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提升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途径

张永杰

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0

摘要:飞碟射击难度相对较大,对运动员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运动员拥有从容不迫的心态,而且要求运动员具有精准的射击能力。在飞碟射击比赛过程中,若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临场能力存在一定不足,会直接影响运动员能力发挥水平。本文对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常产生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并制定适宜策略,以期提升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

关键词: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路径

引言

在飞碟射击环节,为提升比赛成绩,保障运动员射击能力的充分发挥,应注重对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的培育,降低外界环境对运动员的影响,使运动员以稳定从容的心态进行射击,提升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使运动员将精神集中于比赛过程中,促进良好比赛结果的获得,以免运动员留下遗憾。

一、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常产生的心理问题

(一)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

一般来说,优秀的运动员临场表现相对从容,其并不会在非射击阶段关注他人射击成绩,会对外界信息进行回避,并不会对赛场外环境变化等予以高度重视,以免对自身心态造成影响,保证自身心态的平稳性,为比赛做好准备,提升自身注意力集中程度,保障自身射击能力的充分发挥,促进相应比赛目标的实现[1]。然而,部分射击运动员在待射击环节,过度重视外界环境,对其他运动员的射击状况进行观察,频繁查看记分牌,过于关注赛场外场景等,注意力呈现一定的分散特征,难以为射击比赛的开展做好铺垫,在比赛开始时,其无法及时调整自身心态,进入比赛状态的速率有所下降,射击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可能降低比赛成绩。

(二)情绪转换能力不强

在飞碟射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其所承担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在射击间隙,其会通过不同的手段,对自身情绪进行宣泄,以便应对后续比赛。例如,部分运动员会借助言语或是行为表达自身对成绩的满意度,其可能会摔蛋壳,对自身的不满意加以发泄,也有可能会通过摇头等动作,体现自身的遗憾,表明自身比赛表现未达到预期目标。除此之外,部分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使得其行为出现失控现象,若射击出现脱靶现象,其难以快速从失败的心理状态中脱离出来,目光呆滞,集中性大打折扣,甚至过度重视未击碎的碟靶,忽视后续飞出的碟靶,对后续射击造成不良影响,运动员的综合射击成绩有所下降,其射击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制约比赛目标的实现。

(三)易出现紧张心理状态

在比赛过程中,对飞碟射击运动员心理具有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如赛场氛围与对手能力等,使得运动员心里愈加紧张,甚至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其可能不断的调节帽子或是用毛巾擦手、扯衣服等,此类情况的发生,表明运动员处于紧张状态中,运动员会借助一些外在行为来缓解自身紧张,进而有效应对比赛,促进良好比赛结果的获得。除此之外,若运动员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可能会出现腿部或身体抖动现象,对比赛成绩造成不良影响,运动员的射击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不利于运动员的后续成长。

二、在飞碟射击比赛中提升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的对策

(一)注重自我反思的开展

在飞碟射击比赛环节,射击精准性与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具有密切联系。若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较差,难以有效应对赛场变化,射击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降低比赛成绩。因此,运动员应深化对自身的了解,明确自身射击状况,确认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并对他人的闪光点加以借鉴,增强自身的射击能力与心理素质[2]。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应积极与其他优秀选手进行沟通,交流比赛经验等,学习新的射击技术,增强自身心理素质,打破原有的射击壁垒。同时,运动员应对自身的射击表现等进行总结与反思,对自身表现不佳之处进行评估,并主动参与针对性训练,如心理训练等,提高自身临场应变能力,提高自身比赛水平。

(二)提升运动员抗压能力

在飞碟射击现场,对运动员具有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可能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风险。即使运动员具有较高的射击能力,若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未以从容的态度应对赛场变化,其最佳水平未得到体现,制约比赛成绩的提升。就运动员而言,其在参加比赛过程中,不仅会迎来对手的挑战,而且会挑战自我,运动员应具备敢于挑战的勇气,以不可战胜的斗志勇往直前,增强自身比赛气势,提升比赛自信,为战胜对手赢得一定先机。除此之外,运动员应戒骄戒躁,不可过于自信,但也应不甘人后,增强自身抗压能力,以一身傲骨面对各项挑战,敢于克服内心恐惧,提高比赛成绩,突破自我,为国家发展争得一席之位。

(三)注重心理训练的开展

在运动员训练环节,教练应将心理训练融入其中,建立全过程心理训练机制,对运动员的心理发展进行评估,明确运动员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等,对运动员进行正确引导,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不同的心理训练手段,提升心理训练成效,使运动员具备更高的心理调控能力[3]。在此过程中,教练应对心理训练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对运动员个人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并制定针对性训练措施,提升运动员心理品质。除此之外,应注重心理训练与射击技术训练的融合,使运动员采取有效手段控制比赛情绪,让其在比赛中具有优异的表现,提升运动员的适应能力,让运动员享受于比赛过程,适应不同赛场环境。

(四)增强运动员心理素质

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其行为主要受其思想控制。而飞碟射击是一项竞技类活动,若运动员的思想稳定性不足,甚至在比赛期间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其射击动作也会产生一定变化,对其射击能力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飞碟射击赛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瞬息万变特征,对运动员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若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高,可以相对从容稳定的态度应对赛场不变化,灵活应对比赛时的险境,保证自身心理状态的平衡性,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4]。运动员不仅担负着教练与家人的期望,而且可对自身能力加以展现,其可参加的重大比赛次数有限,如奥运会等,若运动员的心理调控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在赛场上展现自身最佳水平,也会影响自身的后续发展。故而,教练应从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着手,对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等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前人经验,增强运动员的应对与抗压能力,让其以更为平稳的形态应对赛场变化,提升心理教学与射击训练的融合度,为运动员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与此同时,教练应积极开展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自信心进行培育,使其具备更高的集中力,降低赛场等外界环境的干扰能力,提升射击精准性。另外,教练应在适当的时机对运动员施予奖励,肯定其表现,将自身的经验传授给运动员,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结束语

在飞碟射击运动中,运动员的临场能力与比赛成绩具有密切联系。而心理状态是影响运动员表现能力重要因素之一。若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相对较低,其训练成果得不到良好展现,自身射击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比赛成绩的提升。故而,应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增强其心理素质,引导其开展自我反思工作,使其发展愈加快速,保障其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铱洋,高金梅. 培养飞碟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探讨研究[J]. 科技风,2021,(18):169-170.

[2]魏翔飞. 男子双多向飞碟射击心理问题及调控方法[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0):76-78.

[3]张路. 青少年飞碟多向射击运动员比赛前的心理调控[J]. 青少年体育,2020,(04):47-48.

[4]李京诚,刘淑慧,李四化. 中国奥运射击冠军比赛心理定向的质性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32(04):3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