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业主如何加强市政工程建设高质量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建设业主如何加强市政工程建设高质量管理的思考

陈祖三

北碚区住房城乡建设事务中心,重庆 400014

摘要:当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在投资放量,我国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其中市政道桥隧项目建设是重点之一。目前大多数工程低价中标,或者采取EOD、EPC+F等建设模式,实施融资发包,这些模式本身存在着许多待完善的部分,再加上近年来,受疫情和经济环境下行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建设业主管理的难度。如何实现市政工程高质量建设管理,这是当下建设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的挑战,通过本人对100多个建设项目管理的总结,针对目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急需进一步加强,工程安全急需进一步保证,工程进度急需进一步加快等问题,从建设业主项目管理的角度谈谈个人浅见。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思考

一、精心谋划,注重招标文件中施工合同的设计

合同是后期项目实施的顶层设计和主要依据,需在招标阶段精心谋划,如设定更换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违约条款,可约束施工单位擅自调整,以加强项目管理;如设定获市级奖项予以资金补助的条款,可极大的激发施工单位创优争先的动力。若在中标后,再与施工单位洽商合同,因各方利益博弈,很难实现建设业主意图。

二、科学监管,推行建筑师全过程咨询管理制度

一是建筑师是项目专家,实施建筑师全过程控制,不仅可以在施工动态中优化设计,节约工程造价,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帮助建设业主现场代表解决许多技术上的卡点和难点问题。二是科技赋能,可采用无人机、远程监控等手段协助项目建设管理。

三、狠抓重点,实施五大控制强化项目管理

质量、安全是建设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项目业主负责制的重点内容。实施质量、安全、造价、进度、细节五大控制,创造精品工程。

(一)工程质量管理。

1、强化参建单位的管理。一是加强现场代表的管理。对现场代表进行严格考核,提高责任心,同时每周抽半天时间进行集中学习,研究熟悉图纸、规范,提高现场代表的现场督能力。二是加强监理的现场管理力度。重点抓监理的行为规范,对监理不履职行为进行重处重罚。如在现场施工中,发现监理不到现场一次,扣除违约金1万元,累计满5次者,清退出现场;不合格工程,监理验收或计量的,发现一次扣除浮动监理用的10%,累计满2次者清退出场;监理在现场不履职,发现不了问题,或发现问题不管,或施工企业不服从管理和不落实,监理不向业主报告的,发现一次扣除违约金1万元,累计满3次者清退出场。三是加强施工单位的管理。重点抓项目经理的到岗履职、必要机械设备到位,以及按按图施工;若施工单位不服从正常管理,可责成监理单位下发停工整改通知,并停止签证计量等措施。

2、强化技术质量管理

(1)市政道路工程,重点抓压实度和软基处理。在半填半挖路段基底,可挖成宽1米的阶梯;在高填方区域,每填筑8米可采取强夯处理;在墙背或桥台处,需采用小型压路基压实;压路机的数量,每个施工班组必须配备一台压路机,来回3遍碾压;在水稳层铺筑前,除湾沉值检测合格外,可采用装满水稳料车试压路基,路基出现开裂或轮痕大于5cm的弹簧土,须挖除换填,重新碾压合格;管网回填区,必须重视三角区的夯实,用人工打夯机让其形成土拱后,在管顶回填50cm后,再用小型压路机压实,严禁抛填;水稳层施工重点抓含水率的控制、养护、成品的的保护等。

(2)隧道工程,重点抓衬砌和防水质量。掌子面施工,重点抓超前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注浆堵水、注浆加固等措施,在富水区域或不良地质阶段,要严格控制掘进尺寸,原则不得大于3m;严格控制超挖或欠挖,超挖部分喷浆要密实,锚杆嵌固拱架要牢固,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板要密贴,在铺筑前应加强对初支的注浆堵漏,当存在烤焦、焊穿等现象时,要及时处理;二衬砼的施工缝应按要求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若堵水确实存在困难,需设置导管引流,避免成型后渗漏。

(3)桥梁工程,重点抓挖孔桩、桩柱连接、预应力施工、桥面铺装、砼成型等质量,以及测量精度等。

(二)工程安全管理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到岗履职,编制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编制安全投入计划,安全隐患风险点措施有力且上墙,危大工程领导带班,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到位。

2、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严格逗硬安全文明施工考核与处罚。

(三)工程进度管理

对于工程建设进度滞后的,要分析原因。就企业本身而言,对工程进度非常重视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回收时间和利润,且企业的压力不比建设业主小。解决进度问题主要抓征地拆迁、资金保障、设计变更、管线迁改。

(四)工程造价管理

造价管理是一项高危工作,极易产生腐败。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造价管理制度,包括规范收方计量、设计变更审批等。一是收方计量坚持业主现场双代表、造价过程控制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到场签字制度;二是坚持收方计量的数量不得大于设计量;三是收方计量的资料必须必须及时完善并归档,不允许工程完工后补签;四是设计变更必须注明变更理由,且严格按照程序审批后执行。

作者简介:陈祖三,男,汉族,1976年3月,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城市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