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盲人门球进攻技术——跳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浅谈中国盲人门球进攻技术——跳球

张泳

云南省昆明市盲哑学校

摘要:盲人门球是残奥会中一项重要的集体比赛项目,此项运动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中国男、女盲人门球队分别获得冠军和亚军,使中国盲人门球队一跃成为世界强队。随后盲人门球运动在我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得到迅速推广。跳球作为盲人门球中的重要进攻技术,可以让进攻更具威胁性,提高得分率。掌握此项技术,对盲人门球整体水平发展、学校教学与训练队训练有积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盲人门球;进攻技术;跳球

盲人门球是残奥会中一项重要的集体比赛项目。这项运动是1946年德国人SeppReindle和澳大利亚人HamLorenzen为失明的二战老兵创造的项目。这项运动的发明,给很多视力残障人士提供了更多锻炼身体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拉近了他们与正常社会的互动。1976年,盲人门球在加拿大多伦多残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项运动自1992年进入我国,后于1993年首次在大连举行比赛。

然而,由于该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较欧美国家而言技术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训练方法和策略不够科学,导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盲人门球队伍难以突破重围取得残奥会参赛资格。

对于盲人门球运动员而言,进攻技术是比中获胜的关键之一。在传统的人门球进攻方式中,运动员需要通过平球、弧线球等方式将球投射到对方球门。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实用,容易被对方防守队员卡位和拦截,影响进攻效果。为了提高进攻效率和突破对方防线,笔者在盲人门球带队过程中不断改善进攻技巧,根据盲人门球运动特性,开创并实施了全新的进攻技术——跳球。

跳球技术的基本概述

盲人门球是一项竞技性球类运动,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盲人运动员需要根据盲人门球中铃铛的响声准确判断球的方位,不停地移动、投球和防守跳球是由笔者作为中国盲人门球国家队主教练时期开发、实施训练后于2007年全国残运会首次运用。后以该项技术带领中国盲人门球男队于2008年北京残奥会获得中国历史上首枚该项目金牌。自此,跳球成为了世界盲人门球各队在比赛中用的一种高效进攻技术

跳球技术需要运动员充分利用球体的弹以及自身腿部力量、腰部爆发力,再由肩部力量带动手臂投球,结合手腕手指的特殊发力点使球离开手掌后通过一定角度与地面发生撞击,从而在球场上迅速弹跳移动,以避开对方防守队员的拦截,更好地打进对方球门。盲人门球跳球可以分为种类型:小跳、中跳、大跳跳球是指运动员控制球与地面的角度,使球起跳高度贴近地面,速度较快,以快取胜;中跳是指运动员将球投掷30厘米左右高度,该高度接近防守时运动员侧躺后躯体的高度,运动员难以通过声音判断球的具体高度,加大了防守难度;大跳是指球的离地距离超过40厘米以上,能以不接触人体的方式越过防守运动员直接跳进球门。在比中,运动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跳球方式教练员可以根据对方队伍防守特点安排不同的进攻策略

、跳球技术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1有效干扰对方运动员的防守多元化的跳球进攻可以迅速有效地打乱对方的防守体系,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合理有效的防守机制。通过跳球技术的应用,运动员可以有机使用多种进攻方式避开对方运动员防守,抢占比赛主动权,从而提高进攻效率并获得更多得分机会。相比传统的进攻方式,跳技术可以更快地突破对方防线,打入对方球门,在进攻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2增加比赛趣味性和观赏性:跳技术是一种新颖的进攻方式,技术上的复杂性使盲人门球的进攻方式更多元,可以增加比赛的味性和观赏性,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2. 劣势:1技术要求较高:跳球技术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掌握较高的技术要领训练周期长,因此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难度有很高的要求。2风险较大:跳球技术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跳过头、跳偏离目标易远球犯规等情况,也会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跳球技术的应用

球优势明显,因此为避免犯规的风险,需要在训练时尽可能攻克技术上的难关。跳球技术的应用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掌握一定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1.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体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参加比赛和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拥有较强的肌肉力量、爆发力、耐力和协调能力,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为出色地完成各项技术动作以确保稳定地控制住球的弹跳高度,提高比赛的胜率。盲人门球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反应速度和听觉、身体的有机配合,因此,教练员需要重点训练运动员的腿部、腰部、肩部、手臂、手腕和手指力量,在严格系统的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实现不同身体部位的同步和配合,找到适合每个运动员的投球节奏。

2.强化听觉训练。在实际操作中,运动员还需要注意跳起时的方位和高度等因素,避免跳过头或跳偏离目标远球犯规等情况发生在看不见的情况下,通过声音辨别球的轨迹和高度对于掌握跳球技术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听音乐、跟节奏律动、呐喊练习、拍球、花式丢球等方式,加强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区分力。根据球内铃铛的声音大小、方向、响铃时长来判断位置、高度和轨迹。

3.比赛中及时调整进攻策略。盲人门球比赛是一项对教练员依赖性较大的集体项目,教练员有着和眼睛一样的重要功能。不同的队伍有不同的防守习惯和特点,教练员需要在比赛开始时仔细观察对手的技术特点,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分析出其优势、劣势和所采用的战术,根据对手的情况调整己方队伍的进攻策略,从而合理搭配三个跳球技术形成多样化和灵活性的攻击模式,干扰对手的防守节奏并占据主动权,为团队的胜利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实现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合作共赢。

四、结语

随着国际盲人门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盲人门球需要运动队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跳球技术作为盲人门球的新兴进攻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技术要求和风险,但其优势明值得各队伍加强技术交流和融合,持续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恩杰.我国盲人门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新体育,2022,(08),92-94.

[2]张亚平.浅论门球运动的特点[J].体育风尚,2020(2):221.

[3]赵海.中国女子盲人门球投球技术线路与速度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4):93-95.

[4]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一种盲人门球训练装置和方法:CN20180626765.4[P].2018-09-25.

[5]王金琴.浅谈盲人门球中点球的防守[J]基础教育参考,2013(24):69-70.

注:笔者系张泳,于2002年担任云南省盲人门球队总教练并将盲人门球项目引入云南省昆明市盲哑学校;2007年率领云南女子盲人门球队夺得全国残运会冠军;同年担任中国男子盲人门球队主教练;2008年率领中国男子盲人门球队一举斩获北京残奥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