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血清学指标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1
/ 2

“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血清学指标观察

李济军1,郭琛2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岭中医院中医骨科,浙江温岭317500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岭中医院,麻醉科,浙江温岭317500

要:

目的: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探索“颈四针”针刀疗法对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血清学指标和疗效。方法:本次实验通过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医院骨科以收治60例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为此次的重点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性的分类方法,把这60例患者分成了颈四针组和传统的针刺组,30人/组。传统针刺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颈四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干预,两组病患都进行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疗效评分和SP水平。结果:治疗后颈四针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优于传统针刺组,且SP水平低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在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时,采用“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帮助病患减轻疼痛,改善血清学指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四针”针刀疗法;血清学指标;减轻疼痛

前言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其主要的病因为颈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增生肥大、黄韧带增生肥厚等通常是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的颈椎病但也会出现急性起病的情况在我国的发病率为60%[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的表现主要为颈肩疼痛和僵硬和上肢放射疼痛或麻木、上肢感觉沉重和握力减退出现乏力的情况。医学证明在病患的颈椎病疼痛期间采用“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对颈椎病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康复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手段在治疗病患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颈四针”针刀疗法对促进病患身体康复减轻疼痛所起的效果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对病患采用“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缓解疼痛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通过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医院骨科以收治60例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为此次的重点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性的分类方法把这六十例患者分成了颈四针组和传统的针灸组30/组。统计结果为"颈四针"针刀治疗组压病患中男四例6年龄为30~75平均年龄53.0±4.12),在病患治疗期间采取"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方法对照组病患中男七例3年龄为岁37~80平均年龄54.16±62);列入标准①满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准则》[2]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检查要求②年龄范围为18~65周岁之间男女不限③对其治疗对象有正确认识力对治疗人员的观点与判断有良好的依从力④病人自觉受试并出具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满足上述全部纳入要求②其他种类的颈椎病患者③有重大外科指征者④并发重大的心脑血管疾患、肝、肾脏等严重损伤者⑤合并妊娠或其他重大疾患或精神症状的患者娠同时应用止疼药及激素类方法但可能会降低检查效果者娠敏感体质或对各种药品敏感的病人⑥严重骨质疏松者⑦没有根据本研究要求治疗者且不能确定其效果或资料不完整者⑧双方尚未签订的知情同意书以上资料与结果均得到了患者及家人的一致认可并且得到了医院骨科的一致认可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相对差别不大但均不具有统计价值P>0.05),但具有一定可靠性的。

1.2方法

1.2.1传统针刺:取穴与方法参考《针灸治疗学》。传统取穴:颈夹脊、天柱、后溪、申脉、头悬钟等均取双侧。方法为:各穴位采取毫针的平补平泻法留针约30min。隔天为15次为1个星期共为1个星期。

1.2.2颈四针组:按照经筋理论在手背的三根经筋以及对应的颈部节段找到了阳性反应位点经严格外科消毒后以4号针刀1.0mm×50mm产品名称:汉章针刀型号:Hz系列生产厂家:北京卓越华友医疗器械公司为操作工具严格按朱汉章教授的针刀闭合性手术的四步进行操作。寻找到阳性反应点后以记号笔进行标记在严格经过外科消毒后关节突反应点:刀口面为矢状面约45°角在反应点处用针刀先打穿肌肤再穿透浅筋层、肌肤至关节突关节骨面接着沿关节突关节骨面调转刀口的角度约为45°角使其与水平面平行以找到关节突滑膜关节间隙处轻提针刀2~3mm至关节囊面上接着切削至骨面2~3下用松解关节突关节囊。对颈背部的反射疼痛部位如肩胛内上角、冈上窝、冈下窝等部位按一定的针刀操作方式处理。在手术结束后立即出针压迫止痛无菌敷料包扎法。

1.3指标判定

1.3.1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NRS数字评分法:评分区间在0~10分患者疼痛越剧烈得分越高。

1.3.2 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采用NDI评估量表对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分

评分项目包括了头痛、注意力、疼痛感、阅读、重物提起、自护能力等6项内容每一项目均有6个不同的评分等级评分分别为0~6分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评分值呈正相关关系。

1.3.3 血清学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纳入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数数据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调查

表1 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调查表

组别

疼痛评分

颈椎功能障碍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颈四针组n=30

5.24±1.71

1.34±0.91

15.78±1.11

6.56±1.21

传统针刺组n=30

5.31.69

4.14±1.12

15.32±0.98

10.23±1.14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对比

表2 两组神经颈椎根性患者血清学指标对比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颈四针组n=30

862.11±80.51

218.81±42.66

传统针刺组n=30

862.42±81.12

462.52±45.21

P

<0.05

<0.05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常见的颈椎病的一种病患出现颈椎持续性疼痛僵硬、上肢乏力麻木的症状发病率为约60%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影响病患的正常生活[7]。目前情况较轻的神经根性脊椎病患者采用较为保守的治疗方法常采用生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同样也可采用推拿、手法复位、针灸、中药治疗等治疗方法严重的病患需要进行手术治疗[8]。但是临床上很多疗法在治疗后其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患者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且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本文为了研究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的方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效果进行研究

在本次实验中通过给传统针刺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颈四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实验结果显示颈四针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优于传统针刺组颈椎功能改善情况优于传统针刺组SP指标下降情况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可见“颈四针”针刀疗法应用价值较高。究其原因在于“颈四针”针刀疗法是一种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方式以中医辨证施治为理论基础。在中医看来颈椎病为“眩晕”的范畴其致病因素在于患者肝肾亏虚、情志不佳、病后体虚导致患者筋骨失养气血流通不畅等。其治疗的关键在于补益气血、滋养肝肾[4]。“颈四针”针刀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针刀手术治疗法在去除患者病灶粘连部位的过程中操作简单避免了对患者膝关节软组织的损伤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恢复患者颈椎结构功能的作用。不仅如此颈四针治疗方法能够起到在患者的颈椎治疗后患者肌腱紧张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具有鼓舞阳气、实现患者气血的运、通脉络、止痛的功效对患者颈部的斜方肌、颈神经、椎外静脉等进行针刺起到活血行气、通顺脉络、调节阴阳等作用进而加快患者病灶处血液循环修复痉挛和粘连促进患者康复[5]

实验证明“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的方法能够促进病患颈椎疾病的治疗减轻疼痛改善血清学指标。可见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揭示了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减轻颈椎病患者疼痛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于杰朱立国洪毅林定坤房敏李俊杰王平唐和虎秦杰孙武权王红东张君涛。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与长期随访[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09:11-13+17.

[2]王善金潘福敏麻彬赵晶潘雅琴赵卫东吴德升谭军。 对颈椎病性眩晕的临床认识[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7:1587-1589.

[3]任龙喜何玉宝郭函等.颈部疼痛程度与颈椎曲度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9:750-753.

[4]张悦岳群、郭文辉.经筋理论指导颈四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JCAM.Nov.2017Vol.33NO.11.

[5]项小林杨婷婷魏新萍等.颈四针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改善的对比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7:191-193.

课题2021FSYYZY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