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1
/ 2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徐晶

230904198604260721

摘要: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虽然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给排水施工工艺,但要进一步提高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就需要深入探究更合理可行的优化措施,明确不同施工环节的优化要点。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得到各方主体重视,导致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质量缺陷,如设计图纸不合理,后续的维护工作难度比较大,无法保证建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然,这种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对技术本身进行优化创新至关重要。

1建筑给排水设计

给排水系统设计是建筑管网结构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涉及许多的内容,而且具有较强的分散性,这就需要强化系统性设计。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与整体工程各个项目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要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根据整体设计要求,针对给排水设计方案进行认真规划,把控好管道间的距离,且对管道水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管道正常使用,达到优化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目标,进一步保障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给排水设计进行优化,可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用水和排水需求。

2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对于给排水工程,其预留预埋工作包含以下内容:地下穿外墙防水套管、楼上管道穿楼板孔洞、地下室设备基础预留孔洞与预埋铁件。所有预留预埋工作都要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进行,其准确性与精确性直接影响整个安装工程。对此,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开工前根据土建专业提供的施工图确定每个预留预埋点具体位置,并和包含土建、暖通和电气等在内的各个专业及时沟通,明确之后的安装施工是否存在冲突与交叉,尽量做到预先避免,以免出现返工。(2)对于需要从地下水外墙穿过的柔性防水套管,其安装方法为:待主体结构所有钢筋均绑扎到位后,根据施工图要求的标高确定穿墙位置,然后在钢筋中设好套管,准确定位后通过焊接与钢筋网相连,在套管中利用废纸进行填塞,以免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进入套管导致堵塞。在土建施工模板拆除后尽快找出每根套管,并将其内部填充物清理干净。(3)对于需要从砌墙表面穿过的套管,其安装方法为:由土建专业进行隔墙砌筑,严格按照施工图提出的标高与坐标在隔墙中设好套管,再用砌块找平,并用砂浆将其固定,最后由土建部门继续进行施工。

3通球测试和伸缩点安装

排水管路安装结束之后,需要对其实施通球测试。通球测试就是使用细线连接一个管道直径2/3左右的橡胶球(橡胶胶囊),将其放入管道内部,观测橡胶球是否可以顺利从下方出口通过,从而判断管道内部是否有堵塞问题。对于横向铺设的管路,同样需要在其一侧放入安置伸缩点的作用,是为防止管道由于温差或者通水温度不同而出现的形变问题,伸缩点包括三种形式:弯管式、波纹式还有套管式。安装过程中,相关作业人员需要依据设计标准进行操作,在对伸缩点材质检查合格之后,依据规范流程进行安装。在安装套管式伸缩点时,需要确保套内的管筒与通水方向相同,同时需要做好安装之后的复验工作,把安装作业需要的辅助支架拆除。需要注意的是,在伸缩器安装过程中,不可直接手动调节管道的安装高度,防止损坏伸缩器。

4管道安装优化要点

以施工图为依据并结合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和运输路径进行综合考虑,将整个管线分为地下室主干管、管井处与配水点三个部分,不同的部分应分段预制,并做好逐一编号。对于薄壁不锈钢管,其切割宜借助专门的切管器实施,切割时应使切口和轴心线保持垂直,以免导致插入量不足。将管道切割完成后,还需利用专门的锉刀去除附着在内外表面的毛刺,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将密封圈割伤,导致渗漏。在管道环压过程中先按照表3的要求确定插入管件深度。在管道表面做好标记,然后将其插入到管件当中,使标记和管件端面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mm。若管件与插入管件之间的配合过紧,则可用清水将管材与管件适当润湿,注意不可使用涂抹油脂类进行润滑,否则可能导致橡胶圈发生变形,导致环压失效。在待压管件上设置好环压钳口,然后按照如下要求开始环压:当管道公称通径在DN15-25范围内时,环压压力按40MPa控制;当管道公称通径在DN32-50范围内时,环压压力按50MPa控制;当管道公称通径在DN65-100范围内时,环压压力按60MPa控制。对于公称通径在DN65-100范围内的管道,在和配件相邻的过程中,需要在压力上升至2.0MPa以后预先卸载压力,对环压钳口位置进行适当调整,然后继续加压到位,以免环压时密封胶圈发生跑位或变形。在环压过程中紧密结合专门的环压工具和管件,其中工具钳口要和管材保持垂直,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作业,环压连接合格标准为钳口和管件之间完全咬紧,且上下钳口贴紧。

5利用排水胶连接排水管

排水管道安置过程中,需使用PVC专用胶水。首先,把排水管道的接口部位处理干净,清除其杂质,防止灰尘、油污影响胶水的粘合力。之后,依据“多次薄刷”的作业流程,用毛辊筒或者毛刷把胶水均匀地涂抹在接口部位,同时注意涂抹的量,假如涂抹得太多,会导致后续安装出现胶层开裂、溢胶问题,影响管道的通透性。胶水涂抹结束后,将排水管连接好,之后清理溢出的胶水。需要注意的是,PVC胶水只能用于排水管道的安装作业,不能用于给水管道中,这是由于这种胶水的环保标准相对较低,可能会存在有害物质,所以不能用于给水管道安装中。

6合理设计地漏水封

建筑物给排水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地漏水封设计给予重视。通常情况下,地漏水封的高度为50mm,钟罩式地漏水封高度为10~20mm,但这类地漏水封防臭效果不佳,因此设计要选择优质的地漏材料,保证地漏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在具体进行地漏设计时,设计人员主要针对卫生间及排水量较大的区域设置地漏,地漏设置数量控制在合理且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范围即可,避免地漏设置过多,污染室内空气。

7试压验收优化要点

管道试压开始前应先全面检查整个待试系统,对需要进行封堵的管口做好编号,设专人逐一封堵,同时还要在最高点增设排气阀,在最低点增设泄水阀。在试验过程中使用的压力表应提前校验合格,使精度达到1.5级以上,试压压力按照试验压力1.5-2.0倍控制。压力表与试压泵具体安装位置均为系统最低点。在为试压系统持续注水的过程中,借助设置在高点的排气阀排除管道中的空气。注水结束后,全面检查整个系统,经检查确认没有渗漏问题后,方可开始缓慢升压。在压力升高到要求的工作压力后完成升压,再次检查系统,确认没有渗漏现象后,继续升压直到要求的试验压力。在压力达到试验压力后持续观察10分钟,若压力降低不超过0.02MPa,则方可将系统的压力降低到工作压力并进行第三次检查。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具备全局观念及各专业的有效配合,与工程具体要求相结合,选择适宜的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方案,确保给排水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维持正常的给水和排水功能,为居住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马中芳.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运用[J].房地产世界,2021

[2]王传德.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水节能技术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21

[3]李京春.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J].居舍,2021

[4]闫翠秋.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

[5]周晶.建筑给排水施工安装技术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