关状态,如果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还可以发出报警信息,对断路器的自动跳闸操作进行控制。

3.4仿真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过去,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室采集数据来进行分析,在确保每一项参数都能够满足运行的设计标准后才能够将新设备、新项目加入电网系统当中。在这一模式下,因为实际电力系统在加入设备与项目后的数据波动与实验室数据存在较大出入,所以在后期调试过程中依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很容易影响相关的利润空间。所以为了应用好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及准确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就应该采用仿真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根据实际中的数据输出进行收集、处理后整合成相应的指令传输到新加入的设备或项目当中,帮助这些设备或项目完成自动化调试,实现全电网全设备的自适应调整,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

3.5多项集成技术的运用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需要许多辅助设备同时运行,形成控制、检测、保护和质检等多个目标的有机体。但是单一进行这些目标的步骤会耗时耗力,并可能导致供电不稳定,对用电造成不必要损害。为化繁为简,利用多项集成技术,缩减不必要的运行步骤,优化时间和成本,并确保每个重要步骤不被漏掉,从而让整个电网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得到提升。多项集成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电力系统管理混乱局面,使其操作更加方便,让电力用户更放心地用电,享受安全的生活。此外,该技术不仅提高了电力公司的知名度,还增加了其经济效益,促进了其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实际运用,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自身的运作质量和安全性,而且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用电的整体需求。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缓解传统电力系统当中对于人力、财力、物力的整体支出情况,最大限度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对设备安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都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梁芳华.电力系统中如何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J].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

[2]黄娜.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电业,2020.

[3]胡月.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家园·电力与科技,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