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维护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简析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维护的思考

杨国锋

怒江州怒江传媒中心 云南 怒江  6731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所能获取新闻的途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人们都可以成为传播新闻的对象,新闻的真实性受到挑战。为此,就应研究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真实性维护的方法。本文先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优势,然后研究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失真的影响,找到新闻失真的表现,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维护对策

新闻是人们掌握社会变动,了解社会事件的途径。随着当前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所能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有效的满足人们对于社会新闻时效性的需求。但是,通过分析能看出,不同平台的新媒体对应提出的新闻或多或少都存在失真的问题,影响新闻的权威性。为此,就需要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失真原因

(一)新媒体特点催生失真问题

因为新媒体发展速度快,所以使得社会舆论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传统媒体依靠新媒体扩大新闻覆盖范围[1]。但是,新媒体时代下,虽然传播渠道增加,能扩大传播范围,但是也为新闻失真提供可能,人们的想法很容易受到这一因素所改变。在新媒体时代下,使得人们进入到这一行业更加容易,用户只需要有智能手机就能发布新闻,而普通用户的信息真伪鉴别能力较为薄弱,在收看新闻上的随手转发就可能会影响信息的真实性。一些虚假新闻能快速传播,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互联网的约束力度不足所导致。

(二)为获得更加关注产生虚假新闻

一些媒体从业人员为能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就会制造一些虚假新闻,以此来迎合人们的需求,导致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影响[2]。比如,在2018年的某滴滴快车新闻事件中,某自媒体人为能博眼球,获得更多关注,虚假的编造新闻,这不仅仅是缺少职业素养,同时更是道德缺失的表现。从实际上能看出,这也是受众心理所导致。

(三)从业人员素质不足

传统媒体行业针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高,不仅是要具备媒体素养,同时也要深入研究自己所报道的内容,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从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发展下能看出,一些从业人员往往没有做好这一点,缺少对报道事件的深入分析

二、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真实性维护对策

(一)调查新闻真实性

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数量增加,并且新闻的种类相比于以前也有很大的不同,导致新闻的真实性会受到影响。如果媒体的工作人员不能在大量数据中筛选出真实、正确的数据,就会导致虚假新闻被人们所了解,影响社会的发展[3]。所以,新闻工作人员是要能深入研究新闻的真实性,按照新闻的特点来走访和采访,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新闻内容审查,保证新闻的真实。特别是在当前网络时代下,新闻的真实性验证难度更大,比如在采访过程中,被采访人的信息是否准确,就需要媒体工作人员能深入调查,从不同层面来验证,这样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工作人员在收集信息上,是需要能明确关键要素,同时能根据真实情况来分析新闻的真实性,保证真实性后才能传播。基于新闻特点来深入调查,通过采访、走访等方式审查信息,降低信息的失误率,这样也能很好的提高传播新闻的机制,保证新闻真实可靠。虽然在新媒体时代下获得信息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工作人员要明确,并不能替代人工深入调查,所以只有能让工作人员深入分析,这样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比如,新闻工作人员在采访任务上,虽然在采访中获得信息,但是也需要工作人员再多采访人员以此来掌握新闻的真实性。

(二)完善新闻法律法规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行业面临着重要的挑战。新闻真实性的维护难度增加,需要相关部门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深入研究当前的新闻环境,对具体的新闻报道行为要约束,从而推动新闻行业正确发展。在传播新闻上包括采编、排版等多个方面,工作人员在各个环节上的责任都需要落实到实处,并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利用这样的方法来有效激发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性。同时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真实性意识,能利用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人员行为约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新闻发展秩序混乱的问题。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能完善责任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就能找到对应的负责人,便于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上更加认真,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新闻发展环境[4]

对于新闻行业来说,也应能加强监督管理。比如,针对网站来说,应能制定完善的审查制度,便于分析新闻在收集、整理与传播上的真实性。新闻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只有掌握制度要求,才能在生产新闻上保证顺利。单位和部门也应能制定奖惩制度,针对表现好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奖励,针对表现差的工作人员要给予惩罚,利用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面对严肃的法律法规制度,能约束以往人员行为草率、不负责任的情况。

(三)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新闻工作人员是报道新闻的主体,也是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对象。想要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就应积极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上能始终坚持自身的操守,时刻注意自己所担负的责任

[5]。群众在网络上发布新闻的时候,自己第一时间应能先检查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拒绝发布虚假信息。工作人员自己也应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一方面是要能通过新媒体来获得新闻,另一方面是要能审核新闻的真实性,不断的研究当前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然后灵活运用新媒体,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单位应能先建立一支高素质队伍,加强建设新闻学科,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会议和部门要求,以真实的新闻报道为基础,占领舆论主体。从而来确保新闻工作人员能实事求是的报道社会各个方面,在网络上发布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真实新闻。新闻工作人员也应能牢记党的相关理论,明确党的路线,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才能发挥出新闻的作用。

(四)完善新闻采编流程

想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制作新闻的时候就应重视,完善新闻的采编流程,以此来形成新的新闻溯源制度。在新闻中所引用的资料、数字等都必须要确保真实。新闻中所反应的环境、细节等,也应确保真实。工作人员在调查的时候,应能深入分析,这是能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关键。一些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虚假,这就需要新闻工作人员自己应能具备判断的能力,不断的调查与研究,才能编辑出真实的新闻。

(五)强化领导重视

新闻真实性与新闻媒体单位的领导也有直接关系,为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就需要相关的单位的领导能意识到在当前时代发展下,新闻真实性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从而来改变自身的意识理念。在日常工作上能不断的学习,掌握新闻报道真实性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深入了解新闻报道中的各项内容。同时,还应能建立科学很累的管理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真实的管理条例,促进工作人员能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上,不仅是要遵循国家制定的新闻防蜡法规,还应能按照单位所制定的制度来约束自身行为,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能通过多个渠道来接收新闻。虽然这样的方式更加便捷,但是随之带来的是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影响。为能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需要国家部门和新闻行业能结合新闻失真的问题,以此来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道德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领导和人员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重视,从而来保证新闻真实性。

参考文献:

[1]何梦莹. 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反转的负面效应及应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1.

[2]范娜.分析新媒体时代如何“把关”新闻真实性[J].传媒论坛,2020,3(17):14+16.

[3]蒲祉吉.新媒体时代新闻“把关”与新闻真实性关系浅析[J].记者观察,2019(32):101.

[4]李培询.基于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维护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9(17):46-47.

[5]孙蕊.新媒体时代维护新闻真实性的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9,5(0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