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王亮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79

摘要:水利工程既是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又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其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所以,水利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整体质量。有关单位要对水利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分析,加大对技术优化的投资力度,运用现代技术,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推动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使之与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相适应,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提供保障,这也是当前水利工程的发展方向之一。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发展;创新

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性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效益,还会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工序复杂,对施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工程施工技术也在逐步完善。水利工程是国家重大工程,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应对洪灾和旱情,而且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这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能源的开发具有积极意义。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化水利建设的需要。

一、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现场

(一)土方施工技术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会对周围的建筑以及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对后期水利工程的使用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以实际的施工环境为依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施工区域周围的建筑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对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地基造成不利影响,施工单位还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确保基坑施工的快速、准确,这样既可以避免外部气候环境对水利建筑坑基施工的影响,又可以将对施工区域周围建筑物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1]。施工人员在土方挖掘工作结束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坑底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处理,才能实现水利工程的保温工作,防止地基受冻。基坑开挖深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才能进行后续施工。在基坑深挖的时候,会出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基坑的排水工作,避免因为排水不顺畅而导致基坑的积水,进而导致基坑塌方等问题。最后,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必须将基坑底部的各种杂物清理干净,并确保土方回填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同时,为确保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还需对基坑进行夯实处理,使土层的厚度能满足后续施工的需要,并符合技术规范。

(二)边坡施工技术

在边坡治理中,锚固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它的应用既方便了工程的施工,又能降低了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锚固技术可以提高岩体的受力稳定性,因此可以防止岩体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破坏岩体。在采用预应力锚杆的情况下,主要采用后张拉法。同时,也要加快开发新型锚杆,这种锚杆除了能补偿张力环节外,还能通过千斤顶将整个锚杆张拉,当然也可以单独张拉以确保锚杆的平衡[2]

(三)导流施工技术

要想充分利用导流施工技术,首先要对坝址进行合理的选择,要以实际的施工技术需要为依据,科学地规划工程坝址的位置,对工程坝址的位置进行充分的考虑,要确保它可以满足导流施工技术的要求。在进行地形勘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以实际的导流施工技术需求以及施工区域的地势条件为依据,对施工区域的地势的优缺点以及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充分分析,进而选择出最合理、最合适的坝址位置[3]。其次,枢纽工程布局对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影响,确定坝址后,应从导流明渠的角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此外,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不仅可以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顺利实施,还可以将各种施工技术充分融合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后,由于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为了确保该技术的充分应用,不仅要考虑到施工地区的地质地貌,还要考虑到施工地区建筑物的分布和当地水库的蓄水情况,还要确保在应用时不会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四)拌制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水利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建材进入工地前,必须对建材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建材的质量符合有关标准,防止劣质产品进入工地。因为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拌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遵守有关规范,对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减水剂称好后应及时装入塑料袋,以免因外界温、湿等因素影响其性能。混凝土拌和工作可在施工现场或搅拌完成后进入施工现场[4]。如果在施工现场进行这项工作,首先要对每一种原材料进行准确的称量。然后,全部放入上料斗,将上料斗内的各种原料放入搅拌桶内,准确称出水和液体外加剂后,将二者放入搅拌桶内。

二、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

(一)施工过程自动化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开始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有助于提高整体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在传统模式下的施工人员操作风险因素。比如,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阶段,吊装设备的使用呈现出了自动化的趋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精确的操控起重机的吊装数值,从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另外,在某些特定的施工区域内,还可使用自动化的施工机械设备,从而实现水利工程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推动施工过程的自动化发展[5]

(二)施工材料绿色化

施工材料绿色化也是水利工程领域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强调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行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比如,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一般会优先选择环保、无污染的材料类型以及施工机械设备。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是减少自然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施工环节智能化

施工环节的智能化发展是目前水利工程施工领域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的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6]。比如,运用智能化施工技术,只需要技术人员在操作台之上设置好各项参数,计算机便会通过计算来进行相应的设备操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又确保了施工过程的效率及安全性,减少了水利工程施工风险的产生概率。所以,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向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必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竣工质量的优劣。因此,必须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制定更完善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重点推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促使水利工程施工有序地进行,为整体工程的高质量竣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玉.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1):157-158.

[2]吕光强.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镇建设,2021(1):189-190.

[3]胡开东.新时期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有效措施[J].河北农机,2021(19):86-87.

[4]刘国芹.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20(9):154-155.

[5]秦志坤.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4):4382-4383.

[6]祝奇伟,马秋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