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陈小梅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摘要: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和工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非常重要。在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难点和重点难点,需要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的工艺措施来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将以提高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意义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剖析,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量日益增加,公路、城市道路、铁路、和城市轨道的修建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相关单位就必须深刻意识到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难点,并采取一定的对策去进行优化与改革。

一、提高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意义

第一,保障交通安全。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路网规模迅速扩大,高速公路里程数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交通事故率逐年上升。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危害,从而确保交通安全;第二,增强综合国力。目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如果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综合实力,甚至影响国际竞争力;第三,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尤为突出。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尽量采用环保材料,避免污染;第四,节约资源。通过加强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时所造成的资源消耗,降低能源的使用,从而节省大量的成本,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难点

(一)铺装层不牢固

铺装层是在预制梁、横隔梁、湿接缝工作完成后,在其上面浇筑的一层混凝土,常见的施工材料选择是水泥型混凝土或沥青型混凝土。其与道路或者桥梁上运行的车辆直接接触的,是道路桥梁的面子工程,其质量的好坏会对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观赏性、实用性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我国铺装层的施工技术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其施工的质量及操作技术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从实际工程来看,部分施工工人在进行铺装层建设时未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和操守,而忽视了质量问题,进而导致铺装层稳固性不足,出现脱落现象[1]

(二)钢筋易锈蚀

钢筋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起到了加固和增强结构的作用,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抗震能力。钢筋的加入可以有效地防止结构的开裂和变形,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钢筋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也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钢筋易锈蚀是因为道路和桥梁工程通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加上大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作用于钢筋表面,形成氧化铁,即锈。锈蚀会降低钢筋的强度和耐久性,引起结构的损坏和安全隐患。此外,道路和桥梁工程中常使用盐类融雪剂,其中的氯离子会加速钢筋锈蚀的速度,因此要注意加强防护措施,如喷涂防锈涂料、使用不锈钢等。

(三)混凝土易开裂

混凝土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其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其高强度、耐久性、可塑性和低维护成本等方面。混凝土能够承受大量的压力和重载,能够长期稳定地支撑道路和桥梁的运行。此外,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能使得它能够被用来制造各种形状的结构,从而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因此,混凝土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道路与桥梁工作中混凝土易开裂的原因包括材料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和使用因素,如混凝土中材料质量不良、设计中未考虑混凝土的变形因素、施工方式不当、使用中受到震动、振动、重载等因素的影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三、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对策

(一)加强施工管理,防止铺装层脱落

铺装层脱落会导致路面表面不平整,增加驾驶者行车难度和行车安全风险,同时还会对行人、自行车等其他交通方式的出行造成影响。此外,铺装层脱落还会加速路面磨损和龟裂,导致路面寿命缩短,加大维护和修复成本。因此,加强施工管理,防止铺装层脱落,对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维护公共交通和人员出行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类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掺入量和温度,要注意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如铺装机、压路机等设备的调试和保养,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包括路面平整度、厚度、密实度等指标的检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例如,施工人员可如图1所示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在铺装过程中,要根据路面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当施工完成后,对路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如使用激光测量仪器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测量,以及对厚度、密实度等指标进行检查和测试,最终保证了快速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

              

                          图1

(二)做好保养工作,规避钢筋锈蚀

喷涂防锈材料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钢筋锈蚀的方法,喷涂防锈材料可以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离钢筋表面和空气、水分,从而有效地预防钢筋锈蚀。具体的喷涂防锈材料包括:有机硅防锈涂料、环氧防锈涂料、无机防锈涂料等。其中,有机硅防锈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腐蚀性、抗紫外线性和抗氧化性能,可以长期保护钢筋表面不被氧化和腐蚀,在复杂的气候环境中也能保持良好的防护效果。因此,在实际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中,有机硅防锈涂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喷涂防锈材料之一。

在进行喷涂前,需要对钢结构表面进行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干净、无油污、锈迹等。钢结构表面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涂料的稀释和搅拌,以便于喷涂;在喷涂时,应注意喷涂枪与钢结构表面的距离、喷涂速度和喷涂次数等。一般来说,喷涂距离应该在20cm~30cm之间,喷涂速度应该适中,避免出现涂层厚度不均的现象。每一次喷涂后应等待涂层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次喷涂,以确保涂层厚度均匀。与此同时,有机硅防锈涂料的喷涂厚度应该在80μm~150μm之间,具体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在喷涂完成后,需要进行涂层厚度的检查和调整。可以使用涂层厚度测试仪等专业工具进行检测。如果涂层厚度不足,可以进行二次喷涂,以达到工程设计要求[3]

(三)完善施工工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是至关重要的。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一方面,预应力张拉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其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例如,在大型桥梁工程中,施工方应如图2所示在桥墩的施工过程中采用预应力张拉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预应力张拉,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避免了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另一方面伸缩缝也是一种常用的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其可以有效地解决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和收缩,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例如,在某高速公路的铺设工程中,施工方在道路铺设过程中采用了伸缩缝技术,在道路的不同段落设置了伸缩缝,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和收缩,避免了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

              

                            图2

总结:综上所述,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铺装层不牢固、钢筋容易锈蚀、混凝土容易开裂是主要的施工难点。因此,相关单位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防止铺装层脱落、做好保养工作,规避钢筋锈蚀、完善施工工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等有效措施,解决此类施工难题,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亚芬.分析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养护技术[J].四川建材,2023,49(03):174-175+194.

[2]邢计志.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对策[J].运输经理世界,2022(18):90-92.

[3]余文魁.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养护技术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1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