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应用分析

古再丽努尔·麦麦提

沙雅县兴雅农业灌溉水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22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水资源节约管理理念的推广及应用,各行各业在生产环节都采用了节水模式,促进了资源的节约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中,新型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也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农业部门应该大力推广新型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缓解农业中用水资源紧张的局势,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现阶段的农业灌溉模式以及节水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灌溉模式;节水技术;应用

1.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概念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应用了新型的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主要是利用最低限度的用水量,确保农作物的长势,获取最大化的产量以及农业经济收益。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微灌、滴管、喷灌、渠道防渗、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农业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气候类型和农作物的需水特性以及土壤条件等因素,为农作物的生长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采用可行的节水灌溉技术,确保灌溉技术的应用达到适时、适量的标准。节水灌溉技术对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的态势,提升作物的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类型及应用

2.1人工漫灌模式

人工漫灌是比较常见的农业灌溉模式,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模式逐渐由人力灌溉操作转换为机械自动化操作,实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加快了农业灌溉效率。但总的来说,人工漫灌模式具有需水量大的特点,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并且容易出现积水状况,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长期使用漫灌模式,将会导致土壤盐碱化,损害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较多的国家已经将这一灌溉模式淘汰,但我国耕地面积广阔,多数地区仍然使用着人工漫灌模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问题,甚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随着节水观念的深入人心与节水技术的发展,相关人员提出了利用自动化阀门控制农业用水的方案,但也受到了建设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方案的推广以及漫灌模式的优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低压灌溉模式

低压灌溉模式在许多地区的应用率较高,相较于人工漫灌模式而言,低压灌溉模式具有更好的应用效益。低压灌溉模式主要是应用低压管道对农田进行灌溉,并保证土壤中具有足够的含水量,这一模式具有三种构成要素,分别是水源、水泵以及输水管,具有输水量大、灌溉速度快的优势,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渗漏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除此之外,低压灌溉模式在应用中,管道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少,能够防止低压管道的布设对农作物造成损害,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是多数地区较为青睐的农业灌溉模式[1]

2.3喷灌模式

喷灌模式主要是利用水泵的压力进行农田的喷洒灌溉,喷灌工具能够覆盖一定的农田面积,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农田面积,合理设置喷灌工具,确保照顾到每一位置的植株,实现大面积的农田灌溉目标。现阶段,喷灌模式逐渐被应用在较多的农业地区,促进了作物植株的快速生长以及产量的提升。喷灌模式中使用到的工具类型主要有固定管道、半固定管道以及移动式管道,这一灌溉模式具有较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喷灌管道的占地面积小,并且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工具成本也较低,适合大型的农田灌溉,因此受到较多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视。

2.4滴灌模式

滴灌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模式,主要是利用细小的水管,将水滴落在植物的根部位置,真正做到了水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具有灌溉速度慢、用水量小、灌溉时间长的特点。滴灌模式下,水滴通过渗透的方式直达植物的根部,确保了水资源能够完全被作物吸收,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解决了农田中水资源的蒸发散失问题,发挥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滴灌模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应用在不同种类的作物生长阶段,其管内的气压低,水滴的泵送速度较慢,但具有连续泵送的能力,为植物的水分吸收提供了保障。在应用滴灌技术时,配合使用地膜对农作物进行覆盖,有助于达成良好的灌溉效果。另外,在一些高海拔地区使用滴灌技术进行农业灌溉时,技术人员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为滴灌设备提供压力,确保滴灌设备能够持续不断为植物输送水分。目前在滴灌模式中,技术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自动调控水泵的动能系数,使设备的滴灌性能保持稳定,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农作物品种的灌溉需求。在滴灌设备的控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于阀门压力的调控,技术人员只有设定合理的调节参数,才能够确保水资源在滴落过程中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滴灌技术采用的管道一般是黑色的塑料管道,这有利于减少附着在管道上的藻类微生物,减缓管道的老化现象,提高滴管工程的经济效益。

3.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的应用策略

3.1改变传统观念,增强节水意识

现阶段,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中以农业生产为主,并在农业灌溉技术方面提供了较多的支持。但由于农村地区人们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意识不够强,还没有认识到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重要性,会使得新型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的推广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业节水灌溉模式及技术的推广时,需要在农村地区加强宣传,改变人们的传统农业观念,提升节水意识,将农业灌溉中水资源浪费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使村民知晓,并传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并真正落实节水功能。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改善农村地区的受教育状况,提升农民对新型节水技术和理念的接受能力,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效果,提高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并真正走入基层,落实节水灌溉宣传工作

[2]

3.2田间节水管理措施

在农作物的种植前后,田间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期间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确保农作物具有良好的长势,进而提升产量。因此,农业部门工作人员需要配合种植人员,在开展农业生产之前,做好土地管理工作,通过耕地与松土、施肥,提升土壤的肥力,保证土壤结构的合理性,并将周边的土地合理开垦,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灌溉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种植人员还应该根据土质状况与地区气候特征,选用合适的农作物品种,并根据耕种经验选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减少农业灌溉的需水量,达到节水效果。例如,棉花是一种比较抗旱的作物种类,其自身的储水能力强,可以将棉花与其他种类的农作物混合种植,达到保持土壤水分、降低灌溉用水量的目的。在农业产生环节,灌溉技术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升节水效能。上文中提到的喷灌、滴灌等技术都具有良好的节水灌溉效果,值得被推广与应用。工作人员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例如,在降雨量较少的地区,尽量采用滴灌模式,减少农田中的水分蒸发量,将水分直接输送至农作物根部,达到有效的节水效果。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不同的灌溉模式以及节水技术,为农业生产制定良好的灌溉方案,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和养分,促进产量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新型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灌溉理念,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节水效能,达到了节约农业用水的目的。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宣传,改善落后地区的农业灌溉模式,通过良好的田间灌溉管理方式解决农村地区现存的农业用水问题,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伟.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12):124-126.

[2]化希之.农业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应用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2(10):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