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护理模式对胃肠镜检查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流程化护理模式对胃肠镜检查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易凤娥

沙洋县人民医院 湖北荆门 448200

【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模式对胃肠镜检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行胃肠检查术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流程化护理模式,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不良心理变化方面,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流程化护理模式,干预胃肠镜检查术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流程化护理模式;胃肠镜;检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有效提升[1]。在日常诊断中,胃肠检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消化系统检查的重要方式,胃肠镜能直观展示消化系统疾病的病情变化[2]。但是,由于胃肠镜的检查较为耗时,且患者对胃肠镜检查的认知较浅,导致大多数患者在检查前,都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这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有序检查[3]。为此,本文通过探讨流程化护理模式对胃肠镜检查术患者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行胃肠检查术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流程化护理模式,两组各35例。其中,在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3岁,均值(47.56±6.73)岁;在实验组的35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2岁,均值(47.52±6.48)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流程化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检查前:主动进行沟通,在沟通中掌握受检者的病情状况、不适症状、过敏药物等,并及时将了解的内容,反馈给医生,从而明确麻醉药物的用法和剂量。开展宣教活动,讲解关于胃肠镜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的认知,避免患者因缺乏相关了解而出现负面情绪;讲解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检查方法等;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保持其心理状态的稳定。2、检查期间:协助患者调整体位,按摩患者的肢体,以此放松患者的肌肉;做好患者的隐私保护;动态监测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心率、呼吸等指标;观察患者的面色状况、意识状况,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其处理。3、检查后: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查看其是否通畅;动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等;24h内,嘱咐已经清醒的患者,不可饮酒抽烟,不可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不可进食易产气食物,如豆类食物;嘱咐家属让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并按摩患者的肢体,避免患者肢体出现麻木情况。

1.3 观察指标

(1)不良心理变化;(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2.4,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

两组对比,在不良心理变化方面,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x±s)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分)

抑郁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5

58.86±4.45

38.28±3.26

59.04±3.74

37.17±3.18

对照组

35

58.82±4.48

43.71±2.83

59.10±3.62

44.63±2.58

t值

-

0.037

7.441

0.068

10.777

P值

-

0.970

0.000

0.945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对比,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5.71%(2/35),对照组总发生率25.71%(9/3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咳呛

感染

坠床

总发生率

实验组

35

1(2.85)

1(2.85)

0(0.00)

2(5.71)

对照组

35

4(11.42)

3(8.57)

2(5.71)

9(25.71)

X2

-

-

-

-

5.285

P值

-

-

-

-

0.022

3.讨论

在消化内科的临床诊断中,胃肠镜检查作为常用的一项检查手段,是提供临床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之一[4]。虽然胃肠镜检查的方式,较为简便,但是在检查期间,易引发患者出现呕吐、刺激等不适感,再加上患者对胃肠镜检查的认知有限,导致其在检查前易产生负面情绪。为此,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非常重要

[5]

结果显示:在不良心理变化方面,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5.71%,对照组总发生率25.71%,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流程化护理模式,干预胃肠镜检查术患者,干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 朱苗玲, 杨洁. AIDET沟通模式联合流程化护理干预在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7):97-99.

[2] 苏淑云,冯裕董,吴惠团,等. 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20(36):157-160.

[3] 张剑英,陈淑端. 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6):159-160.

[4] 刘洋. 流程化护理对胃肠镜检查术中患者心理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99-200.

[5] 初海英. 流程化护理模式对胃肠镜检查术患者身心应激、检查效率及舒适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8):1482-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