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模式对病理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护理管理模式对病理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徐静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 100025

【摘要】目的:分析病理科患者接受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病理科收治的患者内随机选择100例,依据管理模式分为实验与对照,组内均为50例。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均接受护理管理,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分别为95%,对照组总满意度75%,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理科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关键词:护理管理病理科护理质量

医疗机构内科室较多,病理科作为不可或缺的科室之一,其承担病理诊断的工作,内容包含活体组织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脱落、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为医生提供更多数据,随后制定精准的判定,掌握患者疾病性质[1]。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其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故需给予高度的重视[2]。护士需配合医生接受标本、登记信息与分配、整理及分发报告、统计标本的工作,故选择有效的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病理科收治的患者内随机选择100例,依据管理模式分为实验与对照,组内均为50例。实验组年龄在18-70周岁,平均为(33.91±1.23)周岁,男26,女24。对照组年龄在18-70周岁,平均为(33.92±1.21)周岁,男27,女23。对两组资料分析,P>0.05。纳入标准:(1)知晓实验积极参与。(2)符合适应症。(3)均为病理科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病变。(2)信息不充分。(3)退出试验。

1.2方法

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均接受护理管理:(1)管理规范:完善相关的制度,明确自身的职责,并对器械操作、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干预,以此保证实际的工作质量,提高器械的使用安全。科室还需制定追溯体系,建立相关记录体系,以此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另外,科室应形成健全的管理体系,并成立管理小组,该小组管理所有操作内容。科室需定期分析工作内的不足,明确问题,随后完善制度,人员自觉遵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2)强化培训:科室需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聘请专家开展授课的内容,以此对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增加人员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能力展开全方位的评估,严格控制各项工作。(3)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包含工作、清洁,前者需保证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人员工作任务,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此保证工作质量,并实施奖罚机制,提升人员积极性,降低工作懈怠的情况,减少不良风险发生率。清洁制度则要求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证治疗环境符合要求,提升患者舒适性,做好拉低分类,对医疗垃圾、生活垃圾进行专门回收,降低感染风险率。(4)风险管理:小组人员需充分掌握病理科的相关操作,便于人员遵守规则接受治疗,维持患者病情稳定,延缓病情发展。同时,小组成员还需充分掌握各项操作技术,以此保证病理科治疗质量以及安全性,保证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同时,还需分析临床工作内潜在风险,明确风险的性质以及发生可能性,选择最佳的方式规避风险,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自拟调查问卷,根据分数分成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最终统计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标准:分数在80以上。满意标准:分数在79-60分。不满意标准:分数低于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依据SF-36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指标内包含沟通能力、操作熟练程度、责任心以及书写规范,分数越高则质量越好。

1.4统计和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数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x2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t检验。P<0.05,则具有差异。

2 结果

2.1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有效率

实验组

50

29

21

1

98(%)

对照组

50

20

20

10

80(%)

x2

-

-

-

-

8.2737

P值

-

-

-

-

0.0040

2.2生活质量

  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精力

精神状态

健康状况

生理功能

实验组

50

88.32±4.53

90.24±4.21

88.81±4.53

90.27±4.33

对照组

50

80.51±3.96

85.24±3.79

82.87±4.24

83.55±3.56

T值

-

9.1784

6.2414

6.7694

8.4768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护理质量评分

实验组护理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沟通能力

操作熟练程度

护理责任心

护理书写规范

对照组

50

79.39±2.11

79.54±1.28

73.61±0.74

75.59±1.35

实验组

50

91.54±4.51

88.44±2.39

88.34±3.64

86.37±2.84

t

-

17.2546

23.2122

28.0409

24.2408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因病理科工作特殊性,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护理要求较高,需给予高度的重视[4]。但是,当前病理课内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当,患者及家属情绪较为激动,常会诱发医疗纠纷[5]。护士无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宣教,患者及家属无法掌握更多疾病内容[6]。此时,护士需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完善自身,有效应对工作内各种突发事件,提升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让其积极配合工作,提高满意度。护理管理的目的是集中精力提升护士的素养,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以此降低问题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护理风险发生,保证各项工作更有效,开展全面的管理工作,保证各项要求明确落实,完善制度,让护士遵循制度开展工作,以此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病理科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思嘉,龚荣花,王冰,姚敏,杨诗颖. 信息化病理标本送检系统在日间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8):156-158.

[2]赵敏,张丽,王翠,孙晓芹. 知信行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理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2):123-125.

[3]张晓婷,杨苏芬,杨佩浓. 我院病理科PDCA管理模式下标本不合格原因与对策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0):206-208.

[4]王丽.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脑栓塞伴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改善老年痴呆病理行为评分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0,39(21):154-156.

[5]缪素霞,李洁,梁丽. 恶性肿瘤病理报告自取患者心理诱导护理体会[J]. 心理月刊,2019,14(22):62.

[6]蒋云博,史良,蒋玮. 综合护理干预与传统护理方式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比较性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